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莉
循證護理在兒科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李文莉
目的:分析和探究在兒科臨床護理中應用循證護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隨機抽取了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兒科接受治療的120例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患兒給予常規(guī)護理,而實驗組患兒給予了系統(tǒng)性的循證護理,然后對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臨床指標改善情況進行對比。結果 實驗組患兒的臨床癥狀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其總有效率為98.33%,高于對照組的90.0%,同時實驗組患兒的平均住院時間(5.47±1.12)s、疼痛感發(fā)生率(3.33%)低于對照組(13.24±1.87)s、(21.67%),而一次穿刺成功率(95.0%)、滿意度(100.0%)高于對照組(76.67%)、(80.0%),他們之間的數據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對兒科患兒進行臨床治療過程中,為其提供系統(tǒng)性的循證護理干預,不僅可以有效改善患兒的臨床指標,而且還能提高患兒的治療效果。
循證護理;兒科臨床護理;應用效果
循證護理通常是指遵循證據的護理學,其主要是將醫(yī)生診斷、患者價值和護士護理等內容結合在一起的護理模式。與普通護理相比,循證護理遵循[1]以患者為中心,因此在臨床各個科室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取得了不錯的護理效果,現以我院兒科為例來對循證護理的效果給予介紹。
1.1 臨床資料
本次研究隨機抽取了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兒科接受治療的120例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齡在1-13歲,平均(5.7±1.1)歲;對照組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齡在1-12歲,平均(5.2±1.2)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方面的數據差異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兒給予常規(guī)護理,而實驗組患兒給予了系統(tǒng)性的循證護理,具體護理內容如下:
1.2.1 生理護理
對于患兒出現的生理痛苦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給予緩解。例如在進行小兒手背靜脈穿刺過程中很容易誘發(fā)疼痛,此時護理人員可與患兒、家屬等進行有效的交流和溝通,并可以借助一些方法來轉移患兒注意力,從而引導患兒積極配合治療。
1.2.2 心理護理
護理人員要對患兒及家屬的心理需求和心理期盼有所了解和掌握,委派專業(yè)人員對他們進行心理護理工作,定期開展心理座談,從而與患兒及家屬構建一個和諧、輕松的護患關系,提高其治療的依從性[2]。
1.2.3 環(huán)境護理
為患兒及家屬提供一個溫馨、舒適的居住和治療環(huán)境,對室內溫度、濕度、噪音、光線進行合理的控制,定期對室內進行通風和消毒,定期更換床上用品,盡可能滿足患兒及家屬的合理需求。
1.3 評價標準
(1)治療效果。顯效:護理后患兒疼痛感消失,未見明顯的并發(fā)癥;有效:護理后患兒疼痛感減輕,出現輕微的并發(fā)癥;無效:護理后患兒疼痛感明顯,出現了一系列并發(fā)癥;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數×100%。(2)對兩組患兒的平均住院時間、一次穿刺成功率、疼痛感、滿意度進行記錄和對比。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對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臨床指標改善情況借助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數(%)表示,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如果P<0.05,則說明數據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
通過相關護理干預后,實驗組患兒的臨床癥狀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其總有效率為98.33%,高于對照組的90.0%,數據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患兒臨床治療效果對比
2.2 兩組患兒平均住院時間、一次穿刺成功率、疼痛感、滿意度對比
統(tǒng)計發(fā)現,實驗組患兒的平均住院時間、疼痛感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而一次穿刺成功率、滿意度高于對照組,他們之間的數據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2所示。
表2 兩組患兒平均住院時間、一次穿刺成功率、疼痛感、滿意度對比
兒科屬于醫(yī)院比較重要的一個科室,每天都需要接待大量的患兒,因此做好患兒及家屬的臨床護理工作尤為重要。為了有效提高患兒的治療效果,我院在對患兒進行臨床治療時,為其提供了系統(tǒng)性的循證護理干預,其一般是以患兒為中心,根據患兒的病情特點為其提供針對性的護理服務,在開展循證護理干預過程中,需要做好以下幾點:(1)在循證護理干預開始之前,首先要提出相關的問題,并分析和總結出問題的關鍵點,從而制定出一套與之相對應的解決辦法;(2)根據患者的病情特點為其制定針對性的護理內容和狐貍方式,從而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緩解和治療;(3)對患者護理干預后的效果進行分析和總結,并給予相應的改進和完善[3]。
綜上所述,在對兒科患兒進行臨床治療時,為其提供系統(tǒng)性的循證護理干預,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和預后效果,確保患兒的健康成長。
(作者單位:定興縣醫(yī)院兒科)
[1]陳立蓉,劉揚金,佩虹.循證護理在兒科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4(2):118-119.
[2]張荊武.循證護理在小兒腹瀉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醫(yī)藥前沿,2015,6(33):67-68.
[3]刁婕,吳菲菲.循證護理聯合臨床護理路徑在兒童糖尿病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13(1):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