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靜
(貴州省盤縣人民醫(yī)院,貴州 六盤水 553500)
膽囊結石腹腔鏡術后疼痛病人的護理干預研究
王 靜
(貴州省盤縣人民醫(yī)院,貴州 六盤水 553500)
目的 研究并分析對膽囊結石腹腔鏡術后疼痛患者使用循證護理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膽囊結石腹腔鏡術后疼痛患者88例,按照完全隨機化分組原則將其分為對照組(44例)和觀察組(44例),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聯(lián)合循證護理,將兩組疼痛持續(xù)時間以及疼痛程度評分進行觀察和對比。結果 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的疼痛持續(xù)時間更短;在疼痛程度評分方面,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均<0.05。結論 在膽囊結石腹腔鏡術后疼痛患者的護理過程中,循證護理能夠顯著縮短疼痛的持續(xù)時間,并降低疼痛程度,值得推廣應用。
膽囊結石;腹腔鏡術后疼痛;循證護理;護理效果
近幾年腹腔鏡手術在膽囊結石的臨床治療中得到了廣泛應用,該術式的創(chuàng)口小、術中出血量少,因此治療優(yōu)勢十分顯著[1]。但是術后患者疼痛的發(fā)生率較高,且部分患者的疼痛持續(xù)時間較長,對其術后康復造成一定影響[2]。在本次研究中,對膽囊結石腹腔鏡術后疼痛患者采用了循證護理,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膽囊結石腹腔鏡術后疼痛患者88例,按照完全隨機化分組原則將其分為對照組(44例)和觀察組(44例),其中,對照組男27例,女17例;年齡在35歲~6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3.6±7.3)歲。觀察組男28例,女16例;年齡在35歲~6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3.5±7.3)歲。納入標準:患者均經超聲診斷確診膽囊結石;均接受腹腔鏡手術;對本次研究目的及意義均知情,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膽管結石患者;存在意識障礙者;合并精神疾病者;存在溝通交流障礙者。兩組患者基線資料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聯(lián)合循證護理:
1.2.1 提出問題
腹腔鏡手術操作中需要建立人工氣腹,再加上術野較為狹窄,缺乏立體感和直觀感,因此在分離器官和組織時基本依靠器械,對患者臟器的牽拉幅度較大,因此牽涉痛及相關的副損傷無法避免。將如何降低膽囊結石腹腔鏡術后的疼痛程度作為護理中需要解決的問題。
1.2.2 循證支持
查閱相關資料,通過計算機將上述問題進行檢索,檢索范圍包括知網、萬方數(shù)據(jù)庫等,找到研究證據(jù)。同時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將實驗性科研結果應用在臨床的相似病例中,在總結經驗后再行逐步推廣。
1.2.3 循證應用
通過使用鎮(zhèn)靜劑、局部按摩、延長吸氧時間、轉移注意力、腹帶加壓包扎等護理措施幫助患者緩解術后疼痛。值得注意的是,護理措施的實施必須充分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和個體需求,才能確保護理的有效性、個性化和高效率。之后結合客觀評價與患者主訴相結合的方式對護理效果進行評價,若患者連續(xù)兩日疼痛程度無顯著改變甚至持續(xù)加重,應對其疼痛原因進行重新查找,并針對性的調整其護理方案。
1.3 評價指標
將疼痛持續(xù)時間以及疼痛程度評分作為本次研究的評價指標。疼痛程度通過VAS法進行評估,滿分10分,分數(shù)與患者的疼痛程度成正比[3]。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SPSS 22.0處理數(shù)據(jù),過程中計量資料由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由卡方檢驗,若P<0.05,則提示數(shù)據(jù)對比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的疼痛持續(xù)時間更短;在疼痛程度評分方面,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均<0.05。見表1。
表1 兩組疼痛持續(xù)時間以及疼痛程度評分對比(±s)
表1 兩組疼痛持續(xù)時間以及疼痛程度評分對比(±s)
組別 例數(shù) 疼痛持續(xù)時間(d) 疼痛程度評分(分)對照組 44 6.67±1.51 5.85±1.14觀察組 44 5.26±1.37 4.45±0.62 T值 4.587 7.156 P 0.001 0.000
傳統(tǒng)的護理學觀點認為患者在接受了腹腔鏡手術后,其創(chuàng)傷小,因此術后盡量不對其使用鎮(zhèn)痛劑,同時過分夸大了鎮(zhèn)靜藥物可能造成的成癮性,并未重視患者主訴[4]。但是疼痛是一種集體的痛反應,屬于生理心理活動,而且還會伴隨情緒的變化。所以患者一旦感受到疼痛,其情緒就會出現(xiàn)波動,進而提高其機體應激,阻礙術后的康復進程。
在本次研究中,對觀察組44例膽囊結石腹腔鏡術后疼痛患者采用了循證護理,經對比可知,觀察組的疼痛持續(xù)時間為(5.26±1.37)d,顯著低于對照組的(6.67±1.51)d,t=4.5 8 7,P=0.0 0 1;觀察組的疼痛程度評分為(4.45±0.62)分,顯著低于對照組的(5.85±1.14)分,t=7.156,P=0.000。循證護理包含了以下3個要素:患者的需求;護理人員的臨床經驗以及個人技能;最適宜的、可利用的護理研究依據(jù)。在護理過程中,必須將以上3個要素充分結合起來,才能有效發(fā)揮出循證護理的效用,任何一個要素一旦不足或者缺失,都會對循證護理的效果造成影響[5]。通過本次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循證護理對大量文獻及科學研究結果進行了搜索、總結和評估,并以此作為護理策略制定的依據(jù),在充分考慮成本-效益關系的基礎上制定能夠針對性的、個性化的腹腔鏡術后疼痛護理措施。值得注意的是,在循證護理過程中,強調了護理人員的經驗對于護理效果的影響,但是所謂的經驗并不是少數(shù)人的、個體的經驗,而是眾多護理人員的護理實踐經驗。
綜上所述,在膽囊結石腹腔鏡術后疼痛患者的護理過程中,循證護理能夠顯著縮短疼痛的持續(xù)時間,并降低疼痛程度,值得推廣應用。
[1] 顧莉萍.循證護理應用于膽囊結石患者腹腔鏡治療術后疼痛的效果觀察[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4,35(19):2916-2917.
[2] 李炎萍.循證護理應用于膽囊結石腹腔鏡手術后疼痛護理的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5,25(18):239-240.
[3] 楊曉花,陳嫦娟,樊彩虹,等.循證護理在膽囊結石腹腔鏡手術后疼痛護理中的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上旬版),2017,11(02):249-249.
[4] 魏景致,盧清麗,陳 星,等.循證護理在膽囊結石腹腔鏡術后疼痛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下旬刊),2014,28(01):368-368,369.
[5] 王爍瑤,趙志文.探討循證護理對膽囊結石腹腔鏡術后疼痛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4,20(07): 163-163.
本文編輯:王雨辰
R473.6
B
ISSN.2095-8242.2017.31.602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