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梅
不久前,在朋友圈里看到一個視頻。在淮南街頭,有人做了一個測試,把一箱硬幣放在街邊,寫個牌子:如你急需用錢,請自取。每人最多取5元。
測試結(jié)果是,所有取錢的人,都遵守了按需或按最高上限的原則,沒有一個多拿的,包括一個乞討者。更令人感動的是,一些市民,還把自己的硬幣捐了出來。
這個測試很是暖心,也讓很多人重新找回了對社會的信任感。
由此,我想到自己親歷的一件事。一天,同學介紹我去報一個特價旅游團。團費很低。同學告訴我,她去過了,旅行社很講信用。雖然團費低,有購物環(huán)節(jié),但絕不強制購物,而且服務也很不錯。我對同學的話當然深信不疑。
為了找同伴,也為了讓更多的人享受特價旅游,我在單位的微信群里,發(fā)布了這個消息。沒想到,同事們?nèi)浩鹱柚刮?。為我擔心,說:“媒體報道過很多了,低價團就是購物團。不購物,輕者挨罵,重者挨打?!蔽腋聜冋f:“我同學去過了,絕對沒問題?!贝蠹胰匀徊幌嘈?。
對于大家的勸阻,我能理解,但心里卻感到很不舒服:你們可以不相信旅行社,但我不能不相信我同學。我覺得,對別人的信任,也是一種快樂。
不信任別人,就得時時處處提防別人,時刻在內(nèi)心設置一道防線。這道防線,往往會隔絕友情,疏遠親情,甚至破壞愛情。自然,也會毀了自己的快樂。
所以,我不愿意那樣做。于是,我毅然決然地選擇了信任。信任旅行社,更信任我同學,也信任自己的判斷——社會上并不缺少誠信。
事實證明,我的想法和做法是對的。在旅游過程中,雖然導游帶我們進了幾家購物店,但自始至終,確如合同所寫,一價全含,絕不強制購物。導游也沒對不購物的游客出半句不遜之言。整個行程,游客們都是很快樂的。
為了讓同事們放心,也為了讓他們多一份對社會的信任,在旅游過程中,我不時地把我的感受通過微信發(fā)給他們。告訴他們,我選擇了信任,也得到了快樂。
(摘自《淮南日報》2017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