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曉芬
【摘要】離婚率的增加,使得單親家庭的孩子越來越多,這些孩子或多或少會在學生上、生活上出現一定的困難,作為班主任老師,如何對單親家庭的孩子進行心理疏導,是班主任必須思考的問題,特別是小學階段和初中階段的班主任。
【關鍵詞】單親家庭、心理狀態(tài)
根據統(tǒng)計表明,四川的離婚率已經位居全國首位,離婚率高達29.7%,也就是說,每年如果有100對夫婦結婚,那么,就有另外30對夫婦在離婚。這是一組驚人的數字,如此高的離婚率背后,隱藏著無數的危機。在四川,每年將會有許多的孩子成為單親孩子,隨之而來的,他們的生活無人照管,他們的學習一落千丈。在這過程中,他們習得的壞習慣越來越多,甚至出現逃學,離家出走或跟社會青年一起游手好閑。但也不排除有些自律的孩子在學習上并沒有多大變化,但了解其心理,一定是千瘡百孔。
擔任班主任工作六年,六年中遇見了26位單親孩子。我校班級總人數在45人左右,三年一屆,算算也就兩屆學生,兩屆學生的總人數加起來不過百,但26位單親孩子,比例如此之高。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之多的單親孩子?單親孩子的心理上又有什么缺失呢?這是如今的班主任必須得管理的問題。
一、單親家庭的成因分析
經歷了轟轟烈烈的愛情之后,就是平平淡淡的生活。每天會為了柴米油鹽醬醋茶的事情而超心。走入婚姻殿堂的人們失去了以往的浪漫,隨著兩個人在一起生活的時間越長,缺點就暴露得越多,如果不善于發(fā)現他(她)的優(yōu)點,只是盯著缺點,那么,兩個人的婚姻將走向危機。
愛情之后更多的是親情,是肩上的那份責任,如果缺乏責任感,那么很快就會放下這段自認為不合適的婚姻??稍诜艞壷?,你為何不想想,當初我選擇和他結婚,是自己選擇的,也是自己承諾的。能走到一起,證明愛情曾經出現過。
沒有孩子的分開當然是最好的,可有孩子的夫婦在選擇離婚時是否應該考慮下孩子的感受,不要把大人的錯誤拿來讓孩子去承擔。想想孩子,想想他(她)的好,或許,還能回到那個美麗的世界中。那又是什么原因導致婚姻的破裂呢而拋家棄子呢?
1.兩個成人之間自身的原因
問那些離婚后的人,你為什么離婚。大部分人的回答是“性格不合”。“性格不合”?是現在才知道嗎?未結婚之前你在干什么呢?“沒結婚之前因為不了解,所以不知道,生活在一起之后,才知道他(她)并不是我想要找的他(她)”。也有甚者只是把“性格不合”當作借口,因為這“四個字 ”說起來比較順口。
2.來至家庭的矛盾
婆媳關系是中國的“文化遺產”,大部分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婆婆和媳婦都吵吵鬧鬧,小吵小鬧還好,更有甚者會大打出手,于是,在不斷地吵鬧之中,家庭破裂。吵鬧之時,大人們只顧自己痛快,又有誰去想想家中的孩子呢?大人們的痛快成為了孩子們的痛苦。
3.花花世界的誘惑
網絡上說,這是一個看臉的時代,這句話雖不完全正確,但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這點我們必須得承認。當物質生活有一定保障之后,人們會想擁有更多,就像“馬斯洛需求理論”一樣,當低層次的需要得到滿足后,就會朝著更高的層次去追求,當然在“馬斯洛需求理論”中,這是一種好的現象。人的欲望是無窮的,因此,外面的他(她)將代替家里的你,來享受本該屬于你的一切。但唯獨只有孩子來承受這一切帶來的痛苦。重組后的家庭會有自己的生活,也會有重組后他們共同的孩子,那誰來照顧、關心那個被遺忘的孩子呢?很多單親家庭的孩子都是由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照看,可這種隔代教育又如何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又如何能撫平孩子們心里的創(chuàng)傷?又如何能找回遺失的那份父愛、母愛?
二、單親家庭孩子的性格特征
1.孤僻,不愛講話
多數單親家庭中的孩子,語言較少,不愛與人溝通。以前,班上的一位小女生,剛進校開始,我就覺得他十分特別,無論是上下課,她都是一個人呆著,不與同學交流,就連老師上課時,讓同學們討論問題,她也是一個人默默地看自己的書。觀察她一段時間之后,意識到,有必要和她進行交流,了解她的內心真實想法。于是,有一天改作業(yè)時,我在他本子上留言,約定他幾點到我辦公室找我。到點時,她來了,輕輕地喊了一句“老師好!”。我讓她坐下,她顯得很不自然,我一直沒看口說話,因為我想讓她主動找我說話,靜靜地坐了快一分鐘 ,她忍不住問道:“老師,你找我什么事?”“孩子,你終于講話了,我是多么希望你能夠主動和我講話,你做到了,老師很高興?!庇谑?,我的話匣子打開了,和她講了許多,也問了她許多,可是,每一次她的回答都是簡短的幾個字。從她簡短的回答中了解到,他是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她有很久都沒見過自己的父母了。她爸爸因為犯罪被關在監(jiān)獄中,她的媽媽離婚之后就離開了這個城市。她感覺自己就是一個無家的孩子,她覺得沒人關心她,沒人在乎她,更不可能有人會幫助她,她沒有朋友。聽到她的話語,我真想哭,不是說“虎毒不食子嗎?”孩子的父母,你們在干什么呢?
經過長時間的了解,以及跟她奶奶的溝通后得知,孩子的性格是在父母離婚之后變成這樣的,以前她是一個愛說愛笑的小女孩。直到有一天,當兩個警察來找到我,要求我把她帶過來見警察時,我才更加明白了,她為什么那么孤僻,那么無助。有一天 ,兩個警察找到我,“你好,你是xxx的班主任嗎 ?”,“是的,我是?有什么事嗎?”,“今天我們想帶xxx出校去?”,“為什么呢?”,“因為今天她的父親進行槍決,我們想帶孩子去見父親最后一面,這也是他父親最后的希望?!?,當時的我就哭了,怎么會對一個小女孩這么殘忍,這是對她有多么地不公平?!暗?,為了保護孩子,我們不會告訴孩子她的父親即將槍決,請你也不要告訴她”,“好的,我會保守好秘密”,“等她大一點時,她的家人自然會給她講”。
她的孤僻,不愛講話,不只是因為父母離婚吧,還因為自己有一位讓自己蒙羞的父親吧!
警察離開之前,為她捐了部分生活費。我告訴孩子:“親愛的孩子,你看,你不是沒有朋友,老師、警察叔叔都會是你的好朋友,也會有很多很多好心人來幫助你?!?/p>
畢業(yè)三年了,一直沒有她的消息,她沒和班上任何一個同學聯系。我找過她奶奶,奶奶告訴我,孩子在上衛(wèi)校,性格上有很大變化,孩子上初中時十分喜歡我,說你給了她很多幫助。老師,謝謝你。但這只是奶奶的話,三年了,沒有再聽見過孩子的聲音。祝愿她的人生幸福美滿。
2.自暴自棄,隨波逐流
很多孩子在上初中時,由于父母離婚,疏于管教,很容易自暴自棄。認為自己是沒人愛,沒人疼的孩子。在班上有這樣一個孩子,剛進校時,他性格開朗,愛幫助同學和老師,但學習成績不夠理想。初二上期,他的性格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和班上同學不斷發(fā)生矛盾、沖突。平時上課還會和老師頂嘴,也不再幫助同學和老師做事情。偶爾還會看見他一個人默默地發(fā)呆。心想,他一定是遇到了什么困難,不然,不會變得如此。一次家長會,他的父親來了,會后,約他父親單獨交流,才知道,他和孩子的母親離婚了,孩子母親離開了這個家,離開了這個城市。作為一個外人,僅此是孩子的老師,也不便于了解更多。第二天,我找孩子談心,他坐在我辦公室,和我聊了很多很多。他告訴我“我爸爸媽媽離婚了,我媽媽不要我,跟著其他男人跑了,她是一個壞媽媽”,“孩子,這話是誰告訴你的?”,“是我爸爸,我爸爸告訴我,就是因為我媽外面有人之后,我爸爸才和她離婚的,我恨我媽媽?!蔽蚁蛩怂麐寢尩碾娫捥柎a,晚上,我打電話和他媽媽進行交流,孩子的媽媽告訴我,事實并不是那樣,是因為孩子的父親好吃懶做,一天游手好閑,待在家什么也不做,實在是沒辦法和他繼續(xù)生活,才離開他的,那些都是他父親故意編造,讓孩子恨我的謊話。這是他們之間的私事,作為一個外人,如何去評判孰是孰非呢,只有當事人做了解。
可是,在這件事情中,孩子是無辜的呀,孩子才是最大的受害者。后面,孩子告訴我,我就想他媽媽一樣,聽見這句話,我很高興,也很傷心,孩子是在我身上尋找母愛呀,可“師愛”是永遠無法代替“母愛”的。畢業(yè)之后,孩子上了一所職業(yè)學校,每次放假,都會回到學校來探望我。每次看見他,我的心里都是美美的。為自己對他及時的關注感到高興。
3.沒有安全感,缺失愛
孩子是一個需要愛的動物,嬰兒出生時,只要躺在母親的懷抱里,他就會睡得十分安詳。當嬰兒一個人熟睡時,會出現驚嚇的條件反射。這種遺傳性的“安全感”,是任何事物都無法替代的。我班的一位女生,由于父母離婚,孩子缺失父愛,在初中時,出現早戀現象,早戀的對象如何是學生,這對班主任來說,處理此事不算困難,但是,她早戀的對象是一個20歲的社會青年,此青年在一個理發(fā)店上班。我很慶幸孩子如此信任我,會把她早戀的事情都向我訴說。她說:“她很愛他,他也很愛她”。哎,小小的孩子,懂什么愛與不愛。我找孩子的母親交流過,孩子的母親知道此事。她說:“我管不了她,看她自己怎么辦。怎么會有如此不負責任的父母,一個十四五歲的孩子,正是需要被關愛的時候,可作為父母,確是這種態(tài)度。也難怪孩子會出現早戀現象。我給孩子講了很多,講到如何保護自己、如何潔身自好、他們在一起的各種結果….孩子似乎也有所自我保護意識。在不久后,聽說她沒有再和那位社會青年來往。
4.生活混亂,無規(guī)律
沒人管,沒人照看的孩子,生活十分不規(guī)律,上學期間還好,學校會有規(guī)律的作息時間,可放學之后、周末、放假期間孩子是如何生活的,這我無從得知。又一次,一個很少與老師交流的父親深夜打來電話說,他家的孩子不見了,可不可以提供他玩得好同學的電話號碼,看孩子是否到他們家去了。我問他,你什么時候發(fā)現孩子沒有回家,他說“我兩天沒回家了,今天晚上回來,發(fā)現孩子沒在家,我就給你打電話了?!边@是一個多么不負責任的父親。經過多方打聽,他的孩子在他不在家的每天網上就去一個黑網吧上網,根本就不回家。后來,與孩子的交流得知,很小時,他父母親就離婚了,他跟著父親生活,從小學開始,幾乎就是一個人在家,自己給自己做飯,自己照看自己的生活起居。多數時候,是沒有吃飯的,就待在網吧,吃泡面、快餐。
5.學習興趣不高,不進取
多數離異家庭的孩子,學習成績不好,對學習失去興趣。班上一個成績很好的學生,突然之間,學習成績一落千丈。究其原因,才知道,在某一次家長會的當天,她父母之間離婚了。這對她心理上造成了極大的負擔,她不再認真學習,每天都魂不守舍的??戳怂辖坏囊黄沼?,那是她寫給她媽媽的,我看著眼淚不自覺地往下流,感人肺腑,情真意切。
6.缺乏責任感,無擔當
“言傳不如身教”,孩子出生時就是一張白紙,你交給孩子什么,他就習得什么。面對一個不負責任的父親、母親,孩子又如何成長為有擔當,有責任感的人。身為父母,難道不應該為孩子做好榜樣嗎?
7.以自我為中心,關注個人
“這就是我想要的,你就應該按照我的要求去做”,單親孩子多以自我為中心,不會顧及他人的感受。單親家庭的孩子多數時候比較頑皮,在班上搗亂,其實孩子并不是不聽話,不遵守紀律,他只是想用這種方式吸引老師、家長、同學的注意。
三、單親家庭對孩子造成的傷害
1.心理上的傷害
父母離異,對孩子不僅會造成身體上的傷害,還會造成心理上的傷害。孩子的心靈都是比較脆弱的,由于大部分父母離異時,孩子還小,他們分不清孰是孰非,遇到如此大的家庭變故,也不知道向誰訴說,于是就把痛苦埋在自己幼小的心靈中。孩子能通過外在的變化表現內心的真實想法,還是一件比較好的事情。很多孩子不會表達,只是偷偷地做一些傷害自己的事。
孩子的心智不成熟,如果沒有及時地疏導與自我調適,在幼小的心靈中很容易出現心理疾病,因此,作為班主任老師,關注班上離異家庭孩子的心理變化是很有必要的,及時為單親孩子做心理疏導,通過各種途徑去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越來發(fā)現問題就越能及時地解決問題。
2.身體上的傷害
離異家庭,都面臨著一個問題,會重組家庭,重組家庭之后,孩子就會多一個爸或一個媽,這就是所謂的后爸后媽,如果后爸或者后媽對孩子好,倒是一件好事,如果不好,那么孩子的生活就會十分悲慘。我們看見過許多后爸或者后爸傷害孩子的新聞,我們唾棄哪些不愛幼的人。孩子身體上的傷害不只來至他人,還會來至自己,會出現自殘的情況。
四、在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對單親家庭的孩子進行心理疏導
1.發(fā)現孩子有變化時,及時找孩子聊天、談心,了解孩子生活或者學習上遇見的困難,力所能及的進行幫助。
2.利用網絡手段進行溝通。如果的通訊十分發(fā)達,加上孩子的QQ或者微信,及時地關注他的動態(tài)。
3.和家長進行有效地交流,及時把情況反映給孩子的監(jiān)護人。
4.借助學校的心理健康教師力量,定期對學生做專業(yè)性的輔導
5.給孩子更多的鍛煉機會,讓孩子從學習中找到自信。
五、班主任工作中,孩子心理疏導的成效
在以往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一直堅持平等的原則,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孩子。在六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堅持著自己的為師原則“把每一個孩子都當成自己最真誠的朋友”。因此,在班上,孩子們愿意給我講他們的心里話,愿意把生活中和學習上遇到的困難與我分享。遇到的二十六位單親孩子,他們都快樂地渡過了三年的初中生活。
作為班主任,要有高度的洞察能力,關注班上每一位孩子的心理變化,做到及時疏導,及時幫助,為每一位凋零的花朵都給予充分的營養(yǎng)。
【參考文獻】
1.北京是伐大學出版集團《心理學考試大綱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