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光唐
每次串門時,看到主人家懸掛在客廳的全家福合影,總是特別吸人眼球。主人總會熱情而欣喜地向我介紹合影中的每一位家庭成員,還有拍照的時間和地點,我在內(nèi)心表示對主人全家的祝福之余,也想見賢思齊:有一張自家的全家福,那該多好啊。
可是,這在我們家并非易事。按常理,中秋節(jié)是全家老小團聚的時候,平日里忙忙碌碌分散在各地的親人聚到一起,拍一張合影,小菜一碟。然而,這以現(xiàn)年99歲老母親為首的大家庭20多口人本該四代同堂,但近一二十年來卻從來沒有完全“同堂”過,倒不是大家庭成員不和睦,也不是老母親缺乏凝聚力,實在是因為親友分居各地困難重重。即便是以我們老兩口為首的“中”家庭,大小9口分居3地,同堂聚會合影也籌劃了好多年。大兒子一家3口在南國綠城,只有小孩子寒暑假時才有可能回老家?guī)滋?。小兒?0多年前移居澳洲,洋人的節(jié)假日、學校的假期與國內(nèi)不太一樣,一家4口回國探親機會并不多。即便是回國了,其他人也未必有假期與之共度。
去年年底前,老朽古稀生日聚會,人倒是比較齊,餐廳人多,亂哄哄的,次日又各奔東西,未能如愿。小兄弟倆商量,倒不如來年暑假期間聚一聚,說不定人還比較齊。
大孫女悅悅連續(xù)兩年獲得市級三好生,父母獎勵她澳大利亞、新西蘭暑假半月游,并趁機去布里斯班看望叔叔一家人。放暑假,悅悅與媽媽一起首批出發(fā),一個星期后親家公老兩口帶著悅悅的弟弟啟程。再過十幾天,大兒子和侄女小玲分別從南寧、上海出發(fā),在廣州會合前往新西蘭,我們老兩口斷后,7月25日前往布里斯班。我們上次去墨爾本還是9年前,小兒子在布里斯班的新住處,我們老兩口還只是在手機圖片里見過。
好不容易,萬里迢迢,一大家子人重新聚到了一起,團聚晚宴就在小兒子家中舉行,兩張玻璃方桌拼成長方形條桌。臨時購置的筷子五顏六色。親家公廚藝了得,由他掌勺,滿滿的一大桌子美味佳肴,在異國他鄉(xiāng)旅途勞頓的游子們心目中,其奢華不亞于滿漢全席。
“為布里斯班大會師,干杯!”才17個月大的二寶也學大人樣,舉起小杯子,與大人們碰杯。
分別的那天早晨,我們一家人站立于游泳池旁合影。素有陽光之州美譽的昆士蘭陽光特別強烈,因面對太陽,搞得一家人不是眼睛睜不開,就是低頭避光,甚至還有小朋友用手遮擋眼睛的,效果不太理想??墒?點半大兒子一行人就要趕往機場回國,來不及重新選擇拍攝場地。我從自動拍攝的若干照片中矮子里選將軍,總算挑出了一兩張,如獲至寶。終于有了一張全家福,我心滿意足。
生活越來越好,團聚反倒變得越來越少了,我們不得不珍惜這每一次的相聚、每一天的歡樂。全家福,定格的是光陰的片段,是歲月的變遷;留下的是家的溫暖,是愛的語言。
(責編: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