沈梅
【摘 要】隨著科學與社會的進步,人們對于心理健康越來越重視,尤其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已提到議事日程并付諸實施。對于高中生而言,只有從團隊發(fā)展層面進行心理健康綜合教育,才能有效地培養(yǎng)其健康的心理,提高其綜合素質(zhì),逐步達到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做人的目的。
【關(guān)鍵詞】心理健康;高中生;團隊發(fā)展;課程設計
中國教育部頒布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學基礎教育中的重要性。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與深入,大力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推進素質(zhì)教育勢在必行。
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主要是發(fā)展性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點要放在發(fā)展性問題上,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應是全方位的。高中教育歷來都是被人們所重視的一個教育階段,它關(guān)系著一個孩子的未來,承載著國家的人才選拔。筆者將從以下四方面談談從團隊發(fā)展層面培養(yǎng)高中生的健康心理。
一、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
學校心理教育主要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共性問題進行的以發(fā)展和預防為主的教育,憑借課程才能更為全面地實施教育內(nèi)容。為了從根本上引導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學校組織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
可以開設心理健康選修課、活動課或?qū)n}講座。內(nèi)容涵蓋心理訓練,情境設計,角色扮演,問題辨析,游戲輔導等。通過心理輔導活動課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增強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在游戲中提高自身素質(zhì),使學生認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對高中生開設心理輔導課,以課堂教學的形式進行傳授,讓學生認識自己、改變和提高自己,從而更好地適應學校生活。
在課程內(nèi)容上,高一側(cè)重于適應高中新生活,掌握高中學習方法;認識和調(diào)適自我,順利邁過高中過渡期;學會交往,學會合作,適應競爭。高二側(cè)重于調(diào)控情緒,磨練意志,正確與異性交往,確立奮斗目標,為高三奠定基礎。高三側(cè)重于激勵自我,迎接挑戰(zhàn),系統(tǒng)復習,坦然面對考試、恰當調(diào)控好考前狀態(tài),為最后沖刺做準備。
二、將心育元素滲透到各學科教學中
心理健康教育固然重要,但畢竟只是學校教育的陣地之一。要培養(yǎng)高中生健康心理,必須各學科老師協(xié)同作戰(zhàn),將心育元素滲透到各學科教學中,教育后花園里才有百花齊放的美景。
教師作為教育教學過程中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根據(jù)學生的不同特點,對其心理進行團體輔導和個別輔導,讓每位學生既能保持自己的個性,展現(xiàn)自我,又能顧及他人,愉快合作。在學科教學中,教師力求在專業(yè)知識的教學中滲透心理教育元素,抓住高中生的心理狀況,在課程設計中加入心理輔導的元素。這里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再是單純地學習心理知識,而是將心理知識靈活應用,使學生清晰地審視自我,正確處理自己的情緒,建立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努力塑造健全人格。
如教師在講授史鐵生的《我與地壇》一文中,揭示地壇歷久彌堅的活力正是激勵作者勇敢面對不幸,以積極態(tài)度面對生活取之不盡的源泉。拓展學生的思路,引導學生勇于面對自己的缺點,坦然承認自己的不足,增強迎接困難、挑戰(zhàn)自我的信心。通過討論交流,促進學生更深刻地認識自己,明白做人一定要擁有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在課堂中滲透心理教育,舒展學生胸懷。
三、巧妙運用心理本
學生在心理教育學習中,及時記錄所學的心理知識,以及自己在學習和生活過程中遇到的心理波動和心理困擾,抓住一個個疑惑點或閃光點。教師要定期進行追蹤,了解學生的學業(yè)壓力、親子關(guān)系、人際交往等狀況,把握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及時疏導,助其提高心理素質(zhì)。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一個漸進地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熏陶健康意識的過程。利用小小的心理本,拉近了教師和學生的心理距離,強化了老師對學生無私的關(guān)愛,只有這樣的及時跟進方能是真正意義上的良性陪伴。
四、合理評價,激勵成長
教師對學生適時、恰當、正確的評價,會使學生產(chǎn)生成功感、喜悅感,從而激發(fā)他們進一步學習的欲望。在評價中要力求做到以下幾點:一是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二是營造和諧、平等、輕松的氛圍,三是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勢和特長,診斷問題和不足,提出合理的、有針對性的改進建議。
為持續(xù)推進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引導學生珍惜生命、熱愛生活、積極進取、樂觀開朗,可以以班級為單位定期開展爭做先鋒的活動。通過全校師生的投票,評選出一批陽光向上、樂于助人的學生,并對這些學生進行獎勵,為其他學生樹立榜樣作用,從而達成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狀態(tài)的新境界。
總之,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是適應社會競爭的必備條件。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升學、成年等人生的轉(zhuǎn)折點上,在學校教育方面,教師對他們的引導、教育和管理尤為重要。
教育教學過程中,每一位教師都應轉(zhuǎn)變觀念,認真探索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路徑,對學生的成長施以積極影響。潤物細無聲,只有耐心細致,持之以恒,樹立全面育人、科學育人的理念,分析原因,了解癥結(jié),針對學生個性心理問題和特點,有的放矢,才能引領他們成為有知識、有素養(yǎng)和健全人格的一代新人。
參考文獻:
[1]葉一舵.中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教程[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
[2]張妍,向燕輝.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情感教育的探究[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09(12)
[3]張漢強.中高中心理健康課程建設問題探究[J].華中師范大學,20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