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開文
一、數學中蘊含的德育內容
1.理想教育
數學源于實際,且隨著生產力的發(fā)展而發(fā)展.華羅庚說:“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謎、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結合數學教學內容使學生了解數學知識在現代化建設和科技發(fā)展中的巨大作用,必將激發(fā)他們學好數學,以報效祖國的情感使學生了解科技的突飛猛進對數學工具的更高要求,而有待后人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的事實,必將增強學生的使命感,將現實和理想結合起來.發(fā)奮學習這樣可為學生樹立革命人生觀打下堅實的基礎.
2.利用數學史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泱泱大國,悠悠歷史,有光輝的文化史,也有燦爛的數學史?!吨荀滤憬洝?、《九章算術》、勾股定理 (商高定理)、祖恒原理、楊輝三角等是傳統(tǒng)的寶貴的數學財富。
3.對學生進行人生價值觀的教育
數學注重培養(yǎng)的是邏輯性思維,對定理和法則有著嚴格的推導,在推導的過程中,可培養(yǎng)學生言必有據、實事求是、正直講理的思想品質;結合學生考試、作業(yè)中的錯誤,從反面教育學生,讓學生領會到數學的嚴密性,從而逐步樹立一絲不茍、嚴肅認真的生活作風;對一些綜合題、復雜題的分層解決,可培養(yǎng)學生不怕困難、堅韌不拔的堅強毅力;而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激發(fā)學生不斷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的創(chuàng)新變革精神等,這些都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發(fā)展學生特長,對學生進行人生價值觀的教育十分有益。
二、實施德育滲透的要求
1.貫徹素質教育原則
數學教師是教師隊伍中一支強大的力量,承擔著為現代化建設培養(yǎng)高素質人材的重任。實施素質教育就是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在學生素質中首當其沖的是思想品德,所以“把德育放在素質教育的首位”,關鍵是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2.深入鉆研教材,挖掘德育因素
數學中處處體現著德育,但是它不像思想品德課那樣外露,大多蘊含于數學教材的深處,教師必須深入挖掘,并且鉆研教材,吃透教材,掌握其學科之間的特點和把握結構之間的聯系,從教材深處挖掘出德育因素,形成前后照應,理清知識與德育之間的脈絡。
3.德育滲透要適時適度
德育滲透伴隨教學活動進行,而其中的主渠道是課堂教學.教師備課時,既要備教學目的要求,又要據知識的具體內容、學生心理生理特點確定德育目標,并明確什么時候、哪個環(huán)節(jié)滲透什么樣的德育內容及滲透的程度;上課時既要注意知識性、科學性,又重視知識中的思想性,將兩者自然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在接受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過程中受到教育。
三、德育滲透的原則
1.科學性原則
數學教學提供了學生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良好的道德品質的堅實基礎。數學的學習需要正確的學習動機和科學的思維方法,遵循認識論的認知規(guī)律。因此,德育滲透既要符合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科學性原理,又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注意把德育滲透的適度、力度、結合度與數學課的本質特征結合起來,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2.滲透性原則
教師在教學中要將智育和德育融合在一起,防止牛馬不相干,掛羊頭賣狗肉。要找好德育滲透的出發(fā)點和切入點,穩(wěn)穩(wěn)抓住道德的基本點,由基本點深入到數學教學中,結合數學教學的特點,把教材內容與德育相互結合滲透,將課堂教學融進知識和思想里,以達到教學的最高境界。
3.系統(tǒng)性原則
根據每個學期的教學內容和德育目標制定德育計劃,經過教師的言傳身教,學生潛移默化的漸變過程中,學生經過長期地熏陶、不斷地滲透,才能水到渠成,收到德育的效果,進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科學世界觀。
4.量力性原則
數學教學中的德育,必須符合學生的生理、心理特征,認知和思維發(fā)展水平,明確符合學生的實際目標,然后有目的性和計劃性地進行教學。同一個老師的教育下,學生能力的高低,是否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總是因人而異的,不可能是標準化生產。因此,教師在統(tǒng)一施教和統(tǒng)一要求的前提下,還要照顧到不同層次學生,在共同教育下,還要注意個別教育。
5.情感性原則
數學教學中德育講究藝術性,充分發(fā)揮情感效應在師生交往中,建立一種平等、民主、親切、和諧的師生關系.
6.持之以恒原則
革命人生觀、科學世界觀的建立,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十年育樹,百年樹人”道出了育人工程的長遠性、艱巨性.一個人思想的轉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一個量變質變的過程,我們只有不懈努力,學生政治思想素質才能逐步提高.
7.與時俱進原則
數學長河源遠流長,學科體系也在不斷發(fā)展,學生的心理品質不斷發(fā)展變化,俗話說得好,不在發(fā)展中進步,就在倒退中等死,所以在數學教學中不斷探索和創(chuàng)新的滲透德育的內容、途徑,才能讓數學教學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的步伐。
四、實施中應重視的兩個問題
1.在數學教學中寓德育的關鍵是教師
發(fā)揮教師在數學教學中體現的人格魅力.教師應面向新世紀,充分認識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深遠意義,轉變思想,更新觀念,真正將每節(jié)課的德育目標落到實處,明確自己的職責是教書育人.“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的舉止言行,學生都在細心觀察,甚至效仿.教師通過講授的科學性、思想性,嚴謹的治學態(tài)度、負責始終的教風、詼諧幽默的語言感染著學生,激勵他們以堅韌不撥的頑強精神,向理想目標邁進.
2.著眼課內,放眼課外
學生個體品德的形成,是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相互作用的結果,實踐性活動可以將這兩種條件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教學中既要著眼課內,也要放眼課外,課內長期滲透,課外集中拓展學生的視野,才能促進學生把數學學習與理想結合起來,才能使學生把興趣化為更大的求知驅使力,進而得到德育最終效果。
豐富多彩的數學課外活動,是數學課的課外延展,又是德育活動大課堂,以此來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促進學生個性自由發(fā)展,提高學生整體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