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老師:您好!
我是個已經(jīng)六十多歲的農(nóng)村婦女。我兒子在京城打工,老伴在新疆打工,他們都長年不在家。我一個人帶著一個孫女和一對雙胞胎孫兒,還種著家里的幾畝地。
讓我最堵心的是我的兒媳婦,她回娘家已經(jīng)有十幾年了。我提起她來就一腦門子官司,她和我太不一樣了!她雖然長得挺漂亮,但實在是個懶婆娘。因為財產(chǎn)矛盾,她一生氣扔下孩子就回娘家了。那會兒,一對小的才兩三歲,您說這做母親的,心怎么這么硬呢!
十來年過去了,兒子到她家和她商量,想和她好離好散,她不同意。兒子在外面掙了點兒錢,想在家蓋棟房子,可是不敢蓋。因為協(xié)議離婚不成,就得上法院了。
這些日子,兒媳婦凈往家打電話,她說想回來,可是我兒子對她還很反感。這事真讓我堵心,您有什么好辦法嗎?
張陵
張大姐:您好!
我很理解您的心情,但解鈴還需系鈴人。兒子離婚一事,還得他自己出面解決,您著急也不管用。您真沒必要太心煩,《婚姻法》明確規(guī)定,分居兩年以上,起訴可以直接判離。您兒子倒應(yīng)該好好總結(jié)一下這次婚姻,下次再婚,不妨引以為鑒。
婚前就得足夠了解
您兒子不想再和他妻子過了,其中最重要的分歧在于,他希望小夫婦能一道打拼,而您兒媳不想吃苦。當初您兒子因為她長得漂亮,什么都不多問就結(jié)婚了。是不是您兒媳覺得漂亮就是自己安身立命的資本,覺得嫁漢嫁漢穿衣吃飯,壓根兒就沒想過夫婦要一起奮斗?他們倉促成婚,對對方的人格特征都沒搞清楚,兩個人的想法也不一致,打不到一個鼓點上,這是產(chǎn)生分歧的根源。談戀愛需要全面了解,太匆忙就可能留有隱患。
對有孩子的夫婦而言,分手對孩子會造成一定影響。更何況,在他們的成長之中,母愛的缺失無論怎么說都是遺憾。
別因為婆媳關(guān)系影響夫妻感情
從您的敘述中,可以得知您是一個十分干練的人,丈夫、兒子都不在身邊,不但帶大了三個孫輩,還不誤種地。依您這份能干,看不慣兒媳,或您兒子以您為潛在標尺衡量他妻子,這都是十分自然的事情。
您與兒媳糾紛不斷,是她回娘家的一個重要原因。您年輕的時候在婆家,婆母有一定的權(quán)威性,是那個時代的普遍現(xiàn)象,等您當婆婆了,時代變了,人們的觀念也變了,婆婆的權(quán)威性被削減,您必須順應(yīng)時代,您如果還把自己放在一家之主的位置上,家里的事您說了算,帶孩子的事也從兒媳婦的手里接過來,那這就成了兒媳出走的重要因素。
讓小兩口有協(xié)商的空間,孩子由母親來帶,可以增進他們之間的感情。老人不能錯位替代,無論您多能干,都別以自己為尺度來度量別人。
最好好聚好散
如果您兒子與兒媳確無復(fù)合的余地,您也應(yīng)盡量幫助做做工作。兒媳來電話,您別不接。她想復(fù)合,告訴她,這件事由兒子決定,得與兒子協(xié)商。跟她說,和丈夫在一起,不是做富人的太太,必須得一起奮斗。如果她的生活態(tài)度不變,兒子依舊不會滿意她,將來兩個人不可能一起好好過日子。
如果兩個人沒有復(fù)合的可能,拖著對她自己也沒有什么好處,不如趁年輕,趕緊再找個人家。對一個女性而言,日子過得安定了,才是對自己負責(zé)。您如果不接她的電話,用惡劣的情緒來加以抗拒,對你兒子解除婚約沒有半點幫助。情緒化的抵制無濟于事,只能讓自己處于焦慮之中。如果以理服人,從兒媳的角度出發(fā),設(shè)身處地地開導(dǎo)她,才真的是在幫助您的兒子。
您的兒媳畢竟是您孫子孫女的母親,這種血緣關(guān)系變不了,還是盡量好聚好散,這樣彼此都少些傷害。
丁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