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 榕,劉 鵬
(銅陵學院,安徽 銅陵 244000)
中外教師合作教學模式對動機模型的影響研究
——以銅陵學院為例
盛 榕,劉 鵬
(銅陵學院,安徽 銅陵 244000)
主要研究銅陵學院中外教師合作教學模式,觀察該教學模式在英語專業(yè)課程中對ARCS動機模型的影響程度,綜合運用問卷調(diào)查、實驗數(shù)據(jù)等研究方法進行分析表明:中外教師合作教學模式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中外教師合作教學強化了學生的學習動機;中外教師合作教學模式切實對ARCS動機模型產(chǎn)生了影響。
中外教師合作教學模式;ARCS動機模型;銅陵學院
1.中外教師單獨授課的局限性
起初,銅陵學院英語專業(yè)課程主要由母語為中文的老師(Native Chinese teacher)授課。其教學內(nèi)容過多地拘泥于教學大綱、教學日志等安排教學活動,而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中方教師主要側(cè)重于講授,忽視了課堂氣氛和師生互動,甚至出現(xiàn)中國式英語的現(xiàn)象,長期傳統(tǒng)的授課模式下,學生的學習效果收效甚微。
銅陵學院的外籍教師(Native English Teacher)主要來自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英語發(fā)音純正并具備一定的英語教學經(jīng)驗。但是,他們對于我國的英語課堂教學還有待了解,并沒有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大綱、教學日志、教學計劃等進行授課,授課內(nèi)容具有很強的隨機性。此外,授課對象的英語水平參差不一,有部分學生英語基礎差,外籍教師與學生在溝通上存在語言障礙,導致少數(shù)學生的積極性下降,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
2.構建中外教師合作教學模式
鑒于此,為解決當下中外教師單獨授課出現(xiàn)的問題,筆者所在單位銅陵學院需要嘗試中外教師合作教學模式[2]52-56(“CCFT模式”即Cooper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Teachers):由中方教師(Native Chinese teacher)和外籍教師(Native Chinese teacher)合作講授英語課程的新模式。作為合作教學模式(Co-Teaching)的具體實踐,中外兩名教師通力合作,針對學生共同制定教學計劃、教學目標,安排授課內(nèi)容及教學進度并進行教學反思和評估,形成優(yōu)勢互補、合作雙贏的教學模式,詳細模式如圖1所示。
圖1 中外教師合作教學模式構想
這種合作教學的應用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的興趣和學習動機為導向,最終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該模式的實施突破了以往單個教學的局限性,實現(xiàn)了中外教師“合作雙贏,優(yōu)勢互補”,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動機。
3.中外教師教學模式與ARCS動機模型
步驟3:計算各洪水場次的評價指標:納什效率系數(shù)(NSE)、洪峰誤差百分比以及洪峰出現(xiàn)的時差,如果符合精度要求則結(jié)束,如果不符合要求則根據(jù)原始值與預測值得到新的誤差序列再一次建立ARIMA模型來對誤差進行修正;
一直以來,外語學習動機問題都是諸多專家研究的對象,學習動機的強弱直接影響到二語學習的效果。20世紀80年代,凱勒教授開創(chuàng)性地提出的了“ARCS動機模型”(如圖2所示),[3]45-54該模型具有極強的靈活性,主要包括四個方面:中外教師合作教學模式突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Attention);中外教師發(fā)揮所長,根據(jù)授課對象的學習需求制定授課內(nèi)容,切實與學生學習相關(Relevance);中外教師優(yōu)勢互補,形成輕松愉悅的教學氣氛,運用有效的教學測評幫助學生獲得自信心(Confidence);創(chuàng)新型的教學模式將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克服此前單獨教學的障礙,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一種滿足感(Satisfaction)。[4]90-92
圖2 ARCS動機模型
接下來,本文需要研究的問題是:(1)中外教師合作教學模式下,是否可以參照ARCS動機模型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2)中外教師合作教學模式對ARCS動機模型產(chǎn)生影響的原因及程度如何?(3)授課對象在ARCS動機模型四個方面分別產(chǎn)生的動機情況如何?
有鑒于此,筆者與所在單位外籍教師來自加拿大的Aston進行了一次關于中外教師合作教學模式的模擬實驗,考察對于ARCS動機模型的影響程度及原因,找出中外教師合作教學模式對ARCS動機模型的影響和學生動機強度幅度變化的情況。
2016-2017學年度第2學期,筆者與2016年1月入職的外籍教師Aston合作,進行了一次為期4周的合作教學模擬實驗,以觀察銅陵學院16級英語專業(yè)104名學生對中外教師合作教學模式下的學習動機情況,通過收集的學生反饋報告和問卷綜合分析該教學模式下有效激發(fā)ARCS動機模型的原因,詳細實驗安排如下。
1.明確實驗對象
本次實驗參與對象為銅陵學院外國語學院16級英語專業(yè)1班和2班的學生,每個班各52名,一共104名本科生。本學期開設的《英語閱讀》課程將在實驗周期內(nèi)測試兩種教學模式,英語專業(yè)1班將由1名教師單獨授課,而英語專業(yè)2班的英語閱讀課程將由筆者和外籍教師共同授課,此次實驗將2個平行班級分開教學。
2.落實研究工具
本次模擬教學實驗結(jié)束后,104名實驗對象需要完成在線教學測評并提交問卷調(diào)查1份。筆者與所在單位英語教研室5名教師合作,制定了104份紙質(zhì)的 “英語閱讀教學模式滿意度調(diào)查表”。調(diào)查表主要參照里克特五分制量表使用五分制計分,每題分值從1分到5分代表“很不滿意到很滿意”5種滿意度。調(diào)查問題由50道題組成,其中有2道主觀題,題目圍繞中方教師單獨教學模式和中外教師合作教學模式等進行滿意度評估。
此外,我們就不同的教學模式對學生ARCS動機模型影響進行測評,對2個自然班104名學生進行抽樣訪問和個案調(diào)查,記錄實驗前后學生的動機水平變化,同時對比不同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動機強度的變化。不同教學模式下相應的ARCS動機水平分為三個等級。劃分如下:動機強度在1分到2分之間為初級,2.5分到3分之間為中級,3.5分到5分之間為高級。同時,不同教學模式實驗下對ARCS動機模型四個方面分別產(chǎn)生的動機強度將一并記錄。
3.評估實驗數(shù)據(jù)
此次教學模式實驗共有104名學生完成在線教學測評,收集104份有效問卷調(diào)查表,并對2個班級各20名學生進行抽樣訪談調(diào)研,將得到的教學測評、紙質(zhì)調(diào)查問卷及訪談筆記等數(shù)據(jù)匯總,由筆者與銅陵學院英語教研室4名英語專業(yè)課教師進行統(tǒng)計,客觀題部分由SPSS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主觀題和抽樣訪談筆記由中方教師及有關專家討論。得到以下數(shù)據(jù)(見表1和表2)。
表1不同教學模式的滿意度對比分析
數(shù)據(jù)來源:根據(jù)SPSS17.0問卷調(diào)查軟件統(tǒng)計得出
表2 ARCS動機模型在不同教學模式下的動機水平分析
資料來源:根據(jù)SPSS17.0問卷調(diào)查軟件統(tǒng)計得出
基于以上的實驗數(shù)據(jù),不難發(fā)現(xiàn)中外教師單獨教學模式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表1的數(shù)據(jù)表明:中外教師合作教學模式班級的學生測評分數(shù)高于傳統(tǒng)單一教學模式班級,中外教學模式更受學生歡迎。表2的數(shù)據(jù)顯示:在中外教師合作教學的英語專業(yè)2班,更多學生屬于中高級ARCS動機水平,總體的學習強度高于進行單一教學的英語專業(yè)1班。鑒于此,筆者認為中外合作教學模式滿意度高于單一教學模式,中外合作教學模式能高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
1.ARCS動機模型四個方面動機強度
首先,在中外教師合作授課的課堂中能快速地吸引學生的注意(Attention)。其次,在教學過程中2名教師優(yōu)勢互補,突破過去的講授模式,維持了學生的注意(Attention)和動機水平,并將實踐與教學內(nèi)容相關(Relevance)做到應用型教學。最后,寓教于樂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對學習內(nèi)容充滿自信心(Confidence)與滿足感(Satisfaction)。[5]104-107這樣,在中外教師合作教學模式下,新穎的教學內(nèi)容與動機策略相結(jié)合,對學生有積極的影響。(見表3)
表3中外教學合作模式下ARCS動機模型四個方面數(shù)值
資料來源:根據(jù)SPSS17.0問卷調(diào)查軟件統(tǒng)計得出
2.ARCS動機模型四個方面被影響的原因
(1)注意(Attention)。中外教師合作教學模式中,注意的動機因素占據(jù)了很大的部分,其數(shù)值的變化受到影響有如下原因:①教師明確具體的實例,生動活潑的教學手段;②花樣百出的教學設計,教學內(nèi)容推陳出新;③幽默風趣的教學風格,寓教于樂的教學氛圍;④安排各種實踐活動,積極調(diào)動學生全程參與其中。
(2)相關(Relevance)。中外教師合作模式對ARCS動機模型產(chǎn)生影響有如下原因:①中外教師各自有不同的經(jīng)歷和體驗,貼近生活讓學生不會陌生并與課程相關;②中外教師安排的學習任務多為應用型,有很強的社會適用性與未來學生需求相關;③課堂實踐活動中的小組合作模式讓學生有團隊歸屬感,做到活動與“我”相關。
(3)自信心(Confidence)。自信心在中外教師合作模式下中級動機強度達到了最高值(4.65),其產(chǎn)生影響的原因如下:①中外教師教學評估的多樣性,讓學生不再依靠外在動機水平,易于產(chǎn)生內(nèi)在動機;②中外教師親自指導課堂活動和實踐,讓學生更有安全感;③學生積極參與課堂互動和小組活動,互相幫助合作學習。
(4)滿足感(Satisfaction)。滿足感的數(shù)值主要分布在高級動機水平上,中外教師合作模式對其產(chǎn)生影響的原因有:①中外教師課堂上的鼓勵式教學讓學生更有成就感,更好地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②多元的測評方法讓不同程度英語基礎的學生都得到有效的評價,科學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盡力讓學生學有所得。[6]75-78
本文就銅陵學院中外教學模式下對ARCS影響問題進行初步探索,對銅陵學院16級英語專業(yè)104名學生展開了一次對比模擬實驗,在其中一個班級的英語閱讀課堂上創(chuàng)新地運用中外教師合作的教學模式,經(jīng)過為期4周的實驗,采集多方面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實驗結(jié)果表明中外教師對學生動機的影響較大,該模式在ARCS動機模型的四個項下分別影響了學生的動機強度。通過抽樣調(diào)查,查閱學生的訪談筆記及在線教學測評歸納總結(jié)對該模式產(chǎn)生影響的具體原因。
中外教師合作教學模式的實踐是對提高學生學習動機水平的一次嘗試,告別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模式,科學地遵循ARCS動機模型理論,找到激發(fā)學生學習強度的方法,這是對筆者所在院校英語專業(yè)教學的改革創(chuàng)新,也是筆者所在院校應用型教學的實踐。今后,筆者將與外籍教師一起深入合作交流,反思本次實驗的不足之處,完善合作教學模式。未來,筆者所在院校外事辦將積極引進優(yōu)質(zhì)的外教資源,讓更多的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有機會參與進來,筆者所在院校的英語教學將不再“穿新鞋,走老路”,努力讓教與學達到最優(yōu)化效果。
[1]Keller ,J.M .Strategies for Stimulating the Motivation to Learn [J].Performance and Instruction,1987,26(8).
[2]朱金花.發(fā)揮中外教師特長,提升外語綜合素質(zhì)[J].外語界,2006(5).
[3]柏樺,牟宜武.中外教師合作教學對學生和教師能力發(fā)展的作用研究[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09(4).
[4]付欣友.ARCS動機策略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21)2.
[5]黃飛,李梅蘭.基于ARCS動機模型的中外教師合作教學研究與探索[J].懷化學院學報,2011(12).
[6]鄒麗,陳月亮.ARCS動機模型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黃石理工學院學報,2010,27(2).
ClassNo.:G642.0DocumentMark:A
Influenceof“CCFT”TeachingModelontheARCSModelofMotivationalDesign
Sheng Rong, Liu Peng
(Tongling University, Tongling, Anhui 244000,China)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CCFT” teaching model adopted in Tongling University, and observes the influence of this teaching model on the ARCS motivational design in the course of English majors. With questionnaire, experimental data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we made a study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Chinese and foreign teachers' cooperative teaching pattern helps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it can assists students to strengthen motivation in classes; “CCFT ”teaching model has an effective impact on ARCS model of motivational design.
“CCFT” teaching model; ARCS model of motivational design; Tongling University
盛榕,碩士,助教,銅陵學院。研究方向:商務英語及教學。劉鵬,碩士,高級政工師,銅陵學院。研究方向:高校管理與改革。
安徽省高校質(zhì)量工程項目“詞塊理論在藝術類大學生英語寫作中的應用研究”(編號:2016jyxm1059);2017年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項目“國家安全視域下美國英語官方化運動研究”(編號:SK2017A0528)。
2096-3874(2017)10-0025-04
G642.0
A
(責任編輯:宋瑞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