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輝
【摘要】 目的 針對經(jīng)陰道手術與腹腔鏡手術治療子宮肌瘤療效展開討論, 為日后的臨床治療提供參考與指導。方法 110例子宮肌瘤患者, 應用抽簽法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各55例。對照組患者采用經(jīng)陰道手術治療;觀察組患者采用腹腔鏡手術治療。比較兩組患者術中、術后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為(70.1±18.4)min, 短于對照組的(128.5±27.4)min,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術中出血量為(160.6±26.6)ml, 少于對照組的(183.5±30.2)ml,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胃功能恢復時間、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 最高體溫、住院費用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于子宮肌瘤患者, 通過實施腹腔鏡手術能夠幫助患者更好、更快康復。腹腔鏡手術時間短、出血量少、住院時間短, 對患者身心健康恢復快, 具有較大的積極作用。建議在今后的臨床治療中, 將腹腔鏡手術推廣應用。
【關鍵詞】 經(jīng)陰道;腹腔鏡;子宮肌瘤;手術;治療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6.007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icacy of transvaginal surgery and laparoscopic surgery for the treatment of uterine fibroids, and provide reference and guidance for further clinical treatment. Methods A total of 110 uterine fibroids patients were divided by lottery metho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5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ransvaginal surger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laparoscopic surgery.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conditions i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shorter operation time as (70.1±18.4) min than (128.5±27.4) min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less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volume as (160.6±26.6) ml than (183.5±30.2) ml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shorter gastric function recovery time, exhaust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lower maximum body temperature and hospitalization cost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For uterine fibroids patients, implement of laparoscopic surgery can help patients better and faster recovery. Laparoscopic surgery provides a greater positive effect with short operation time, less bleeding, short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fast recovery of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in patients. It is suggested that laparoscopic surgery will be applied in the future clinical treatment.
【Key words】 Transvaginal; Laparoscopic; Uterine fibroids; Surgery; Treatment
在臨床婦科疾病中, 子宮肌瘤是常見病、多發(fā)病, 對患者身心健康造成的影響較大。一般而言, 子宮肌瘤多數(shù)表現(xiàn)為良性狀態(tài), 但是仍然有一部分患者, 因為身體素質較差, 以及外界因素的影響, 最終演變?yōu)閻盒阅[瘤。子宮肌瘤的出現(xiàn), 能夠對患者的內分泌造成紊亂, 同時還有可能在腔內出血, 對患者的身體危害較大[1]。因此, 患者在確診以后, 應積極實施手術治療, 徹底摘除肌瘤, 幫助患者恢復往日的生機。本文針對經(jīng)陰道手術與腹腔鏡手術治療子宮肌瘤療效展開討論, 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10例子宮肌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所有患者均自愿參與調查研究。患者采用抽簽法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各55例。endprint
觀察組:已婚41例, 未婚14例;年齡最大49歲, 最小21歲, 平均年齡(35.6±4.9)歲。對照組:已婚40例, 未婚15例;年齡最大47歲, 最小23歲, 平均年齡(34.8±4.1)歲。兩組患者均經(jīng)過病理診斷, 確診為子宮肌瘤, 無誤診、漏診。所有患者均無盆腔手術史, 無腹腔手術史, 無嚴重的心肝腎功能障礙。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觀察組 患者應用腹腔鏡手術治療?;颊唧w位選擇膀胱截石位, 麻醉方法應用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完成。在患者的腹部實施三點穿刺或者是四點穿刺, 按照常規(guī)方法完成氣腹穿刺干預[2, 3]?;颊邭飧箟毫刂圃?3~15 mm Hg(1 mm Hg=0.133 kPa)。結合患者的腫瘤位置、腫瘤體積, 有效選擇切口。對患者的盆腔內部是否存在臟器的粘連情況做出了解分析, 從而確定患者子宮肌瘤的數(shù)目狀況、大小狀況。手術前, 在患者的子宮肌瘤周圍, 有效注射垂體后葉素, 注射劑量控制為6 U。在手術過程中, 實施電刀剔除法或應用電刀切開子宮肌瘤后, 按照鈍性剔除的方法完成[4]。應用雙極電凝創(chuàng)面活動性出血點, 減少患者術中出血量。利用可吸收線, 將患者的子宮肌瘤腔體, 按照連續(xù)兩層縫合的方法完成, 在子宮肌瘤剔除以后, 應用子宮旋切器, 將肌瘤有效取出。
1. 2. 2 對照組 患者應用經(jīng)陰道手術治療。患者體位同樣選擇膀胱截石位, 針對患者開展常規(guī)消毒鋪斤干預, 促使患者的陰道位置、宮頸位置均充分暴露。將患者的陰道前穹窿位置, 或者后穹窿位置有效切開, 將切口朝著兩側延長, 達到需要手術的長度[5, 6]。對患者的子宮肌瘤位置、數(shù)目、大小等, 開展仔細的探查分析, 選擇向上、向下或者是向外鉗夾, 對患者的宮頸位置有效的進行牽引處理, 促使子宮肌瘤的位置, 應用布巾鉗或者縫線牽拉的方法, 能夠充分暴露出腫瘤的位置, 獲得更加清晰的手術視野。對于患者的子宮肌層內部, 有效注入垂體后葉素進行干預, 具體的注射劑量控制為6 U[7, 8]。在手術過程中, 將患者的子宮肌壁位置, 沿著子宮肌瘤組織, 開展縱行切開處理, 盡量將患者的子宮肌瘤一次性提出, 或者是在碎瘤處理以后, 進行有效的剔除處理。對患者的子宮創(chuàng)面位置, 應用可吸收線縫合處理。在手術過程中, 需要仔細檢查患者是否展現(xiàn)出出血的狀況, 要在手術完畢后, 在患者的陰道切口位置, 放置腹腔引流管干預。兩組患者在手術完畢后, 均應用抗生素治療, 預防感染發(fā)生。
1. 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術中、術后情況。術中指標包括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指標包括胃功能恢復時間、排氣時間、最高體溫、住院時間、住院費用。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術中情況 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為(70.1±18.4)min, 短于對照組的(128.5±27.4)min,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術中出血量為(160.6±26.6)ml, 少于對照組的(183.5±30.2)ml,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術后情況 觀察組患者胃功能恢復時間、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 最高體溫、住院費用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子宮肌瘤在臨床治療的過程中, 主要是通過手術的方法來完成。經(jīng)陰道手術在治療的過程中, 能夠將患者的疾病有效治療, 但是自身的手術操作步驟相對繁瑣, 患者在手術完畢后, 需要進行引流管的干預。但是, 經(jīng)陰道手術的優(yōu)勢在于保守性較強, 出現(xiàn)并發(fā)癥的幾率較低, 雖然耗費的手術時間較長, 但是能夠幫助患者在子宮肌瘤的摘除過程中, 盡量達到徹底摘除的效果, 對患者的子宮保護較強, 因此臨床應用經(jīng)陰道手術治療的患者并不少[9]。
相比之下, 腹腔鏡手術的優(yōu)勢在于能夠花費較少的時間完成治療, 對于患者應用的麻藥劑量較少, 能夠最大限度的減少麻藥對患者身體造成的不良影響;腹腔鏡手術的操作比較簡便, 能夠在摘除子宮肌瘤的過程中, 達到快速、穩(wěn)定的特點, 讓患者的子宮得到更多保護;對于女性患者而言, 腹腔鏡手術的一大優(yōu)勢在于, 可以更好的減少瘢痕, 從而滿足了內心審美的需求, 讓患者在術后恢復效果上, 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 不至于引起患者心理上的負面情緒。除此之外, 腹腔鏡手術實施以后, 可以減輕經(jīng)濟壓力, 其花費的資金較少, 在大眾的消費能力范圍內, 是女性患者的較好選擇[10]。
在本次研究中, 經(jīng)陰道手術和腹腔鏡手術均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結果顯示, 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中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胃功能恢復時間、排氣時間、住院時間等術后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 子宮肌瘤疾病在臨床手術的治療過程中, 腹腔鏡手術的效果更勝一籌, 在多項指標的對比上, 均要比經(jīng)陰道手術更加突出。
子宮肌瘤是臨床上的常見婦科疾病, 對患者的身心健康, 會帶來消極的影響?;颊咴诖_診以后, 應及時的就醫(yī)治療, 積極采用手術治療的方法來完成。現(xiàn)如今的科技發(fā)展迅速, 醫(yī)療器械和設備也在不斷的健全, 腹腔鏡手術的療效不斷提升, 在操作的精準度方面, 也得到了較大的拓展。而對于經(jīng)陰道手術治療, 也是一種不錯的保守辦法, 可依據(jù)患者的個人意愿來決定。
綜上所述, 對于子宮肌瘤患者, 通過實施腹腔鏡手術能夠幫助患者更好、更快康復。腹腔鏡手術時間短、出血量少、住院時間短, 對患者身心健康恢復快, 具有較大的積極作用。建議在今后的臨床治療中, 將腹腔鏡手術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姜帆. 經(jīng)陰道手術與腹腔鏡手術治療子宮肌瘤的療效分析. 中外醫(yī)療, 2014(30):58-59.
[2] 李海玲. 腹腔鏡手術與經(jīng)陰道手術治療子宮肌瘤療效對比研究. 大家健康(學術版), 2015(8):78.
[3] 李卉欣. 經(jīng)陰道手術與腹腔鏡手術治療子宮肌瘤療效對比分析. 中國社區(qū)醫(yī)師, 2015, 31(28):16-17.
[4] 張?zhí)m蘭. 經(jīng)陰道手術與腹腔鏡手術治療子宮肌瘤臨床療效對比觀察.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 2016, 16(48):84.
[5] 江淑. 經(jīng)陰道手術與腹腔鏡手術治療子宮肌瘤療效對比. 當代醫(yī)學, 2016, 22(11):46-48.
[6] 賈立華. 經(jīng)陰道手術與腹腔鏡手術治療子宮肌瘤的療效對比觀察.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7, 15(7):97-98.
[7] 張鑫. 腹腔鏡、經(jīng)陰道手術與經(jīng)腹手術摘除子宮肌瘤分析對比. 中國醫(yī)學工程, 2014(10):94, 96.
[8] 謝玲. 經(jīng)陰道手術與腹腔鏡手術治療子宮肌瘤療效對比研究. 吉林醫(yī)學, 2014(29):6566.
[9] 董瀟楠. 經(jīng)陰道手術與腹腔鏡手術治療子宮肌瘤療效對比觀察. 山東醫(yī)藥, 2014(18):53-54.
[10] 廖丹. 經(jīng)陰道子宮肌瘤剔除術與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的療效對比研究.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3, 17(23):163-164.
[收稿日期:2017-06-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