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梁
摘要: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學生們的教學都是由教師進行統(tǒng)一設計規(guī)劃的,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模式選擇、教學方法選擇、教學策略選擇,課堂教學形式是等都是由教師進行規(guī)劃安排的,這是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很常見的一種教育狀態(tài)。但是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學生“主體性”觀念的逐漸發(fā)展、教學內容的豐富性增強、教學環(huán)境的復雜性變化、教學形式的多元化發(fā)展,傳統(tǒng)教學模式已然不適應現(xiàn)代教育發(fā)展的趨勢與人們對于教育發(fā)展的需求,逐漸被更為先進的順應時代潮流發(fā)展的“素質教育”模式所替換掉。在素質教育模式中,學生的學習“主體性”被大大的凸顯出來,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發(fā)展的地方,成為學生獲得成長進步的催化環(huán)境。本文也就是從高中課堂教學的變革談起,具體就是將多向反思策略的教學教學策略進行引進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一些探討,力求能夠構建出一個充滿智慧的智慧型數(shù)學課堂。
關鍵詞:多項反思策略;教學策略;教學模式;高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教育發(fā)展需求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129(2017)12-0290-02
Abstract: in the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the teaching of the students are all designed by teachers to unified planning, teaching contents teaching model selection method teaching strategy selection, classroom teaching form is are arranged by teachers to plan, this is the very common one kind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education status, but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students subjectivity concept the richness of the gradual development of the teaching content, enhance the complexity of the teaching environment change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eaching forms,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has not adapted to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modern education and the people for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ducation by more advanced gradually mee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rend of The Times to replace any quality education mode In the quality education model, the students' subjectivity has been greatly highlighted, become a class
Key words: multiple reflective strategies; Teaching strategies; Teaching model;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Education development needs
隨著新課改的實施,教育領域逐漸發(fā)生了一系列的變化,學生不再僅僅只是被動的被教師局限在課堂進行被動接受教師的知識灌輸,而是開始有了自己的思想,開始敢于與教師進行反駁發(fā)言,敢于說出自己的想法,敢于將自己的不同觀點表達出來,使得數(shù)學課堂成為一個“眾言堂”,而非教師的“一言堂”。對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的變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新課改將學生的課堂教學“主體性”明確提出來,是的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而教師的角色由原來的主導者變成了引導者,成為學生發(fā)展的引路人。
對于高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利用多向反思策略來建立智慧型課堂的構想,以下是我個人根據(jù)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領域從教多年所得來的教學經(jīng)驗與一些教學認識,以及新時代所學習的一些教學新變化所總結出來的一些應用說明:
1 教學前反思,鼓勵學生猜想
高中的數(shù)學知識設計都是有一定邏輯關系的,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可以從這些邏輯關系出發(fā),將這些有邏輯關系的或者將這些邏輯關系較強的只是聯(lián)系起來進行講解,由此在學生的腦海里形成一些知識的完整結構,使得學生逐漸建立起一個邏輯結構清晰完整、條理分明的數(shù)學知識結構圖,不僅僅對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發(fā)展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還會通過邏輯條理清楚的知識結構促進學生的深入發(fā)展,使得學生能夠通過基礎扎實的邏輯關系進行科學合理的數(shù)學猜想,對于學生的數(shù)學聯(lián)想能力、數(shù)學研究能力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比如,在教學關于“兩角和與差的余弦公式”之前,教師已經(jīng)將一些關于“正弦和差”的知識進行傳授了,學生也已經(jīng)有一定關于“正弦和差”的和差知識了。那么,就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利用在“正弦和差公式”中所學到的知識對“余弦和差公式”進行合理的猜想:將cos15°轉化為cos(45°-30°),進一步再轉化為cos45°-cos30°,然后將cos45 °=3√2,cos30°=2√3,所以最終得出的結果就能發(fā)現(xiàn),cos(45°-31°)并不等于cos45°-cos30°,所以最終就能得出cos(a-b)≠cosa-cosb這個結果了。
2 教學中反思,對學生進行點撥和啟發(fā)
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經(jīng)常有意無意的對學生進行反思的練習,讓學生來思考應該怎樣做?如何做才是最優(yōu)方案?等等。這樣學生就能夠逐漸有所變化,并逐漸能夠進行自主反思。在學生進行自主反思的過程中,教師要做的就是適當時機的、適當時候地點撥與一定啟發(fā),通過在平時教學中滲透一些啟發(fā)的思想與方法,對學生開展啟發(fā)式教學,促進學生的思維邏輯訓練。
例如,當教師要對:“兩角和與差的余弦公式”進行教學設計安排時,教師就可以這樣設計教學的反思步驟,顯然名學生通過上述第一小節(jié)所講到的方法來得出cos(a-b)與cosa-cosb這兩個余弦公式之間并沒有存在什么對等關系,他們是不相等的。然后,教師就可以對學生及進行引導啟發(fā),利用文學藝術手法中的“留白”藝術來進行教學設置懸疑或者巧設懸念,個學生留下一定的思考與反思空間,讓學生自己進行思考反思。如教師稍稍其實學生可以從“單位圓”的角度作為突破口進行研究,學生就能夠從這條線索出發(fā),逐漸推理摸索最終獲得兩角和與差的余弦公式。
3 教學后反思,幫助學生鞏固知識
教師在教學中還需要做的一點就是為學生的課后自主反思學習提供基礎,比如通過教學來布置相關教學問題反思,或者通過作業(yè)設計來促進學生的課后自主學習反思等,或者由教師講這節(jié)課結束后、下節(jié)課需要進行研究討論的教學內容以教學研究討論的方式留給學生,讓學生進行教學反思并將自己的教學反思總結為一個明確的報告,作為教師的教學反饋。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布置教學作業(yè)來幫助學生對課堂中所講的知識內容進行再次學習鞏固,促進學生的學習進步。
總的來說,高中數(shù)學的多項反思教學策略并不是只有一種實施方案,教師可以從多元化的視角來切入數(shù)學教學,為高中數(shù)學智慧型課堂建設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趙妍.論如何加強高中數(shù)學高效課堂的建設:中國校外教育,2012, 17: 94.
[2]虞安群.加強高中數(shù)學高效課堂建設的思考語數(shù)外學習(高中數(shù)學教學),2014,04;23.
[3]馬競.淺論如何加強高中數(shù)學高效課堂的建設,高考(綜合版),2015,0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