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
這一次,我不顧艱難,在荒草泥路中穿行,在陡壁間攀爬,都是為了探尋那些未知的洞穴之謎。雖然沒有專業(yè)的設備深入考察,但淺嘗輒止的體驗一樣能給人驚心動魄的感受。浴洞景觀奇特,石鐘乳和石筍遍布,從洞穴的淺表也可看到漂浮的薄云和籠罩其問的霧氣。一條暗河從洞中經(jīng)過,珍稀魚類隱約可見。
徒步線路:土地鄉(xiāng)-天生橋-犀牛寨-犀牛洞-四合寨-威龍廟-無底洞-荊竹寨-寨硐-犀牛寨-泉口洞-一線天-沿倉河峽谷
徒步行程:約36公里
徒步穿越天數(shù):3天
方式:輕裝徒步穿越
線路背景:犀牛寨是保存最為完好的古村落,四面環(huán)山,清一色的吊腳樓依山而建。更為獨特的是,現(xiàn)探明以犀牛寨為輻射的130多公里長的溶洞,是世界上最長的溶洞群。中國、英國、德國、美國等國的地質(zhì)探險家多次在溶洞內(nèi)潛水考察,對其評價極高。犀牛寨下洞穴群落有其獨特的天氣體系,洞內(nèi)大廳高差達440米,垂直高差達380米,洞底投影面積數(shù)萬平方米,被探險界稱為“世界最高洞穴大廳”。
難度指數(shù):★★★★
體能指數(shù):★★★
風景指數(shù):★★★★★
危險指數(shù):★★★
風雨天巧遇佳景
路線:土地鄉(xiāng)-坂田溝-黃泥坳-天生橋-犀牛寨
初冬的一個周末,來自重慶主城的五名戶外驢行愛好者來到了武隆山區(qū)偏遠的土地鄉(xiāng),雨霧朦朧中開始探索之行。高山深谷之間地無三尺平,此時已是下午時分,如果不能走到目的地犀牛寨,可能連個像樣的扎營地點都找不到。
沿著盤曲的狹窄公路行進,山霧繚繞,高山谷地更顯詭異奇幻。正當我抱怨天氣時,走在前面的“老驢子”獨行客回過頭來說:“這種天氣走路真的很帶勁,老天爺在給我們自動降溫?!边^了一段相對筆直的峽谷上坡路,直路的盡頭突然空曠起來。原來這里是一處埡口,眼前雖空曠,但下坡的路卻崎嶇彎曲。就在一拐彎處,一向細心的驢友亮劍眼前一亮,說:“你們看,這個應該是一條下山的小道,而且方向也沒有問題?!蔽铱戳艘幌翯PS,發(fā)現(xiàn)這條小道下方有個小村落,順著這條路可以岔到前面的公路上。
沿石階小道向下,不時有雜草荊棘攔路,看來這條路近年來少有人走。七彎八拐,終于下到一處比較平闊的荒草地,果然看見不遠處有兩三家房舍,走近才發(fā)現(xiàn)破敗不堪,原來這是幾戶已經(jīng)移居到山外的人家。過了荒地,卻沒有看見公路。我看了看地圖,公路離我們已經(jīng)很近了,朝公路方向再走,只見一條深溝阻擋在面前。因為霧氣繚繞,看不見溝底,只聽見水流潺潺。于是沿著溝邊朝左走,溝邊其實并沒有路,只有等身的雜草,只能撥開雜草緩緩而行。隊伍中的美女飄雪參加驢行不久,因為這段路不太好走,大家都為她打氣,她這才輕松了些。
“你們看那邊,好像有瀑布,”隊伍中視力最好,個子高挑的驢友藍天幾乎驚喜地叫了出來。大家順著他手指的方向,只見模模糊糊中有條白色的水流從對岸的巖壁上奔流而下。原來那是傳說中天生橋的位置,雖然因霧氣看不真切橋洞,白色的水流卻很明顯,如銀白絲帶,垂落到深谷之中。雖然處境艱難,但興奮之情洋溢在我們臉上。這里的天生橋因為位置角度問題,只能從對面的巖壁上才能看見,而且只有很小的角度。從這里歪打正著可從正面看見它,純屬運氣。只見云霧朦朧中天生橋拱體高大氣派,橋下巨石如同鬼影盤踞,若隱若現(xiàn)。從天生橋的位置可以推斷出,公路就在我們頭頂不遠處,只要向上攀爬,就可以到達。走到一處坡度稍緩的地方,獨行客一馬當先,開始向上攀登。此時必須身貼地面,手腳并用??紤]到自身安全,我們不顧地面潮濕,盡可能貼近地面,還好公路并不遠,不久,我們就和公路相會了。因為走小路耽誤了不少時間,必須要在天黑以前完成剩下的路程。大家顧不得擦凈身上的雨水,就急匆匆趕路。雖是公路,但因為地處偏遠,路過的車輛非常稀少,所以只有靠自己的腳步。
陰雨天,不到六點,天色就快要黑盡了。最后一段是長下坡,因為下雨時間久,路面濕滑,大家雖然焦急,但也只能小心地行走。終于,路旁懸崖邊出現(xiàn)了一戶人家,走近敲門,一垂垂老者開門,他吃驚不已。我們說明了來意,老人露出笑容說,這里是冉家溝,前面不到兩百米,就是犀牛寨。大家笑了起來,謝過老人家,下行不久,果真見到犀牛寨點點紅燈籠的光亮。
尋找地下溶洞王國
路線:犀牛洞-四合寨-威龍廟-無底洞
早起,雨也停了,大家不顧才經(jīng)歷的狼狽,就去欣賞犀牛古寨風貌。犀牛寨四面環(huán)山,如世外桃源。古寨所在的冉家溝村落旱地較多,大多種植玉米、紅薯、土豆……一片金黃一片綠,與冷峻的群山對比鮮明。回客棧吃過早餐,把大包存放在店里,開始了今天的行程。
沿著古寨對面的陡坡開始攀登,雨水使山路變得泥濘,每一步都很艱難。順著來回折返的小道,便橫切走到凹進半山腰的一處洞穴,這就是離古村落最近的犀牛洞。傳說,當?shù)厝嗽匆姵扇航Y隊的犀牛在冉家溝附近出沒,勇敢的土家人將犀牛射殺后,把皮剝來制成戰(zhàn)衣,在戰(zhàn)爭中抵抗長矛、刀箭。兩個洞口上下相連,下小上大,需要低腰才能從下洞口進入。進洞后是一個不大的門廳,通道狹長。大家開起頭燈,往深處走,眼前一片漆黑空洞,原來通道盡頭是個巨大的豎井。當?shù)貍髡f曾有巨龍從洞底上來,當?shù)厝诵藿送垙R,才鎮(zhèn)住巨龍。
出了山洞,回到上山的主道,繼續(xù)上行,終于到了埡口,回頭看去,古寨被兩峰夾峙,如在井底一般。又走不久,一處四合院落出現(xiàn)在峰腰巖壁下,這里就是四合坪,以前叫四合寨,也被稱為懸崖上的古寨,因為出行極為不便,現(xiàn)在只剩下這一戶人家了。獨門獨戶,四周常年云遮霧繞,如在仙境。
這家主人姓陳,雖是耄耋老人,但精神矍鑠,說話中氣十足。他說起以前在這四合寨峰頂曾有一廟,為了鎮(zhèn)住想從犀牛洞中出來的巨龍,當?shù)厝税褟R搬到了溝口,即當?shù)厝朔Q為威龍廟的地方。沿著山脊另一頭下去,就可到威龍廟。離開四合寨,我們決定去拜訪一下傳說中的威龍廟。沿坡而下,因坡度很大,只得用枝蔓藤條作依靠,倒是有驚無險。驢友飄雪似乎適應了這種野外穿行,身手變得敏捷起來。為了安全起見,還是安排獨行客打頭陣,大家魚貫而下。好一陣折騰才下到路邊,正好一戶古舊的房舍就在不遠崖壁邊。我們走近一問,才知這家屋后的小坡上正是威龍廟,但抬眼看去,除了樹木森森,幾乎一無所有。endprint
就在大家失落之時,眼尖的藍天發(fā)現(xiàn)了一處亮點。原來從樹木的縫隙可見崖壁之下深谷之中有個巨大的洞口,打聽得知那是無底洞,與之前的犀牛洞是相連的。當年修這座廟就是要鎮(zhèn)住這道后洞,讓洞中的巨龍因害怕斷了后路而不敢出洞。
我們準備下到洞口去探尋一番,主人家卻說除了國外的考察隊偶爾借助專業(yè)裝備下去,就是當?shù)厝艘矘O少光顧。經(jīng)再三詢問,他才指了一條老路,我們于是試著下行。越到下面,幾乎看不到路的影子,四周藤蔓纏繞。最后的十幾米斜坡大家竟然是順著草勢滑行而下。溝底是一大片亂石灘,石縫問激流涌動。沿著亂石如山的岸邊行進,苔癬遍布,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這樣緩緩而行數(shù)十米,終于到了洞口正對面,上寬下窄如同巨獸張開大口,洞口的巨石堆砌如同牙齒。因滔天激流加上氛圍陰森,幾乎沒人愿意冒著生命危險進洞。接著順著岸邊的石堆繼續(xù)上行,經(jīng)過一個多小時,終于看到一條通往山上的模糊路影。
邂逅深山古寨
路線:荊竹寨-寨硐-犀牛寨
崎嶇小路在高過人身的茅草中隱約延伸,腳下亂石溜滑,稍不留神就會崴腳。一路往上,藤條遍布,在前開路的獨行客只得用木棍開路,不久就累得氣喘吁吁。好不容易走進一片竹林,卻被常年的枯葉斷枝鋪滿地面,需要不斷地跨越而過。
過了竹叢就是盤曲山道,不久就看見一處山寨立于半坡之上,一問方知它是本地四大古寨之一的荊竹寨。這里地處山坳,交通不便,不像大名遠播的犀牛寨,但層層疊疊的吊腳樓更加原始古樸。進到一戶姓竇的人家,他們在忙著準備午飯,見到我們這群有點狼狽的過客,非常熱情地邀請到屋里火塘邊。大家圍坐爐塘邊烤曬自己打濕的衣物,感受土家人的熱情好客,并共進午餐,品嘗著原生態(tài)的美食,一屋的歡聲笑語把路途的疲勞掃得一干二凈。
午餐之后稍事休整,我們告別老鄉(xiāng)繼續(xù)上路。沿著老鄉(xiāng)指的方向,找到一條山林問隱藏著的小道,過了一片遮天蔽日的森林,前面的路鑿在凹進的懸崖問。大家只能身體緊貼巖壁彎腰行進,因為下面就是萬丈深淵,誰也不敢四處亂望。走在前面的獨行客不斷招呼后面的人小心,緊張的美女飄雪突然踩到一塊松動的石塊,石塊瞬間滾落進深淵,她一聲尖叫,隊伍霎時凝固了。大家紛紛回頭張望,只見她臉色煞白,眼里含著淚影。藍天安慰她:“你的身材那么嬌小,比我好受多了,你看我的形象,像不像個八九十歲的老翁?”因為他身材瘦高,彎腰的幅度顯得既夸張又好笑。”飄雪看著他的樣子,總算破涕為笑。
過了崖壁小道就到了云霧之下,可以看到溝槽中的犀牛寨了。我查閱地圖,說:“先別急著回寨,這里還有個地方?!本驮陔x寨幾百米的山腰間,果然發(fā)現(xiàn)一條岔路,通往另一處崖壁,一處巨大的洞口立在崖壁之下,這就是犀牛寨的寨硐。
寨硐門口是人工修的城墻,墻體上開著許多方形的射擊孔。原來紅軍游擊隊曾藏身于此——當年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以后,紅二方面軍的陳子光、陳子清兩兄弟退回到家鄉(xiāng)組織游擊隊,就是以這個寨硐為據(jù)點,后被叛徒出賣犧牲。
推開一道生銹的鐵柵欄門,就進入到了寬闊的洞廳,順著洞廳一路斜坡向下,腳下和頭頂?shù)溺娙槭絹碓蕉?,洞子也變得越來越狹窄,我們沿著最平直的洞子往里走,就聽見了水流的聲音。雖然看不見,但知道不遠處一定有地下河。果然,下了一段小坡,一條靜靜流淌的地下河出現(xiàn)在眼前,但走了不到半個小時,就被一道崖壁攔住了去路。原來地下河寨這里流進了一處深潭,如果沒有專業(yè)裝備根本無法進入。而頭頂上還有一處懸空閣樓一樣的洞穴,外面有一段人工修造的墻垣。我們猜想,這些遺跡一定是當年游擊隊留下的。這個想法后來果然在當?shù)乩相l(xiāng)那里得到了印證。
因為無法再往前探索,就只能沿著原路小心退出洞口。已是薄暮時分,天色漸漸暗淡下來。順著下山的小路回到寨子,此時的山寨已燈火初上。
深谷一線天嘆奇
路線:犀牛寨-泉口洞-一線天-沿倉河峽谷
次日,吃過寨子主人為我們準備的早餐,就背上行囊,帶著美好的記憶告別犀牛寨。沿著寨子的另一頭,順著山路一直朝深谷走去。走過一大片莊稼地,拐彎過了一道埡口,低頭就可以看見深谷之下靜靜流淌的沿倉河。
又是七彎八拐來回折騰,終于走出密林下到溝底。沿倉河水蔚藍中帶著乳白,清澈見底,給人春深如海之感。一座鐵橋橫在河上,連貫著兩岸。過了鐵橋,有土路通往谷外,一路野花簇簇,河水變得平緩起來。拐過一道彎,一道巖壁高聳。小路沿著壁下的凹槽延伸。抬頭望去,河對岸一道巨大的洞口赫然眼前。它叫泉口洞,沿倉河流經(jīng)天生橋下的洞口,經(jīng)過犀牛寨底下的溶洞群落,包括已經(jīng)去過的犀牛洞、無底洞和寨硐……最后從這個泉口洞奔涌流出,一直流向外面的世界??梢娖涠聪党柿Ⅲw結構,四通八達,如同一座迷宮之城。泉口洞高近百米,一道細長的瀑布飛流直下,氣勢逼人,可說是這次行程中見到的最高大的洞口。
雖然意猶未盡,但只能沿著峽谷另一方向折回了。沿著靜謐的沿倉河峽谷行走,一路懸崖陡直,植被繁茂,各種奇特景觀閃過。其中一段河中巨石峭立,河水在石縫間奔涌,雪白晶瑩如同飛玉。整段峽谷水氣蒸騰,神秘莫測。在最狹窄的一段峽谷,巖壁滴水不斷,道路十分陡斜。大家只顧埋頭專心走路之時,細心的藍天指著頭頂幾乎驚呼起來。大家也停住腳步小心地抬頭仰望。原來天空已經(jīng)變成一道狹窄的縫隙,彎曲如同閃電——正是壯麗的一線天!
走過一線天,依然美景不斷,經(jīng)過一道九十度的大灣后一片平闊。又走了近半個小時,一座巨大的圓拱公路石橋立在眼前,武隆的主干道赫然出現(xiàn)。坐在回城的車上,一路上都是雄奇的高山峽谷?;叵肫疬@幾天的所行所見,無論是美麗的村寨吊腳樓、古樸的民風、原生態(tài)的美食,還是那幽深陰暗的洞穴和遍布地下的溶洞群落……一幕幕畫面不斷在腦海中放映,感覺內(nèi)心被美的力量充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