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優(yōu)杰
化學課堂的教學手段多種多樣,提高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也舉不勝舉。從追求有效的意識、課堂教學的強化、學生思維的培養(yǎng)角度,對提高中學尤其是農村中學化學課堂的有效性進行了探討。
化學課堂有效性強化教學思維培養(yǎng)我們學校是一所農村中學,農村學生的素質狀況是:成績好的學生大部分到縣城就讀,現有學生素質總體下降,學生行為習慣比較散漫。初三是學生一生的轉折期,是人生中第一個轉折點。針對以上情況,我們的初三化學課堂該如何提高課堂的有效性呢?
一、強化教師教學的有效性
在上一堂課時,要經常思考自己到底應該給學生一些什么東西,怎樣教學才是最有效,要時時提醒自己不當那種一心只顧加班加點、兩眼只盯著分數教學的教師。在初三化學教學過程中,有很多記憶方面內容,教師必須要把知識講透,把知識的來弄去脈和學生一起共享,再加上形象的語言,貼切的比喻,學生記憶才會深刻,才不會忘記,學生的學習才會有效。在課堂上該記牢的知識點盡量不要留到課外,因為農村學生的學習在家長監(jiān)督這方面很薄弱。
比如,在做電解水的實驗的時候,學生看到負極的氣體會燃燒,知道是氫氣,但是時間長了,會忘記,為了加強記憶,我們給學生講別忘了“親父子”,意思是氫氣從負極出來;講到用氯酸鉀制取氧氣的時候,為加深學生對氯酸鉀和二氧化錳顏色的記憶,我們跟學生講《新白娘子》的黑白無常抓鬼,黑色是二氧化錳,白色是氯酸鉀,鬼是氧氣,看不見,也摸不著,通過這些生動形象的語言,學生一般就不會出錯啦;又如,氯酸鉀或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步驟可以歸納出“茶(查氣密性)莊(裝藥品)定(固定)點(點燃酒精燈)收(收集氣體)利(移導氣管)息(熄滅酒精燈)”。
二、提高學生記憶的有效性
初中化學用語包括元素符號、離子符號、化學式、分子式、方程式的書寫等,初三化學用語在每年的中考題中都占有比較大的比重,學生在化學式、方程式書寫的考點中,錯誤率比較高,是學生學習的一大難題。比如,學生將氫氧化鈣寫成CaOH,碳酸鈉寫成NaCO3,氧化鋁寫成CLO,氧化鎂寫成M gO2 ,硫酸鈉寫成NaSO4等,又如許多學生氨氣、銨根不分,硫酸和硫酸根、碳酸和碳酸根,硝酸和硝酸根分不清,等等。這些都給以后的化學教學造成很大的困擾,也給學生中考化學考高分帶來障礙。
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如何讓農村學生學習化學既不枯燥,又有效,唯一的途徑只有充分利用我們的課堂教學。比如對化學用語的掌握,在初三化學課的第二堂課開始,每節(jié)課教師都給出相應物質的化學式,在講“物質”的變化和性質時,要求學生記憶氧氣、二氧化碳、水的化學式,在講空氣的成分時,要求學生記憶氮氣、氦氣、氖氣、氬氣的化學式,這樣就把化學式的記憶從開始貫穿整個化學課堂,分散記憶,不斷強化。這樣,大部分學生都能書寫基本物質的化學式,再到元素符號時,學生就感覺不是很困難。這時,我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采取組員在組長處過關,組長在我這兒過關對的方式練習。元素符號對大多數學生來說一次是過不了關的,因此需要適當強化。在講化合價的時候,為了讓學生牢記常見元素和原子團的化合價,教師要求他們反復書寫化學式,在書寫化學式時,要求學生標上化合價,一般來說,氧化物、氯化物、硫酸鹽、碳酸鹽、硝酸鹽各三個,再加上一些易錯的化學式,如雙原子分子、氨氣等,有時利用課堂,有時利用新課剩余時間,我們就練習化學式的書寫。一般來說,學生的化合價過了關,離子符號就不成問題,在第一學期學習的化學方程就輕松多了。
三、化學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有效性
由于時間有限,我們直接進入板塊復習,先基礎,然后把知識形成網絡,盡量以圖形的形式,并配有適當的文字敘述,形成板塊,這樣學生的知識才不會遺忘,才會靈活應用,才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在化學教學和復習中,我習慣用對比教學和數形結合的方法,形成知識網絡,便于記憶。在化學教學中,用數形結合,可以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把抽象的問題具體化,在對比中學習,使知識變得更清晰,理解得更透徹。比如,酸的通性、堿的通性、鹽的通性用圖形記憶,師生動手畫上酸,然后師生共同把酸的性質逐一填上,最后讓學生自己獨立做,這樣學生很容易記牢。在講新課時,也常常數形結合,比如,用量筒量取液體,俯視會怎么樣,仰視會怎么樣,我都會讓學生自己繪圖,學生自己數形結合,要求學生在頭腦里有仰視和俯視的圖形,盡量不要孤立地記憶。
總而言之,化學課堂的教學手段多種多樣,提高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也舉不勝舉。只有不斷地摸索,不斷地總結,就會有更多的方式方法被挖掘出來。經驗來自實踐,經驗來自總結。我們要做一個有心的教師,善于教學反思的老師,就一定會使我們的化學課堂大放光彩。
參考文獻:
[1]王國輝.提高中學化學教學質量途徑淺析[J].才智,2012,(23).
[2]侯希才.淺析中學化學教學方法的運用[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