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春會 王羿
摘要:健康長壽自古以來便是根植于國人心中的美好追求。清末服飾品上福壽裝飾紋樣變化多樣,豐富多彩,筆者根據接觸到的相關實物,結合歷史文獻,對清末織繡品上福壽裝飾紋樣的表現(xiàn)技法進行重點探討。
關鍵詞:清末 福壽紋 表現(xiàn)技法
中圖分類號:J5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17)04-0030-04
一、福壽紋在清末服飾上的圖案構成形式
圖案是與人們的生活密切聯(lián)系的一種藝術創(chuàng)造,圖案的構成是將來源于生活中的圖案按照一定的形式變化整理后使之具有實用性、裝飾性、審美性。圖案的構成形式是形成圖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可以通過外部形式來表現(xiàn)。圖案的外部形式也就是圖案的骨架,構成的骨架形式不同,圖案的內部組織和外部形態(tài)及應用也各不相同。清末服飾品上福壽紋常以單獨式和連續(xù)式構圖,形成福壽紋的外部輪廓。筆者結合所得資料,具體分析如下:
(一)單獨式福壽紋
單獨紋樣是指能獨立存在,并能單獨用于裝飾的紋樣。單獨紋樣由自由紋樣和適合紋樣組成。清末很多服飾品以單獨紋樣構圖,依據裝飾部位及織繡品用途靈活運用自由紋樣及適合紋樣,主題鮮明,畫面自由,內容豐富。
1.自由紋樣自由紋樣是可以獨立存在的紋樣,圖案的外部形式不受空間輪廓的限制,并且與周圍圖案無直接關系,能夠獨立存在和應用,自由紋樣是組成連續(xù)式紋樣的基礎。清末織繡品上很多福壽裝飾紋樣以自由式紋樣存在,種類繁多,變化豐富。如圖1中這塊織錦面料以靈芝倒掛壽字的形式組成,靈芝本身具有長壽的含義,與壽字組合使用,有壽上加壽的意味。整幅匹料則以富貴長壽紋為基本元素,向四面延伸形成連續(xù)式紋樣的基礎紋樣,福壽裝飾紋樣以自由式構圖時多為福壽圖案的單獨使用或與吉祥圖案的組合使用,圖案主題元素變化豐富,構成形式十分靈活(圖1)。
2.適合紋樣適合紋樣是依據特定的外形輪廓組織設計的,并適合于特定外形輪廓的紋樣。適合紋樣的外形輪廓主要有圓形、方形、三角形、菱形等,適合紋樣要注意外形與整體形象的統(tǒng)一協(xié)調,形象完整、結構嚴謹、勻稱布局、中心明確、變化豐富、主題突出。清代藝術品上的福壽裝飾紋樣的外部形式十分豐富,織繡品上常見的福壽紋樣外部形式多為圓形、方形、菱形、三角形。清末織繡品上福壽裝飾圖案依據外部形式構圖以表達其內在寓意,外在形式與內在寓意是相對的兩個概念,內在寓意寄托于外在形式之中,福壽寓意借此得以表達。織繡品上常用的適合紋樣有:
圓形清末織繡品上福壽紋以圓形為外部形態(tài)的構成方式十分常見,五福捧壽紋是生活中常見的圓形裝飾圖案。以五只蝙蝠與團壽字為構成元素,五只蝙蝠圍繞團壽構成圓形外部形態(tài),十分有趣的是蝙蝠作為其中的構成元素之一,變化形態(tài)十分豐富,既有寫實的蝙蝠,也有抽象化的蝙蝠,與同樣變化豐富的團壽字組合在一起,形成變化豐富的五福捧壽紋,既增添了五福捧壽紋的外部形態(tài),又豐富了五福捧壽紋的文化內涵。(如圖2)這塊團壽補子,中間團壽字為雙線團壽字,內部構成元素為萬字紋,外圍蝙蝠紋由三種抽象化的蝙蝠紋構成,底部是由兩只頭部相連意向化為如意云頭的兩只對稱蝙蝠構成,上部為左右對稱的一只抽象化的蝙蝠,剩下的兩只蝙蝠基本相同,左右對稱,即使是同一個紋樣里的蝙蝠紋,變化形態(tài)業(yè)十分豐富。
方形清末織繡品上的福壽紋常常以方形構成外部形態(tài)。方形福壽紋一般結合織繡品的用途,比如懷擋、被褥、桌椅套、各類活計等,依形而就,織繡出符合需要的福壽裝飾紋樣,如果說圓形輪廓形式給人以圓潤、流暢、輕松、活躍之感的話,方形輪廓則給人以端莊、方正、規(guī)則、正統(tǒng)之意,方形補子上以方形福壽紋形式構圖較為常見,常以壽字紋與蝙蝠紋交替出現(xiàn)作為主體內容的外部框架,壽字紋中長圓壽具有,蝙蝠紋一般比較寫實,傳達出祈福求壽的美好愿望。
三角形清末織繡品上三角形式福壽紋樣并不常見,偶見于荷包、扇套及各種活計等小件之上,大多因依托物件的形狀構圖成形,服裝上三角形福壽紋樣多為角隅紋樣,置于服裝衣角等邊緣位置。(圖3)所示福壽裝飾紋樣依托荷包的形狀制成三角形,整體給人一種穩(wěn)定安定的視覺效果。
菱形清末織繡品上以菱形福壽裝飾紋樣構圖的裝飾手法并不少見,尤其至清末時期流行以壽字紋布滿前后衣身的裝飾方法,這種裝飾手法一般以不間斷幾何菱形前后相連構成外部框架,壽字紋置于其中,布滿前后衣身,外部形態(tài)上營造一種規(guī)整有序的秩序感,同時衣身布滿壽字紋又有百壽之意,傳達出福壽綿延的內心渴求。
(二)連續(xù)式福壽紋
連續(xù)構圖具有節(jié)奏、重復、條理等特征,包括二方連續(xù)與四方連續(xù),二方連續(xù)是以一個或幾個單位紋樣在兩條平行線之間的帶狀形平面上,作有規(guī)律的排列并以向上下或左右兩個方向無限連續(xù)循環(huán)所構成的帶狀形紋樣;四方連續(xù)則是以一個單位紋樣向上下左右四方連續(xù)排列,可以無限擴大的連續(xù)圖案。清末織繡品上福壽紋樣經常與其他吉祥圖案組合形成連續(xù)式的構成形式,多用于織繡品的邊緣位置形成框架或作為主體元素形成氣勢,在服裝上常常位于領口、袖口、下擺等位置。(如圖4)這件便服衣襟下擺處以萬字曲水紋為底,壽字紋、蝙蝠紋自然嵌入其中并且構成一個單位元素,向左右方向重復連續(xù)排列形成二方連續(xù)式構圖,裝飾于衣襟下擺處,不僅加強了福壽紋的氣勢,也表現(xiàn)出對福壽綿延的迫切渴望。
二、清末織繡品上福壽裝飾紋樣的構圖原則
清末織繡品上福壽裝飾紋樣內部構圖時遵循一定的美學原則,對稱、均衡、發(fā)射、旋轉等構圖手法各有千秋,對稱給人以規(guī)整、安定之感,均衡體現(xiàn)出平穩(wěn)寧靜的穩(wěn)定,發(fā)射給人以靈動、擴張之意,旋轉表達運動、變化的感覺,不管外在構圖怎樣變化,最終目的是使祈福求壽的內在期冀在外在形式的依托之下得到情感表達。
(一)對稱式
對稱式福壽紋是清末織繡品上常見的—種圖案構成形式,大多以左右完全對稱的形式出現(xiàn),亦有在主體元素基本對稱的基礎上局部元素略有變化??椑C品上的福壽紋經過時間的洗禮保存至今,有的已經變形,但對觀看其構成形式影響不大。(圖5)這件服裝上的福壽紋放置于衣襟側縫處,前后各置一半,以側縫為對稱軸前后對稱,基本元素為長篆體壽字與抽象化的蝙蝠紋,長篆體壽字頂部意象化為抽象的如意云頭,中間部分加寬構成前后對稱的對稱軸并置于側縫處,意象化的蝙蝠紋與壽字結合以側縫為對稱軸置于衣襟前后,整體畫面對稱和諧。endprint
(二)均衡式
均衡式亦稱平衡式,它不同于對稱,不受對稱軸或對稱點的限制,是相近或相等的外形、大小、數(shù)量的排列,是異量、異形的呼應均衡,形式多變,結構自由,目的是營造出視覺穩(wěn)定的感覺。(如圖6)所示福壽紋,由寶傘紋、如意云紋、葫蘆紋與壽字紋組合構成,寶傘紋為佛教八寶之一,寶傘有開閉自如、覆蓋一切之意,是保護眾生的象征;如意云紋有“平安如意”、“事事如意”之說;“葫蘆”與“福祿”諧音相似,滕蔓綿延,籽粒繁多,象征長壽無限,富貴吉祥;寶傘紋、如意云紋、葫蘆紋左右對稱,“萬壽”二字置于葫蘆紋之上打破畫面左右對稱的沉悶之感卻無違和之意,即豐富了畫面,亦傳達出平安富貴、福壽無限的寓意。
(三)發(fā)射式
清末織繡品上發(fā)射式福壽紋十分常見,其外部構成形式一般為同心圓形,發(fā)射形福壽紋具有較強的方向感,發(fā)射點在同心圓的中間,發(fā)射線從同心圓中心發(fā)出。(圖7)五福捧壽暗八仙椅背由多個發(fā)射同心圓組成。整幅福壽紋由團壽字、祥云紋、蝙蝠紋、吉祥花卉紋、暗八仙等吉祥圖案構成,外部輪廓為圓形,內部團壽字為最小同心圓發(fā)射點,由里而外依次是五福捧壽紋、富貴長壽紋、暗八仙五福捧壽紋,由三級發(fā)射形式構成,顯示出對福壽綿延的美好祝福。
(四)旋轉式
旋轉式福壽紋外部輪廓一般為同心圓形,由一個單位元素重復旋轉布滿畫面,整體給人的感覺像是一只向前旋轉前進的車輪。(圖8)中所示這幅“五福捧壽”紋,整體構成元素有蝙蝠紋與團壽字紋,外圍由五只抽象化的意向蝙蝠紋構成,五只蝙蝠完全相同,可以把其中任一個蝙蝠紋理解為一個單位元素,由單位元素的蝙蝠紋在平面上圍繞團壽字平面展開構成360度平鋪福壽紋,也可以理解為單位福壽紋圍繞團壽字順時針或者逆時針旋轉而成外部同心圓,而“五蝠捧壽”紋內部為團壽字,可以理解為內部同心圓,整幅畫面在構成形式上有效運用了旋轉式的構成形式。除此之外,由內部同心圓向外部同心圓延伸,在構成形式上也可以理解為發(fā)射式,因此,整幅畫面是旋轉式與發(fā)射式的結合體。
三、清末織繡品上福壽裝飾紋樣構成特征
清末織繡品上福壽裝飾紋樣按照一定原則構圖表現(xiàn)構圖特征,平面鋪滿表現(xiàn)氣勢,見縫插針加以點綴,以小見大活躍畫面漸守成風大體定型,福壽裝飾紋樣通過外在形式被人感知,構成布局不僅使其外在形式具有視覺美感,同時也體現(xiàn)出其內在寓意的豐富內涵,從中我們能感受到清末織繡品上福壽裝飾紋樣深厚的文化內涵。
(一)平面鋪滿、以量表意
清末織繡品上常常以壽字紋作為一種裝飾圖案平面鋪滿服裝的前后衣身。此時服裝上的壽字紋以長壽字與團壽字為主,平面鋪滿服裝上的壽字以各種形態(tài)的團壽字居多。從歷代織繡品的紋樣看,17世紀晚期,壽字使用很普遍,壽字的寫法也非常多,所謂的“百壽”,—百個壽字,一百種寫法,之后從未間斷,但使用范圍和數(shù)量有所減少,到民國時期,又有所增加。實際上至晚清時期,隨著政局的變換動蕩,人們渴求福壽安寧的心理十分強烈,服裝上平鋪壽字的裝飾手法十分常見,書法上講究百壽圖,雖然單件織繡品上壽字的種類達不到百種寫法之多,但裝飾數(shù)量卻有百壽圖之意,壽字平面鋪滿服裝的前后衣身、領口、袖口、衣襟下擺、大身等處,滿格布局形式規(guī)整,表達出動蕩年代對福壽安寧的渴求。
(二)見縫插針、散點布局
清末服飾品上福壽紋樣散點布局的形式十分常見。因壽字紋字體不大,字形變化豐富,構圖位置比較靈活,可以有效調節(jié)構圖布局形式的畫面感,因而常常用來穿插在主體紋樣之中表達福壽綿延的吉祥寓意。穿插其中的壽字紋常常為各種形態(tài)的團壽字,與之組合使用的吉祥圖案多為同樣具有祈福求壽性質的植物圖案、動物圖案等,常使用的植物圖案有折枝牡丹紋、折枝梅花紋、梅花竹葉紋、靈芝、桃花等,動物紋樣有仙鶴、蝴蝶、鹿等。這種構圖形式畫面豐富,變化多樣,十分活躍。吉祥紋樣的排列一般具有方向性,且大多前后對稱或者左右對稱,壽字紋穿插在吉祥紋樣中時,按吉祥紋樣的方向性有規(guī)律地穿插其中,亦左右對稱或者前后對稱,構圖形式上以菱形或者其他形式呈現(xiàn)。
(三)重點點綴、以小見大
福壽紋在一些服裝上裝飾于服裝的領口、袖口、下擺,側縫開叉等細節(jié)處,此時的福壽紋往往不太復雜,且多為壽字紋,起到點綴裝飾的作用,于細節(jié)之處含蓄表達福壽愿望。(圖9)中這件清晚期素鍛女褂,衣身素面,沒有裝飾,福壽紋以壽字扣的形式裝飾于衣身,在前中衣身處用盤扣壽字裝飾其上,不但具有扣子的實際功用,同時又打破了服飾的沉悶之感,含蓄內斂地表達祈求福壽的美好愿望,于細節(jié)之處體現(xiàn)福壽情懷。
(四)邊緣裝飾、漸守成風
清末服飾上很多吉祥圖案前后對稱或者左右對稱,服飾上的福壽紋以壽字紋滿格鋪滿的形式或與其他吉祥圖案組合排列的形式裝飾于衣身的領口、袖口、下擺、側縫開叉處等位置,構成—種骨格框架之感,規(guī)整有序。清早期這種福壽紋的裝飾形式已十分普遍,大體定型,隨后各代基本遵守福壽紋邊緣部位的裝飾手法,但壽字紋與吉祥圖案的具體組合形式隨意變化,靈活多變。
結論
織繡品上福壽裝飾紋樣的外部形態(tài)一般根據織繡品的構圖需要及美觀原則進行構圖,有圓形、方形、菱形、三角形等,在遵循對稱式、發(fā)射式、旋轉式、連續(xù)式等構圖原則的基礎上,或見縫插針、零星散點布局,或平面鋪滿于織繡品上以量表意,或在局部部位重點點綴,或在邊飾墨守成規(guī)加以運用,寄托實現(xiàn)長命百歲,福壽綿延的美好渴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