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惠芳
摘 要 “先學后教”教學模式是有效實施素質教育的一種教學方法,以課堂為主陣地,靈活運用這種教學法能夠喚醒每個學生的自我改變、主動發(fā)展的意識,真正能夠極大地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及時、準確反饋信息,當堂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不但學到了知識,還學會了學習。因為在整堂課中,學生改變了學習方式,由過去聽老師講變成學生自己學,把每個學生內(nèi)在的積極性調(diào)動起來,主動地聚精會神地看書,獨立完成檢測練習系,針對練習中的疑難問題或錯誤,大家更正、討論,老師點撥,培了“尖”,補了“差”,最后從當堂達到教學目標。最根本原因是讓學生主動去學習,讓學生動起來。
關鍵詞 先學后教 動起來
中圖分類號:G622.42 文獻標識碼:A
1讓學生的手動起來
在“先學后教,當堂訓練”前,提示學習目標即教學目標,讓學生明確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能主動地圍繞目標探究性學習。在學習過程中首先讓學生的手動起來。
(1)動手查:對于學習者來說,有了學習的過程就有了知識的記憶。語文課堂,動手查就是查工具書。根據(jù)自學指導的學習要求,在看書學習過程中,或看書,或操作,促使學生自學。語文教學中,自學必須掌握最基礎的知識,學生可在學習中查字典或詞典的方法解決學習字詞時遇到的問題,或在初讀中,查找一些相關鏈接,來拓展知識。如:s版五年級下冊第六單元《少年閏土》,初讀時,學生可根據(jù)已掌握的知識學習生字詞,生字是一些常見的部首,學習起來沒什么困難,只是課文中所寫的”猹“是一種什么動物呢?可動手查,簡單了解到:是一種野獸,像獾,喜歡吃瓜。那獾又是怎樣的呢?繼續(xù)查,從獲取的圖片和文字資料中對猹這種動物有了初步的了解。繼續(xù)動手查,會了解到本課的作者生平簡介,以及作品。學生有了學習的過程,也就有了記憶,這對知識的積累和運用有很大幫助。
(2)動手寫:這主要體現(xiàn)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練習識字與寫字過程中;高年級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并寫出自己的感悟中。識字與寫字作為閱讀與寫作的基礎非常重要,學生識字與寫字技能的學習也是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其他學科的學習。因此,在學生認識生字后,寫字訓練也是非常重要的學習任務,寫字的過程是體會知識和認識民族文化的過程。中高年級根據(jù)內(nèi)容的不同重在閱讀、理解。在多種形式的閱讀后,寫出自己對文本的理解。如我在教學《凡卡》一課時,讓學生閱讀課文相應段落后,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寫出凡卡有哪些不幸的遭遇,學生閱讀后,從對文字理解中做出批注:凡卡經(jīng)常挨打、凡卡挨餓、凡卡沒法睡覺、孤苦伶仃。透過凡卡的遭遇讓我們看到了一個陰險狠毒的老板娘和冷酷兇殘的老板,揭露了當時窮苦人民的悲慘生活。
除此之外,語文學習不僅要把語文作為文化來學習,而且要把它作為載體,作為工具來學習。在閱讀教學中,注重知識的積累,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敏感的感受能力,逐步學習能順利地寫作。通過對課文中某一寫作方法的了解,進行適時地小練筆。如《孔明借鑒》中刻畫人物的方法?!蹲蠊愤@篇課文中過渡句和過渡段等。通過小練筆這種形式掌握寫作方法與技巧。
2讓學生的嘴動起來
葉圣陶先生曾說:“所謂語文,語是指口頭語言,文是指書面語言??梢?,語文是口頭表達能力與書面表達能力的綜合體現(xiàn)。在先學后教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的嘴動起來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中。
(1)動嘴讀: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法一般有板書課題、出示目標、啟發(fā)指導、先學、后教、當堂訓練六個環(huán)節(jié)。無論是低年級還是高年級都離不開讀這一活動。從六個環(huán)節(jié)來說,讀課題、讀學習目標、讀文本、讀學習內(nèi)容、讀自己的感悟理解。從形式上有集體朗讀、接力朗讀、分角色朗讀、小組朗讀、師生互讀等,都極大地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直接參與教學活動。
(2)動嘴說:讀是說的基礎,也是對知識的感知過程;而說,本意是用話來表達意思,引申為介紹、言論、主張、責備。先學后教的高潮部分就是:后教,即更正、討論“先學”中暴露的問題
名為“后教”,其實主角仍然是學生,教學形式主要是學生教學生,所謂“兵教兵”。老師只是做節(jié)目主持人,說‘你來、‘你來。”
“老師要引導學生找出板演習題中的錯誤,鼓勵學生上臺用紅色筆更正寫出不同答案。蔡林森說,“要盡可能讓學生自己去更正、糾錯,同一問題可以讓幾個乃至四個人以上更正,這個更正錯了,讓那個更正。”這最能激發(fā)思維,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更正完了組織討論,討論是為了弄懂“為什么”。蔡林森還特別指出,“學生的討論與老師的教要結合?!泵總€學生都是平等的,討論要面向全體學生,每類問題都要吸納后進生,成績好的學生參與,但要先請前者發(fā)言?!狈駝t,課堂就變成尖子生的表演。
這樣討論才是深入的、有效的,圖刺激每個學生的神經(jīng),它扎實地糾正每個人理解上的偏見、錯誤。使學生在思維和語言組織中動嘴說。
3讓學生的腦動起來
“先學后教”教學法的實質是課堂教學的全過程都讓學生學,從而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真正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1)動腦思考:傳統(tǒng)的教學,課堂上以老師講,傳授知識為主,學生始終在聽,接受知識,處于疲勞狀態(tài)。而運用先學后教教學法,課堂教學的全過程讓學生(看書、檢測、更正、討論、作業(yè)),這樣,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使學生始終動腦,積極參與每個教學活動,解決問題,真正發(fā)揮了主體作用。
(2)用腦記憶:學生在先學環(huán)節(jié)與后教環(huán)節(jié)中對知識的記憶,才能發(fā)現(xiàn)問題,進行討論、更正,同事在大腦中通過對知識的記憶與理解,形成能力,完成當堂訓練。
總之,先學后教教學法,永遠堅守學生學的自覺和能力,顛覆我們對課堂、教學慣常的認識,學是主導課堂的一切,調(diào)動各種感官積極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