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亞杰
孔子是“儒家”創(chuàng)建人。劉歆說儒家“游文于六經之中,留意于仁義之際”,六經就是《易》《詩》《書》《禮》《樂》《春秋》。事實上,無論哪一本經,孔子既不是著者,也不是注者,甚至連編者也不是。他是中國的第一位私人教師,但其思想和言論,對東方民族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成為東方人品格和心理的理論基礎。
克己復禮教學原則“克己復禮”出自《論語》,原文是: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弊釉唬骸胺嵌Y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鳖仠Y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笨鬃釉诨卮鹌涞茏宇仠Y所問“仁”的問題,孔子回答說:克己復禮為仁,意思是:克制約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禮制,就是仁。換句話說,想達到“仁”的境界,就必須“克己復禮”。恰恰是“克己復禮”對我教學的影響與思考是極其深刻的。
先從孔子教育思想的精髓“仁”談對我的影響??鬃铀枷塍w系中“仁”這一重的如何實現“仁”的方式方法;小到個人理想,人格的培養(yǎng),大要概念的內涵是極為豐富的,有內在的如何達到“仁”的境界,有外在到治理國家的理想社會行為,是一個具有深刻內涵,包括個體及群體生活在內的思想和行為各方面的理想人格修養(yǎng)體系.孔子關于“仁”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及適用性,這也是孔子思想的強大生命力之所在??鬃铀枷霝楹髞淼拿献雍蛙髯铀岢摹皟仁ネ馔酢敝捞峁┝死碚搮⒖?,其中的某些行為甚至完全被后人所吸取,成為儒家人學思想中永恒的“不滅之火”。
回顧30多年來對《論語》《論語譯注》等書籍的閱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深深扎在我的心里。我把學到的孔子的教育思想進行歸納整理,嘗試活學活用。如教學方法:有教無類;因材施教;以德育人;再如,學習方法:學思結合;學行結合;溫故知新;虛心好學,等等。孔子的教育思想對我教育教學工作影響既是深刻的又是深遠的。我可以自豪地說:我是孔子教育思想的實踐者與傳播者。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多年的教學經驗告訴我,不論你教哪個學科,為師的首要任務是傳道,傳承宣揚人類社會的普世價值,以及人生哲理?;仡?5年一線的教育教學工作,應該說我感恩孔子的教育思想對我的引領,感恩孔子的思想對我價值觀念的逐步完善。
一、對孔子“克己復禮”中“克己”的理解
我對“克己”的理解有兩個層面:一個是克制自己?!翱思骸睆娬{的是自控力。關于自控力,心理學做過這樣的實驗:如果一個兩三歲的小孩,不是隨便地哇哇亂叫,看到一些東西不是馬上就要的話,這些小孩往往比那些控制不住的孩子,在未來的成就要大,它的能力也更強,而且更能長成一個完全的人;我對“克己”的第二個理解是提升自己。而今現代社會往往強調自由,就是發(fā)展自己的個性,那么它和“克己”是不是充滿矛盾的?恰恰相反,最好的自由、最有價值的自由,就是有約束的自由?;叵胱约簞倕⒓庸ぷ鞯臅r候,盡量刻苦用功,使自己成為一個有一定專業(yè)技能、專業(yè)知識的人;然后到了中年,我具備了一定的專業(yè)知識,我想拓展我的道路。比如,我開始撰寫與教學有關的文章,參與學校的各項教科研活動,在課堂上寫詩歌,帶領學生創(chuàng)作,我學習演講,所有這些拓寬的學習,我發(fā)現都需要對自己嚴格要求,精準控制。我們不可以隨隨便便就演講,隨隨便便就寫詩,隨隨便便就上一節(jié)公開課。實際上是要有更深入的考量。標準的語言、規(guī)范的數字、系統的總結才能備課,課堂中的每一句話都是有價值的,每一個問題的提出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課前還要試講,要有同行、領導的指教;對教案要進行反復修改,甚至推翻重來。只有在胸有成竹之后方能走進課堂。所以,我感悟到:未來的路越寬,越自由,恰恰你越要“克己”才能做到這一點。這是我對“克己”的理解!正是在你這一正確的理解引領下,五十六周歲的我能參加《全國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優(yōu)質課大賽》,且在大賽中獲得優(yōu)異成績;在2016年就有三篇論文在國家級、省級刊物上發(fā)表;我的教學是校領導最放心的課堂;我是學生最喜歡的“神仙”派來教她們的老師,我想這是我對孔子教學思想的理解、運用之下結出的累累碩果。
二、對“克己復禮”中“復禮”理解
“復”,即按照;“禮”,即禮制。一般認為,中國是禮儀之邦,禮就是講文明禮貌,但實際她不是一個簡單的文明禮貌問題,而是一個很大的思想體系。大到國家政治制度,法律法規(guī),小到一般人的行為舉止,都概括在禮的范圍之內,中國古代以禮治國,所以這個禮是一個龐大的思想體系,影響很深。
在我從37年教育教學工作中,在“克己”的同時,兼以“復禮”。以德育人、有教無類、治學嚴謹是我的深扎于心的教育理念。在教學中有我這樣三個原則:
1.尊重式學生的原則
我上課和學生問好的方式是:
師:上課!同學們起立齊說:老師好!我回禮:可愛的孩子們你們好!小科學家們你們好!學生感受到了老師對她們的喜歡和尊重。
下課了,我和學生的告別式是:
師: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有什么不明白的隨時找我,我會隨時為你解答。
一句樸實的話語呵護的是孩子們渴望求知的心,拉近的是我和學生之間的心與心之間的距離。
2.調動學生興趣原則
這一原則的制定無疑綁定了我備課的深度與廣度,實驗內容的新穎與豐富,實驗材料準備的充分與富足。和在實驗設計方面投入的智慧。這是我的選擇,她注定了我在學校工作時忙碌的身影常穿梭于辦公室,教室與實驗室之間;她注定了我常常放棄雙休日、節(jié)假日的時間為全體學生準備科學實驗的材料;她注定了我常出現在日雜商店、建材市場為學生添置實驗材料。要想使實驗成功率高,教師需要提前做實驗,并對實驗進行改進,各種事情像麻花一樣擰在了一起??吹綄W生一張張可愛的笑臉,望著孩子們一雙雙渴求知識的雙眼,回想著她們實驗中的專注,談論中爭辯時的面紅耳赤,工作中雖累猶榮,我工作,我享受;我工作,我快樂!這一切源于孩子們對科學課的濃厚興趣。備課,我既堅定深入研讀《課程標準》《教學參考書》及所教《教材》,又注重調研學生對所教內容已有知識掌握的情況,還重視所講授內容的科學技術以及應用,給足學生展望未來,期盼發(fā)展的空間,同時在我的備課中貫徹《課程標準》的校本課程。如我教科學課時,為了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經過反復篩選確定選用日本作家后藤道夫的《讓孩子著迷的77×2個經典科學游戲》作為校本課程的重要參考,利用課上、課中、下課前等時間做小實驗點燃孩子們對科學火焰,豐富孩子們的科學生活,培養(yǎng)孩子們的觀察能力以及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對實驗,對生活中的現象的解釋,從而提高表達能力,等等。
3.用心做教育原則
古詩有云:千紅萬紫等待著,只待春雷一聲響。教育是一種慢藝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學會靜等花開。教學中,我會等待筆記記得慢的學生,鼓勵他不要急好好寫;實驗中,我會等待多次沒能點燃蠟燭的學生,告訴他要膽大心細,火柴頭要真正與火柴盒的摩擦才能點燃。無論何時我是不會輕易批評考分低的同學,反而表揚有一道難題你答對了。所以我是深受學生歡迎的好老師。
每當我反思自己曾經的過去,正視自己的現在,展望未來的教育教學工作,我深信以孔子為代表的中華師道精神,將繼續(xù)引領我深入研究的教書匠精神,為教育教學貢獻一份力量,我信心十足地相信,中華師道的精神會繼續(xù)引領我走在科學教育的前列。
參考文獻:
[1]徐雪.淺談孔子仁學思想的克己復禮[J].文學教育,2013,(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