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姣嬌 金戈
近年來混合學習法(Blended Learning)在國外的企業(yè)界和教育界越來越受到矚目,成為學習領域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研究議題,被視為是能夠有效改善與增進學習成效的方法。2003年何克抗教授把混合學習的概念引進我國,一直受到國內學者的高度關注。這是混合學習對傳統(tǒng)教學改革和對網上學習(E-learning)反思后變革的融合點。
一、學生口語能力現(xiàn)狀
自從20世紀90年代進行了中學英語教學改革以來,我國中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明顯增強。毫無疑問,進入高校英語學習的學生也把明顯提高了的口語能力帶進了大學英語的課堂。這當然是好事。但是,中學期間學生依賴老師的學習習慣也隨之一同進到了大學課堂。面對大學英語教學的要求,尤其是口語教學的要求,以及與中學學習特點迥異的學習行為的要求,很多學生無所適從。
在中學期間,學生的口語訓練幾乎都在課堂上完成。而且絕對由老師帶領,口語學習行為幾乎完全由老師控制。一旦進入到對自主性要求很高的高校,學生就好象失去了前進的方向。而中學的口語水平也不能適應大學英語課程教學的要求。因此,為了能適應大學英語的學習,學生也許是生平第一次感到口語學習的重要和提高口語能力的必要性。教師抓住這個時機,幫助學生提高口語自主學習意識、掌握口語自主學習能力則非常必要。
口語學習的主要特點是“需要發(fā)聲”這一特點決定了學生在課堂上的獲得學習機會很難。加上綜合英語課口語學習只占該課程應該訓練的五種技能中的一種,因此,給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口語學習的時間更加有限?;谶@兩個特點,如何給學生更多口語訓練機會、如何更有效地幫助學生充分利用課堂時間進行口語學習,是綜合英語課老師應該探討的問題。因此,培養(yǎng)學生在綜合英語課堂口語自主學習能力就變得至關重要。
二、自主學習的理論綜述
對于自主學習或自主學習者,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定義。我們不妨看看其中有代表性的幾種。
Dam等把自主學習者定義為“一個在課堂學習的社會過程中積極的參與者…一個在他/她已經掌握了的獨有知識基礎上對新信息的解釋者…”。而且他們進一步說明學習者的自主性是“能為自己學習行為負責的準備”。Gardner和Miler把自主性的語言學習者定義為“能夠為自己的學習項目發(fā)起計劃和完成實施的人”。而Nunan卻認為“完全自主的學習者更是一種理想,而不是一個現(xiàn)實”。他還認為學習者的自主性是有程度區(qū)別的,這取決于學習者的個性、目標、所處組織遵循的哲學和文化環(huán)境。Gardner和Milk則認為除了自主性有程度區(qū)別之外,還有因為時間和科目的不同,同一個學習者的自主性也會有上下浮動的現(xiàn)象。他們進一步解釋說,一個在聽力學習方面非常自主的學生,在寫作方面也許會非常依賴老師。
三.培養(yǎng)自主性口語學習的途徑
口語學習只是綜合英語課的功能之一。時間分配有限。加上口語學習具有“需要發(fā)聲”的特點,課堂口語學習的計劃與實施具有一定的難度。教師需要課前精心計劃與安排,課堂上進行有效的管理和組織;學生課前遵照老師的安排,進行材料收集、提取、組織,準備在課堂上進行口語輸出;其他的學習者給予適當?shù)膸椭?/p>
課堂口語學習活動的形式決定了課前準備。也就是說,準備在課堂上進行怎樣的口語學習活動,是教師應該事先計劃好的。教師把任務和目標下達給學生,并給予他們一定的課前準備時間。學生按照教師的要求,獲取資料,從資料中提取有用的成分,進行歸納,組織成自己將要在課堂上口語輸出的有效材料,完成教師要求的口語學習課堂活動。在學生完成課堂口語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必須組織好課堂,給學生時間和空問上的支持。在準備過程中,其他學習者是該學生的同伴和評判者,在學生完成口語活動的過程中,其他學習者的功能也不能忽略。此時,他們是最好的聽眾、交流者和評判者。英語演講是一種比較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性口語學習的活動。
學習者本身的功能演講者自己是演講活動的計劃者,也是演講內容的思想者,更是演講效果的評判者。在演講活動進行之前,口語學習者充分自主地獲取自己想要的材料;自主地選取對自己的演講有用的部分;自主地把選擇好的材料進行組織、安排,使之在語言上、語法上、句法上、邏輯上都能達到自己的要求;然后對自己的演講作一個整體上預期評價。在自己認為符合標準之后,將演講活動進行下去。在整個材料的準備過程中,口語學習者都是通過“自我獲取式”的途徑完成的,充分體現(xiàn)了自主性。演講的過程中,學生自主性決定出場的順序,自主性決定自己的語速,自主性采用什么樣的輔助措施。輔助措施是指學生可以通過板書等方式來幫助他們的演講能更好地被其他學生聽懂。上面幾個例子都說明了學習者功能的自主性。
教師在材料的準備階段只是一個咨詢者。也就是說,學生可以就材料的來源問題,材料組織的正確性問題等向教師咨詢。教師在尊重學生充分自主的前提下給予一些建議和幫助,限度是不能破壞和打擊學生的自主性。在演講活動過程中,教師的功能是組織演講的順序,組織好聽眾的秩序,傾聽演講。演講結束后,教師的功能是評判者。評判可以從這幾個方面進行:思想內容;內容的組織安排;語言的表達;還有演講時的儀態(tài)。評判的尺度把握是以鼓勵為主,切忌傷及學生的積極性或自主性。有人認為,教材應該相對穩(wěn)定,以避免浪費;有人認為,教材應該經常變換,才能保持教材承載的知識的不斷更新。這些看法取決于看問題的角度。從純學術的角度來講,我個人認為,教材應該在相對穩(wěn)定的情況下保持變化。教師的評判應該完全把演講者和其他學習者放在平等的位置,充分尊重了學生的自主性。
同伴在演講的準備過程中是商討者和評判者;演講活動中的忠實聽眾;演講后的評判者,甚至是討論參與者和挑戰(zhàn)者。同伴的評判、討論和挑戰(zhàn)極大程度地促進了演講者的自主性。他們感謝她的真誠,能讓他們分享她內心深處最深的秘密;他們贊嘆她的勇敢,能這么堅強地面對人生的挫折;他們感動于她美好的心靈,在受傷害之后還能有一顆感恩的心。她的同學是她的評判者。他們的評判給了她認同感和力量。
四、結語
以混合學習理論為基礎的口語教學法是可行的,它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口語水平,培養(yǎng)了自主學習、課堂學習和同伴學習等多種學習能力?;旌蠈W習法能明顯培養(yǎng)學生學習口語的興趣,促進他們學習口語的積極性,實現(xiàn)了學習過程和教學效果的最優(yōu)化。
英語口語技能的訓練是綜合英語課的主要功能之一?;诳谡Z學習的特點,在綜合英語課堂上訓練學生的口語決非易事。需要學生自主地參與。“自我獲取式”口語學習是培養(yǎng)學生在綜合英語課堂自主性口語學習的重要途徑。綜合英語課堂上“自我獲取式”口語學習的有效方式之一是英語演講。“自我獲取式”英語演講的自主性體現(xiàn)在取材、選材、組織材料、形成文字、演講輸出的整個過程當中。演講者自主功能表現(xiàn)得非常突出;教師和其他口語學習者在整個“自我獲取式”演講活動中的功能更加推進了學習者英語口語學習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