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友傳
摘 要:成人教育學校要加強農民素質培訓,使他們更好地適應現代社會的發(fā)展和需要,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促進新農村建設。文章分析當前農民的重要地位及加大對農民進行素質培訓的重要性,探討了提高農民素質的具體路徑。
關鍵詞:新農村;農民;素質;培訓;建設
中圖分類號:G720;G72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25-0056-01
隨著城鎮(zhèn)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涌入城市。部分農民綜合素質不高,思想觀念陳舊,因而在勞動力市場上往往處于劣勢。成人教育學校要加強對農民素質的培訓,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將他們培養(yǎng)成有一技之長的專業(yè)人才,促使農村勞動力有序轉移,促進新農村建設以及城鎮(zhèn)化建設。
一、了解農民情況,認識培訓的重要作用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中國經濟得到了空前的發(fā)展,與此同時,中國的社會矛盾和社會問題也變得更加多樣化,農業(yè)、農村、農民問題變得尤為重要,其中,農民問題是“三農”問題的核心。隨著經濟的發(fā)展,農民的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改善,農民的地位得到了提高,但當前農民仍是社會中的弱勢群體,農民的發(fā)展問題依然需要相關部門的充分重視。隨著城市化的不斷發(fā)展,第二、三產業(yè)得到了快速的發(fā)展,但農業(yè)仍然是中國經濟發(fā)展的基礎,從事農業(yè)生產的農民仍占人口總數的70%。部分農民受教育程度較低,綜合素質較差,在勞動力市場中的競爭力較弱,多數農民只能從事一些簡單的生產工作,無法適應當前社會的需要。這就造成了農村勞動力資源的浪費和閑置,這既不利于經濟的進一步發(fā)展,也不利于農民自身的發(fā)展。
當前,隨著社會分工的不斷細化,勞動力市場的競爭也日趨激烈,各個崗位對于人才綜合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一些農民生活在經濟較為落后的農村,接受的教育十分有限,思想觀念也較為落后,這就使得其素質難以得到進一步提高,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因此,相關部門在進行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不僅要完善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更重要的是要加大對農民素質的培訓,努力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使農民能夠更好地適應當前社會的需求,幫助農民進一步發(fā)展,使農民真正成為新農村建設的主力軍。
二、加強素質教育,提高培訓的效果
加強對農民的素質培訓,是推動城鎮(zhèn)化建設、促進農民進一步發(fā)展的重要措施。當前,農村勞動力大量過剩,需要向城市轉移。然而,涌入城市的農民由于缺乏專業(yè)的技術和綜合素質偏低,在勞動力市場中處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他們的生活水平難以提高,有的農民甚至生存困難,難以在城市中立足。因此,相關部門應當充分重視當前農民的生存狀況,為農民提供必要的培訓和支持,幫助農民提高自身的素質,從而促進農村勞動力能夠更好地向城市轉移,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
相關部門要充分認識到農民培訓問題的重要性,廣泛開展“科普下鄉(xiāng)”等活動,積極宣傳國家的相關政策,做好文化傳播和推廣技術的相關工作,更新農民群體的觀念,使農民能轉變思想,接受新的知識,學習新的技能。要加大對農民群體的培訓投入,將提高農民就業(yè)技能、加強農民崗位培訓作為關鍵任務予以落實。要通過培訓幫助農民掌握更多的就業(yè)技能,從而使農民能夠更好地在就業(yè)市場中找到合適的工作。在對農民的培訓過程中,要重視培訓基地的建設,同時還可以組織校企合作,共同推進農民培訓工作的有序進行。校企合作模式,既充分地利用了學校的培訓資源,又能在企業(yè)的參與過程中將農民培訓與就業(yè)相對接。校企合作將企業(yè)的人才需求、農民的培訓工作以及學校的資源相連接,最大程度地促進了農村勞動力的轉移。
三、完善機制體系,促進培訓的長效開展
相關部門還應當建立完善的農村勞動力就業(yè)培訓機制,使農民素質培訓工作常態(tài)化、制度化,保證農民培訓工作的有序進行。要充分落實加強農民就業(yè)培訓的相關政策,并制定相關的政策和法規(guī),鼓勵農民積極參與就業(yè)培訓。要充分重視農民培訓工作,為農民參與就業(yè)培訓創(chuàng)造良好的氛圍和環(huán)境。同時,應當加大宣傳的力度,改變過去落后的觀念,通過教育和宣傳使廣大農民認識到接受教育和培訓的重要性,從而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就業(yè)培訓中來,在培訓中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在培訓中促進自己更好發(fā)展。相關部門還應當創(chuàng)新培訓模式,拓寬培訓渠道,通過多種途徑、多種方式,為農民提供服務,滿足不同層次、不同農民的需求??梢酝ㄟ^現代信息技術、運用互聯網遠程教育和線上教育,為農民提供更加快捷、更加便利的培訓服務,提高培訓的水平和效率。
四、結束語
總之,在當前新農村建設的進程中,成人教育學校應當更加重視對農民的培訓工作,加大對農民素質培訓的力度,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使農民能夠更好地適應市場經濟和城鎮(zhèn)化發(fā)展的需求。要加大宣傳力度,建立和完善農民培訓就業(yè)管理機制。同時,還應當創(chuàng)新培訓方式,通過校企合作等模式,將農民與學校、企業(yè)聯系起來,培養(yǎng)有一技之長的專業(yè)人才,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增加農民的收入,提高他們的生活水平。
參考文獻:
[1]夏少卿,邢超偉,李青云.新農村建設視野下青年農民創(chuàng)業(yè)素質培訓[J].成人教育,2010(02).
[1]曾國平,許亞楠.農民市民化視域下農民素質教育的現實意義與途徑[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1(2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