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丹丹
摘 要
微課是針對學生學習中的疑難問題設計,適合學生自學,只要學生有學習的愿望即可實現(xiàn)。同時視頻播放快慢可調(diào)節(jié),讓不同程度的學生根據(jù)的自己的基礎和接受程度控制視頻的快慢。視頻又可以反復播放,使那些平時反應慢的又羞于發(fā)問的學生能夠從容的反復觀看,較好的解決了后進生的轉(zhuǎn)化問題。
【關鍵詞】習慣;喚醒;自主學習;解惑
在數(shù)學教學實踐中,我不是一刀切地全部運用微課教學,而是選取了幾種特殊的課進行嘗試,以此推進課程改革,希望我的實踐與探索能喚起學生的學習動力。下面說說我的一些感悟想法:
1 概念教學
初中數(shù)學更偏向于數(shù)學的基礎知識,數(shù)學概念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接受新知識的基礎。但是初中學生理解能力和閱讀能力較弱,對于概念的掌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要花費很多的精力,而效果卻差強人意。如何能讓學生在徹底理解的基礎上使學生把概念記牢,重要的是要把概念翻譯得通俗易懂,能夠舉一反三、融會貫通,從而理解概念的內(nèi)涵和外延。這一點可以利用微課做到,把概念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錄制好視頻,讓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地回顧概念,對學生掌握數(shù)學概念很有幫助。我們利用微課可以精確的將課程中的相關知識點指出,對于整體的結構劃分方面,都能做出更好的指示。
例如:在學習二次根式時,二次根式概念只有一句描述性的語句,形如(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但它的外延和內(nèi)涵常常讓學生搞不清。我在百度優(yōu)酷視頻上發(fā)現(xiàn)一個錄制好的《二次根式的定義》微視頻,形象直觀,語言幽默,我大膽發(fā)揚拿來主義的精神,讓學生觀看微視頻,立即引起學生的興趣。
2 典型例題、習題教學。
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對于難點重點的教學,主要就是通過典型的例題來進行講解,但是在傳統(tǒng)的課堂上,往往不能夠滿足學生的需求。尤其在一些比較抽象的知識點上,很難讓所有的學生能直截了當?shù)睦斫?。例如一元二次方程和三角函?shù)和幾何方面的證明題上,都需要進行追根究底的講解,才能讓學生掌握其中的要點。而微課程恰恰可以在這些問題的講解中,能夠靈活的將知識點進行穿插,從現(xiàn)實課堂教學的角度來進行更為精致的教學。微課對于知識點的掌握方面,是能夠更為詳細的完成知識點講解的。
創(chuàng)設典型的例題是數(shù)學學科的教學特點,還可以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在微課的制作過程與教學過程中,我與我的學生都嘗到了甜頭,部分基礎不好的學生也愛上了數(shù)學課。
關于一組平行線,一條角平分線,一個等腰三角形這三個條件,只要滿足其中兩個條件,必然得出第三個結論,這一典型例題,在例題講解時,因為圖形簡單,學生理解不會存在困難,但是在具體的題目情境中,特別是圖形線段較多時,學生常常無從下手。根據(jù)這一現(xiàn)象,在平行四邊形的教學時,我有意制作了一個叫“一組平行線,一條角平分線得到一個等腰三角形”的微視頻,讓學生回家自己觀看學習,同時提出要求,用其中任意兩個作為條件,另一個作為結論,你能證明命題的正確性嗎?請你自己制作這一微課?這一視頻作業(yè)令學生充滿熱情與干勁,效果相當好。幾次過后,學生對這一類圖形一目了然,就連基礎很差的學生竟然也喜歡上了這樣的數(shù)學課。隨后在平行四邊形的中點四邊形的概念講解中我如法炮制,利用PPT結合屏幕錄像,自己制作了一個4分多鐘的微視頻,學生對于中點四邊形的概念及中點四邊形的形狀只與原四邊形的對角線有關的性質(zhì),居然與矩形、菱形的對角線特性沒有發(fā)生混淆,效果出人意料。
3 課后復習
在數(shù)學教學的過程中,課堂上很難說完全掌握其中的所有知識點和解題技巧,所以需要在課下進行復習和交流。而微課程則提供了很好的保障,為學生在課下對自身的不足之處補差有了很好的指導作用。我在平行四邊形的單元復習時做了微課教學的嘗試。我分別錄制了知識點歸納的視頻和容易題、中等題、難題等幾個典型習題的解題思路的微視頻,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情況分配時間觀看,并完成本章知識結構圖和相應的復習題。回到課堂后,小組合作,互評作業(yè),提出問題,展示優(yōu)秀作業(yè),學生講解解題思路及方法,小組之間競爭,老師補充點評的方式,利用了兩節(jié)復習課的時間,學生普遍感覺上了一個臺階,在單元測試中學生成績顯著提高,學習熱情空前高漲。
4 微課對教師的教學提升
因初中教師的教學工作比較繁重,然而又要分出精力去從事論文撰寫、課題研究、學術發(fā)展,教師壓力很大。而制作一些簡單教學內(nèi)容的微課程,就能夠極大的完成知識上結構梳理,且實用性很好,也為教師的學術發(fā)展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做微課的過程,其實也是一個自我反思的過程,從教師整體的發(fā)展來看,也能夠促使教師不斷成長,更好的傳播知識,更好的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優(yōu)化教學方法。
我們在教學中不斷嘗試使用微課,力圖喚起學生學習的熱情,讓學生真正愛上學習,努力發(fā)揮微課作用。
作者單位
安徽省太和縣北城中學 安徽省太和縣 2366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