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敏
【摘要】 目的 探討護理干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璺危┓€(wěn)定期便秘患者中的應用價值。
方法 118例慢阻肺穩(wěn)定期便秘患者, 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 各59例。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治療, 干預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護理干預, 比較兩組患者的效果。結果 干預組患者生活事件量表(LES)平均總分為(36.3±26.8)分, 對照組患者為(48.9±21.5)分, 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客觀支持、主觀支持、社會支持利用度、社會支持總分比較, 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患者有5例發(fā)生便秘, 便秘發(fā)生率為8.5%;對照組患者有20例發(fā)生便秘, 便秘發(fā)生率為33.9%, 兩組患者便秘發(fā)生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護理干預可以改善患者的便秘癥狀, 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值得應用。
【關鍵詞】 慢性阻塞性肺疾??;護理干預;穩(wěn)定期;便秘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9.086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constipatio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t stable phase. Methods A total of 118 constipatio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t stable phas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59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therapy, and the intervention group received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Effect i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intervention group had total life event scale (LES) as (36.3±26.8) points, which was (48.9±21.5)pints, and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Both groups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objective support, subjective support, social support utilization and social support total score (P<0.01). Both groups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quality of life (P<0.05). The intervention group had 5 constipation cases, with incidence of constipation as 8.5%,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had 20 constipation cases, with incidence of constipation as 33.9%. Both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incidence of constipation (P<0.05). Conclus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constipation symptom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It is worthy of application.
【Key word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Nursing intervention; Stable phase; Constipation
便秘的發(fā)生與胃腸道系統(tǒng)疾病、神經系統(tǒng)疾病等多種疾病有關, 慢阻肺在穩(wěn)定期很容易發(fā)生排便習慣改變和便秘, 使慢阻肺患者產生明顯的身體不適, 已經成為影響慢阻肺患者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減少慢阻肺患者的便秘, 提高生活質量已成為臨床護理工作的重點[1]。本文對慢阻肺穩(wěn)定期便秘患者實施護理干預, 并探討了護理干預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1年8月~2013年7月收治的慢阻肺穩(wěn)定期便秘患者共118例, 患者均符合慢阻肺及便秘的診斷標準。排除標準:有嚴重心、肝、腎等重要臟器病變。臨床表現(xiàn)主要為排便困難、排便次數(shù)減少、排便不盡。本研究得到本院醫(yī)學倫理學委員會的批準, 符合相關倫理學要求。將患者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 各59例。干預組患者男27例, 女32例, 年齡48~86歲, 平均年齡(68.9±7.1)歲。
對照組患者男30例, 女29例, 年齡50~89歲, 平均年齡(69.3±7.5)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慢阻肺常規(guī)治療, 使用的促進排便方法包括:①根據(jù)醫(yī)囑使用開塞露、液體石蠟等緩瀉藥物治療, 促進排便。超過5 d仍便秘的患者進行灌腸。endprint
②使用肥皂水灌腸。③采用潤滑油涂抹潔凈的手套, 將手指插入肛門掏出干硬的大便。干預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護理干預, 主要包括:①飲食指導:制定科學的飲食搭配方式, 根據(jù)患者的個人喜好適當調整飲食結構。②心理護理:密切觀察患者的情緒波動, 在患者排便時可以使用屏風為其遮擋, 排便后及時通風換氣, 避免產生遺留的臭味影響患者心情[2]。③運動護理:為患者制定運動和功能鍛煉計劃, 指導患者進行3次/d以上的腹部肌肉鍛煉。對三陰交、氣海、天樞、支溝穴進行按摩, 每個穴位按摩1 min, 以稍有酸脹感為宜。④健康教育:向患者告知便秘的原因, 使其認識到便秘的危害和保持大便通暢的重要性。⑤排便護理:指導患者正確的排便姿勢和用力方式, 幫助患者養(yǎng)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使患者形成排便的條件反射。
1. 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①生活事件量表(life event scale, LES):共48個項目, 包括家庭生活、工作學習、社交及其他方面, 影響程度從毫無影響到影響極重分別計0~6分, 總分越高表示受到的精神壓力越大。②社會支持評定量表:包括客觀支持、主觀支持、社會支持利用度3個維度10個條目, 得分越高表示社會支持越好。③生活質量評分量表:共有
8個維度, 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角色、軀體疼痛、總體健康、活力、社會功能、情感角色、精神健康維度??偡?00分,
分數(shù)越高表示生活質量和健康狀況越好。④治療后3個月, 對患者的便秘復發(fā)情況進行觀察。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LES評分比較 干預組患者LES平均總分為(36.3±
26.8)分, 對照組患者為(48.9±21.5)分, 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社會支持評定量表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的客觀支持、主觀支持、社會支持利用度、社會支持總分比較, 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1。
2. 3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4 兩組便秘情況比較 治療3個月后, 干預組患者有
5例發(fā)生便秘, 便秘發(fā)生率為8.5%;對照組患者有20例發(fā)生便秘, 便秘發(fā)生率為33.9%。兩組患者便秘發(fā)生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在保證慢阻肺穩(wěn)定期便秘患者得到有效治療的同時, 現(xiàn)代護理學更關注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質量, 使其成為評價療效的一個重要指標。慢阻肺患者通常有氣促、胸悶癥狀, 這使得患者的運動量受限, 活動時間減少, 甚至長期臥床[3-6]。因此會導致排便的動力減弱, 腸道蠕動變慢, 形成便秘[7]。護理人員將運動護理及排便護理相結合, 首先幫助患者按摩腹部, 對三陰交、氣海、天樞、支溝穴進行按摩, 指導患者進行3次/d以上的腹部肌肉鍛煉, 有助于排便[5]。本研究結果表明, 治療3個月后, 干預組患者有5例發(fā)生便秘, 便秘發(fā)生率為8.5%;對照組患者有20例發(fā)生便秘, 便秘發(fā)生率為33.9%。兩組患者便秘發(fā)生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說明運動護理、穴位按摩、腹部按摩的綜合運動方法取得了成效。
慢阻肺患者的病程較長, 病情反復多次發(fā)作, 在治療過程中常會出現(xiàn)緊張、焦慮、恐懼等心理, 抑制外周自主神經系統(tǒng)對腸道蠕動的調配作用[8-11]。便秘會增加心腦血管并發(fā)癥, 有患者因合并心功能障礙, 在用力排便時曾出現(xiàn)心力衰竭的癥狀, 因此對排便產生了恐懼心理[12-15]。護理人員為患者提供各方面的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 結果顯示, 干預組患者的社會支持評定總分得到了顯著的提高, LES評分也得到了顯著改善。
飲食習慣與便秘發(fā)生的關系密切, 有研究發(fā)現(xiàn)有53.73%的慢阻肺便秘患者因長期患病服藥而導致飲食習慣改變, 平時攝入的蔬菜和水果量不夠, 膳食纖維缺乏[8]。本文為干預組患者制定了科學的飲食搭配方式, 并根據(jù)患者喜好適當調整飲食結構。因此患者生活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 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提高。
綜上所述, 慢阻肺患者便秘可能會加重患者病情, 增加患者痛苦。通過在慢阻肺穩(wěn)定期便秘患者中進行護理干預, 可以改善患者的不良行為和生活方式, 緩解患者的便秘癥狀, 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值得應用。
參考文獻
[1] 張民, 王格, 張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與便秘. 中國老年學, 2016, 36(16):4130-4133.
[2] 潘慧, 文謙, 王成偉, 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便秘癥狀發(fā)生及相關性調查.中國中醫(yī)急癥, 2014, 23(8):1414-1415.
[3] 王金環(huán), 張盼盼, 韓曉慶, 等.綜合護理干預對老年慢阻肺患者便秘的影響.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5(23):3204-3206.
[4] 楊蕓, 黃捷暉, 顧惠芳, 等.無創(chuàng)呼吸肌功能鍛煉為主的綜合干預在 COPD 合并便秘病人中的應用.護理研究, 2016, 30(23):2854-2857.
[5] 王璇.穴位按摩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wěn)定期患者便秘. 湖北中醫(yī)雜志, 2016, 38(10):57-58.
[6] 周永清.綜合干預對功能性便秘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15, 31(5):1004-1006.
[7] 徐美芳.綜合干預對穩(wěn)定期COPD合并便秘患者生活質量及癥狀改善的影響.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 2016, 22(5):690-694.
[8] 安彬彬, 葉素笑, 孫成慢. 社區(qū)老年人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發(fā)生現(xiàn)狀及相關因素分析. 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 2016, 22(27):3932-3934.
[9] 王娟. 慢阻肺患者合并便秘患者的護理干預方法和效果分析.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2, 7(15):207-208.
[10] 路艷紅. 護理干預對穩(wěn)定期慢阻肺患者的療效與生活質量的影響. 繼續(xù)醫(yī)學教育, 2014(3):23.
[11] 潘顯玉. 護理干預對慢阻肺患者康復依從性的影響. 中外醫(yī)學研究, 2013(12):97-98.
[12] 張紅玲. 慢阻肺患者的臨床護理干預. 中國保健營養(yǎng), 2013, 23(7):1819.
[13] 劉玉珍. 綜合護理干預對慢阻肺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3(5):305-307.
[14] 鞠虹, 楊冬梅. 探討護理干預對慢阻肺患者康復依從性的應用價值.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4(35):352-353.
[15] 毛善俠. 護理干預對慢阻肺患者康復依從性的應用價值分析. 醫(yī)學信息, 2015, 25(34):185.
[收稿日期::2017-03-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