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友連++咸洪金
隨著我國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逐漸重視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小學是學習的起點也是人生的重要階段,要為以后提高學習效率打好基礎。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只有保證學生對學習語文擁有較高興趣,才能帶動學生的學習動力,對學習更加主動。這就需要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做到將學生視為學習的主體,提高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對學生主體作用在教學中都有哪些意義,以及在實際教學中怎樣進行應用,做出具體分析。
小學語文學生主體性一、小學語文教學中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的重要性
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充分發(fā)揮出學生的主體作用。這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是以引導學生自我發(fā)展、自我教育為方向的教育方式,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形成較強的學習主體意識。目前的語文新課標基本要求就是:教學活動中將學生作為活動主體,所以要求教師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方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在教學中能發(fā)揮出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到教學當中,應該認識到學生才是學習活動的主角。每個學生都是相對獨立的個體,有獨立的思考能力,在教學中教師只起到輔助作用,幫助學生形成自學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F(xiàn)在,被動接受教育的學生還有很多,只要努力改變這種學習方式,使學生把課堂教學活動和自己的學習聯(lián)系起來,從根本上改變學習態(tài)度,體現(xiàn)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只有學生具有一定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才能形成較強的求知欲,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學,才能提高學習樂趣。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發(fā)揮學生主體地位的策略
1.培養(yǎng)學生興趣,激發(fā)學生思維
興趣是學習的最大動力,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比魏我环N學習活動都離不開興趣,提高興趣才能使學生的積極性長時間保持下去,使學生能集中注意力,激發(fā)出學生活躍的思維能力和豐富的想象力,所以說興趣在學習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應該明確青少年的學習持久性很難長時間維持,需要在較短的課堂時間內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上課時教師盡可能地采取幽默風趣的語言,設置各種懸念渲染課堂氛圍,教學活動新穎、活潑,才能使學生在輕松的教學環(huán)境中被深深吸引,還可以利用現(xiàn)代的多媒體教學,結合圖片或是動畫等方式設計出豐富的教學內容,例如,在學習《草船借箭》這節(jié)課時,先播放一段電視劇當中和課文相關的視頻,使學生通過視頻了解諸葛亮這個人物和課文講述的大概內容,很容易就能理解諸葛亮的智慧,再學習課文人物形象就會更加生動,這樣的教學方式能使學生自然而然的融入其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教師還可以運用很多教學方式來豐富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演講、朗誦等,使學生能在課堂上保持高昂的情緒,集中精神學習語文。
2.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交流機會
語文學習具有一定的實用性,語言掌握程度對交際能力會產生直接影響。現(xiàn)實中有很多學生因為擔心說不好就不敢說的現(xiàn)象。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多注意學生的溝通能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機會表達意見,鼓勵學生勇敢去說,積極參與到同學之間的交流中,引導學生進行互動,在互相溝通中取長補短,提升自己的語文認知能力,對表現(xiàn)較好的學生進行表揚,使學生時刻感受到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解決不了的難題,教師可以提前將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在預習新課時將不同的學習任務分給不同的學習小組,學生在研究問題的過程中就能通過互動來互相學習,既能提高語文學習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還能體現(xiàn)小組合作學習的精神,使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學會合作,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fā)揮。開展辯論也是一個比較好的方法,教師可以設置好題目,使學生進行分組辯論,這種方式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會自主學習,在活動中表達自己的看法,提高課堂活躍度,使學生邊學邊鍛煉表達能力,使課堂氛圍更加輕松。
3.面向全體學生,展示各自特長
在新課標中要求教師認真對待每個學生的成長過程,根據不同學生的自身特點,使每個人都能發(fā)揮出優(yōu)勢,使同學們的愛好和特長都能得到最好的體現(xiàn)。教師要以學生的特點為基礎,根據不同學生的狀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使學生在學習時能展示出自己的特長,充分體會到成功的快樂,使學生有機會將自己的特長展示出來,激發(fā)出學習的潛能。比如,在《媽媽的愛》這一節(jié)課中,使學生自己選擇一種方式來表達對媽媽的愛,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生就可以通過自己的特點用舞蹈或是朗誦等方式進行表達,不管用哪種方式都能有效地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展示自己的特長,感受到不同程度的成就感,增添了學習語文的樂趣,實現(xiàn)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從而長久保持對語文學習的興趣,真正使學生在教學中成為學習的主體。
4.以激勵為主對學生進行評價
小學生都喜歡教師的表揚,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回答完問題,教師一定要給予鼓勵和表揚,幾句簡單的表揚就會成為學生學習的最大動力和精神支持,不能用同樣的標準要求每個學生,在發(fā)現(xiàn)學生的每一次進步的時候要適當說幾句贊揚的話,但是表揚也要有根據,如“你的語言應用能力提高了很多”“你對課文理解的很透徹”,使學生相信自己是真的有進步,簡單的幾句話既能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交流還能促進課堂氣氛的融洽,起到激勵學生在課堂上勇于表達自己想法的作用。成功會帶給學生喜悅的心情,在這種心理的激勵下就會有更大的熱情去努力學習,教師要做到及時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的優(yōu)點,為他們設置一個可以到達的目標,使每個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快樂,保持學習的熱情,增強學習的信心。即使有些學生的回答不能達到滿意的程度,也要對學生的其他優(yōu)點進行激勵,如果遇到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一個平時不敢發(fā)言的學生想回答,即使他回答的不太準確,但是對于他的勇敢表現(xiàn)教師也要進行表揚,如“希望你能堅持下去就會更好”使他以后有膽量回答問題,這樣就能使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積極、主動發(fā)言,樹立起自信心,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小結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只要運用好學生的主體地位,拓展更多的學習方法使學生能盡可能多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使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學習興趣,才能真正實現(xiàn)語文能力的提升和全面發(fā)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楊靜.小學語文有效課堂教學的策略與方法研究[J].科學咨詢,2017,(02).
[2]何鵬,韓慧.剖析互聯(lián)網媒介多元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03).
[3]王炳芳.小學語文網絡電子互動作業(yè)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03).
[4]陳廣云.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升措施[J].中國校外教育,2017,(09).
[5]白華.新時期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7,(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