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玉珍
一、單親家庭孩子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
1.抑郁孤獨,逆反粗暴
由于父母離異,很多孩子由一方撫養(yǎng),失去了以往溫馨的家庭,或者生活在重新組建的家庭中,他們的孤獨感、不融洽感會越發(fā)加劇。在學校他們不喜歡和同學交流,不善言談,喜歡獨來獨往,出現(xiàn)矛盾時也不愿意和老師溝通,抑郁、粗暴,甚至大打出手。
2.自卑,狹隘
家庭的不健全造成孩子的心理不健全。由于缺少愛,孩子時時感覺不如別人,感覺別人瞧不起自己。他們甚至會認為自己是多余的人,認為命運對他們不公平,不信任任何一個人,生活充滿迷茫,看不到目標,缺乏信心。
3.心理偏位,放任對抗
孩子在家里得不到足夠的溫暖,尤其是父母離異或組建新家庭之后,他們感覺不到以前的溫馨和諧,從而會產(chǎn)生一些心理的偏位。孩子經(jīng)常泡在網(wǎng)吧中玩電腦游戲,容易接觸不良社會人員;在學校不能嚴格遵守學校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經(jīng)常遲到、早退、打架,擾亂課堂秩序,甚至對老師產(chǎn)生抵觸情緒,都是心理偏位的表現(xiàn)。
4.情緒不穩(wěn),厭學嚴重
在單親家庭的孩子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在心理上有著或多或少的問題,意志力薄弱,沒有目標,厭學,行為懶散放任,上課不主動參與,回避老師,不主動向老師請教,嚴重的還會干擾課堂紀律,因而父母要特別留意孩子的心理變化,擺好心態(tài),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解決。
二、解決單親家庭教育的基本方法
1.尋求需求點
我們每一個人每時每刻都有需求,這是人們心理上的共同特點。抓住了孩子的需求點,也就抓住了關鍵點。單親家庭孩子最缺的是親情、家庭的溫暖、成功的喜悅和別人的同情理解。他們需要像正常孩子那樣被理解和尊重。我們應該創(chuàng)建溫馨的環(huán)境,把積極樂觀的情緒、陽光的心情帶給孩子們,并適度地關心、關愛、理解他們。
2.抓住閃光點
每個人都有閃光點,我們要善于抓住孩子的長處和優(yōu)點。我們要表揚孩子的一點點進步,鼓勵孩子,當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上有進步的時候,我們要給予他們及時的肯定。多正面引導,少反面案例;多些正能量,多些鼓勵,多些溫情,少些指責,少些冷漠。
3.發(fā)現(xiàn)興趣點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孩子也有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我們要讓孩子充分展示自己的興趣特長,才能夠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我們要有一雙發(fā)現(xiàn)的眼睛,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同時因勢利導,培養(yǎng)他們感恩之心。
4.克服挫折點
我們要正確看待挫折,磨煉孩子的意志力,增強孩子的判斷力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孩子才能成長,把挫折看成成功的動力。特別是單親家庭孩子的挫折點很多,我們要教會孩子正確對待挫折。
5.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意識
很多單親家長與孩子相依為命,把孩子當成了生活中的唯一希望,甚至對孩子生活進行包辦,孩子沒有機會去體驗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風險”。這樣的孩子缺乏獨立意識,抗挫能力弱。我們要讓孩子在挫折中學會做事、學會做人。
6.簡單粗暴不可取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恨鐵不成鋼,動不動就打罵,使孩子整日在驚恐不安中度過。如果家長經(jīng)常用打罵來教育孩子,孩子在與同學溝通不善的時候就會用拳頭解決問題。孩子經(jīng)常挨打,嚴重缺乏安全感,容易形成孤僻、倔強、缺乏自信心等不良品質(zhì)。家長切忌簡單粗暴,遇到問題要冷靜,學會跟孩子進行心與心的溝通。
7.讓孩子樹立正確的學習觀
很多家長把孩子作為精神支柱,把自己所有的夢想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容不得孩子出一點點的差錯,對孩子要求嚴格,特別是在學習上,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導致孩子壓力過大。我們要學會讓孩子樹立自己的夢想,明白學習是為自己而學習,生活是為自己生活的。
8.讓孩子參與社會實踐活動
單親家庭的孩子,容易遭到來自社會的偏見,性格上容易憂郁、孤僻。家長要認識到這一點,多帶孩子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像一些公益活動和親子活動,讓孩子學會獨立生活,融入集體,重視孩子情感方面的需要。多給孩子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多正面鼓勵,讓孩子自尊、自強、自立、自愛。讓孩子多參與集體活動,與人交往,培養(yǎng)其積極樂觀的性格。讓孩子接觸其他長輩,同時,注意性別、角色教育。
9.家長首先要調(diào)整思想認識,調(diào)整心態(tài)
單親家庭也是正常社會現(xiàn)象,家長要在合適的時候給孩子一個合適的解釋,讓孩子學會理解、學會長大。同時我們應該告訴孩子,我們一樣有追求幸福、追求理想的權(quán)利。讓孩子們明白,收獲來自努力與奮斗。家長要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和情緒,和孩子一起正確地去面對,一起努力、一起進步。
10.幫助孩子處理好同學關系
單親家庭的孩子往往比較敏感,家長要特別留意孩子的言行,發(fā)現(xiàn)苗頭及時與孩子談心,及時疏導。家長也要在思想上給予孩子正面引導,讓孩子學會寬容、學會理解,放下包袱,輕裝上陣。孩子在校的時間長,家長要幫助孩子學會正確交朋友,學會溝通,很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最后,孩子需要的是愛不是恨。家長不要將自己婚姻的痛和恨強加在孩子身上,無論對方如何,血脈之親,割舍不易。過多消極的抱怨,只會徒增孩子的心理負擔。家長要多給孩子傳遞正能量,淡化孩子的消極思想。
(作者單位:甘肅省武威市第十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