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露
一、教學內容及解析
1. 內容
本課是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第三冊的表達交流第一課。本課是議論文寫作學習的第一步,也就是練習論點的確立。一方面,要教會學生多思善想,從不同的角度分析思考問題;另一方面,要教會學生有針對性地在多個方案中選取最佳立論角度。
2. 2. 解析
:“多思善想,學會選取立論的角度”是思維方式與寫作方法兩方面的結合。從思維的角度看,要求學生學會深入思考,能夠結合社會實際對具體的事件做出自己的判斷,以達到新課標中“關注社會熱點、能負責任地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的課程目標;從寫作的角度看,要求學生掌握分析材料的方法,能夠圍繞材料多角度分析思考,并確立最新穎、最有針對性的中心論點。本課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多思善想的思維品質和選取立論角度的寫作能力,因此需要選取社會熱點現象作為材料,從實踐到理論,從特殊到一般,學生在感知熱點材料的興趣中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能夠根據材料進行立論。
二、教學目標及解析
1. 目標:
(1)多思善想,能夠針對材料從多個角度進行思考。
(2)學會選取最佳立論角度,提高思辨能力。
2. 解析:
(1)引導學生對社會問題進行思考,透過現象發(fā)掘其內在本質,從而提高思考能力,能夠針對材料從多個角度進行思考。
(2)理解選取最佳立論角度的標準,并能夠在眾多論點中選出最佳方案。
三、教學問題診斷分析
高二年級的學生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論述能力,但對議論文寫作缺乏興趣,在材料挖掘上有一定困難,觀點不明確,缺乏新意。所以,教學時以貼近生活的時事熱點為材料,啟發(fā)學生多思善想,了解任務驅動型作文的立論寫作。這樣,既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熱點,也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
四、教學條件支持分析
運用多媒體、電子白板教學手段,展示與課堂有關的圖片、音頻及文字資料,讓教學內容更為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積極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五、教學過程設計
(一)基本流程
(二)教學情景
1..檢查交流預習導學
閱讀高中語文必修三教材《多思善想——學習選取立論的角度》,并完成下列表格。
選取立論角度的方法
選取最佳立論的標準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參考教材進行自主思考,養(yǎng)成主動預習的習慣。
師生活動:各語文學習小組長課前檢查預習作業(yè),根據完成情況為各學習小組賦分。
2. 時事導入,發(fā)散思維
問題1:針對視頻中的現象,說一說你的看法。
解析:言之有理即可。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熱點,激發(fā)學生興趣,發(fā)散思維。
師生活動:教師播放熱點視頻資料,學生針對視頻中的現象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態(tài)度。教師根據回答問題情況為各學習小組賦分。
問題2:閱讀下面這段材料,試從不同角度立論。
潑水節(jié),是傣族、德昂族人民最盛大的節(jié)日,人們用鮮花與樹枝沾著干凈的水輕輕撒在他人身上,象征著吉祥與祝福。潑水節(jié)當天,一支威嚴整齊的武警儀仗隊護送著國旗從人群中走過,水氣球和高壓水槍的水柱猛烈地擊打在他們身上。他們不能躲閃,更不能還擊,在陣陣水花中依舊從容不迫。
解析: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從群眾的角度,群眾對武警猛烈的潑水,其本質是有一部分人不懂得尊重軍人,還有一部分人不懂分寸,故立論尊重軍人、送祝福也應分場合;從武警的角度來看,能夠在被猛烈潑水的情況下從容不迫,其本質是他們對任務的服從,故可立論軍人有著堅決服從的信念。
設計意圖:把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聚攏到議論文的寫作中來,準確理解立論的涵義,并能夠根據材料進行思維拓展,從而進行立論。
師生活動:教師進行思維引導、方法總結,學生做筆記。
3. 合作學習,方法探究
問題3:閱讀材料,試以表格為輔助,從不同角度立論。
吳天明導演的遺作《百鳥朝鳳》(一部講述嗩吶文化傳承的影片)在上映前得到了張藝謀、李安、賈樟柯、韓寒等人的一致推薦。由于影片上映后,日均排片不足2%,7天累計票房僅364萬,制片人方勵下跪磕頭,喊話院線經理增加排片,一時轟動。
某院線經理接受采訪時表示,“《百鳥朝鳳》的票房和排片都算合理,沒有想看買不到票的情況”。他認為現在排片是市場選擇的結果,并不是院線打壓的結果。若用下跪的方式來求排片,感覺是把影院無情地推向了對立面。
現象 本質/原因 立論
解析:制片人方勵下跪磕頭,其本質是《百鳥朝鳳》票房慘淡、無人問津,也是方勵對文化傳承的使命感,再深入挖掘可知,以嗩吶為代表的傳統藝術正在面臨無以為繼、難以傳承的困境。由此我們可進行立論,如傳承傳統文化迫在眉睫、匠心精神的堅守。而影院經理表示票房與拍片都是合理的,認為方勵“把影院無情地推向了對立面”,其本質是文化傳承問題僅憑下跪是無法真正得到解決的,而傳統藝術也因為下跪乞求而顯得十分卑微。由此可立論,如文化的傳承內容重于形式、道德綁架。
設計意圖:能夠根據材料多角度地確立論點,以表格為輔助,摸索如何透過現象看本質,也在思考中感受傳統文化傳承的困境。
師生活動:各學習小組積極探討,交流思考結果,其他小組提出質疑或補充,根據學生實際為各小組賦分。
4.
3. 方法總結,寫作訓練
問題4:如何進行立論?又如何選擇最佳立論角度呢?
解析:選取立論角度的方法:對象→現象→原因/本質→論點;選擇最佳立論角度的標準:角度較小的、新穎的、適合自己的、有針對性的。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能夠在多個論點中選擇最佳立論。
師生活動:學生進行思考,教師板書口訣。
問題5:從上述總結的論點中,選擇一個最佳論點,自擬標題并寫開頭第一段,字數不超過150字。
明確:能夠圍繞論點表達自己的態(tài)度,邏輯關系清晰、有說服力者最佳。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圍繞論點進行闡述,鍛煉寫作能力。
師生活動:學生進行寫作練習,教師進行點評。
5.(三)目標檢測
閱讀下面這段材料,完成練習。
2015年圣誕節(jié)來臨時,中國內地許多地方的人士用各種不同的形式來“慶祝圣誕”,給孩子買圣誕禮物,到飯店聚餐,去教堂參加活動……同樣是圣誕節(jié)的這一天,長沙某高校學生身著漢服,手舉“抵制圣誕節(jié)”等標語,走上長沙太平街圣誕活動現場,呼吁廣大市民“中國人不過外國節(jié)”,過中國傳統節(jié)日。
①抵制外國節(jié)日 ②文化傳承內容大于形式
③傳承傳統文化 ④不管什么節(jié),都要及時行樂
⑤學會寬容 ⑥結合中西方文化,取精華棄糟粕
1. 選出恰當的一組論點( )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③⑥ D.③④⑥
2. 從上面選出的一組論點中,選取一個最佳論點。
解析: 1. C 2. ⑥
設計意圖:通過兩個選擇題,檢測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否達成。
師生活動: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并限時。
配餐作業(yè)
A組(基礎題)
1. 閱讀下面這段材料,選出適合材料的一組論點。( )
船主請一位修船工給自己的小船刷油漆。修船工刷漆的時候,發(fā)現船底有一個小洞,就順手給補了。過了些日子,船主來到他家道謝,送上了一個大紅包。修船工奇怪,說:“您已經付給我工錢了?!贝髡f:“那是刷油漆的錢,這是補洞的報酬。”修船工說:“那只是順手做的一件小事”船主感激說:“當得知孩子們劃船去海上后,我才想起船底有洞這件事,絕望極了,覺得他們肯定回不來了。等到他們平安歸來,我才明白是您救了他們?!?/p>
① 懂得感恩 ② 要有冒險精神
③ 做的工作越多,得到的錢就越多 ④ 勿以善小而不為
⑤ 做人做事要關注細節(jié) ⑥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
⑦ 做好分內之事,不要多管閑事
A. ①②③⑤ B. ④⑤⑥⑦ C.①④⑤⑥ D. ②③⑤⑦
解析:B
從刷油漆的修船工的角度:歌頌善行、義舉、強調責任(修船工高度的責任感和敬業(yè)精神)、重視細節(jié)、勿以善小而不為
從船主角度:知恩圖報、懂得感恩、辦事情不能馬虎大意
從總體角度:舉手之勞成大德、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行善有好報
設計意圖:考查學生對選取立論角度方法的運用,能夠多角度確立論點。
B組(鞏固題)
2. 閱讀下面這段材料,請從多個論點中選取最佳角度,并作簡要分析。
十四平方米的洞房中,一張陳舊的雙人床上,疊著洗得發(fā)白的軍被和一床紅花被。屋里唯一奪人眼目的是一頂嶄新的蚊帳。書房里是兩張三屜桌,兩把椅子,一對舊沙發(fā)。這就是他新婚的全部家當。其中,兩把椅子和兩張桌子,是從所里借來的,床和沙發(fā)是結婚那天下午,從寄賣店買來的。陳景潤結婚共花了150元,有人問他:“你結婚為什么這么省?”他說:“這已經有些過頭了。若不是為了接待外賓,那對舊沙發(fā)我也不會買的?!?/p>
① 發(fā)揚艱苦樸素的光榮傳統 ② 要勤儉辦婚事
③ 無論辦什么事都不要過頭 ④ 身居陋室,心懷天下
⑤ 人民給予的錢應用在人民事業(yè)上 ⑥ 公而忘私,一心一意為了國家
⑦ 洞房雖小,天地甚大 ⑧ 人民的科學家不圖物質享受,一心為科學
⑨ 不能給祖國丟臉
解析:④為最佳理論角度,在這九個論點中,①②平凡;③只顧及了材料的鱗爪,忽視了它的精髓,貶低了材料本身具有的價值;⑤⑥⑨有牽強附會之嫌,任意拔高之弊;⑦⑧理解失誤,生拉硬扯,不足??;④抓住了材料的精神實質,針對性強,角度比較小,屬于最佳角度。
從四個方面考慮選擇最佳理論角度:一是角度要?。欢墙嵌纫?;三是針對性要強;四是適合自己。
設計意圖:考查學生對選取最佳立論角度的能力。
C組(提高題)
3.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濫竽充數: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yuè)之,廩食(sì)以數百人。宣王死,?。╩ǐn)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韓非子·內儲說上》)
翻譯:齊宣王讓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先生請求為齊宣王吹竽,宣王很高興。官倉供養(yǎng)的樂手有好幾百人。齊宣王死后,他的兒子繼位。湣王也喜歡聽吹竽,但他喜歡讓他們一個一個地吹,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
(1)閱讀材料,試從多個角度提煉論點。
對象 現象 本質/原因 立論
南郭先生 逃走 不懂裝懂 做事不能弄虛作假、
要有真才實學
齊宣王 濫竽充數 三百人一起吹 寧缺毋濫
不善識人
不被表象迷惑
湣王 選出真正有才藝的人 一個一個地吹 不墨守成規(guī)
勇于改革
(2)從以上多個論點中,選擇一個最佳論點,自擬標題并寫開頭第一段,字數不超過150字。
解析:我們應從四個方面考慮選擇最佳理論角度:一是角度要小;二是角度要新;三是針對性要強;四是適合自己。最佳立論為:要有真才實學
設計意圖:考查學生選取立論、選擇最佳立論以及議論文寫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