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玲
摘要:小學語文是學生認識外面世界的基礎教育,它能夠幫助學生學習祖國語言的運用,還能引領小學生的觀念的形成。所以,教師在小學語文授課時要擔負重要職責,小學生要如何自主學習,才能將語文這門實用課融入到生活中,體會學習語文的樂趣,是當前需要研討的緊要問題。
關鍵詞:小學生;語文課堂;自學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23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2-9129(2017)16-0214-02
Abstract: primary school Chinese is the basis of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outside world. It can help students learn the use of the native language and lead the formation of students' concepts. Therefore, teachers should shoulder important responsibilities when teaching Chinese in primary schools. How to learn Chinese independently 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can integrate the practical course of Chinese into life and experience the fun of learning Chinese, which is a crucial issue that needs discussion at present.
Keywords: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language classroom; self-learning ability
前言:學習其他學科的基本是學生對語文知識掌控??墒?,我國的小學語文在教學時一直看重教師的講授,對學生的學習狀況較為輕忽,還有在教學時,對于知識的學習很關心,但漠視學生能力的鍛煉。這些狀況使學生缺乏學習的辦法,還致使學生自己學習的能力極低,很多學生離開教師就不知道怎么學習。所以,語文教師要改變自己的想法,首先就要訓練學生的語文自學的能力。
1 小學生語文自學能力的內涵
對于小學生來說,語文的自學能力是能夠獨立閱讀書本和學習。教師在授課時應該指引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和學習,教師授課時講的少些,學生在上課時表達的多些。適當?shù)募顚W生,讓他們的自學水平有所提高。
2 小學生語文自學能力的現(xiàn)狀
現(xiàn)今,我國小學生的語文自學能力普遍低下,很多學生不會學習的方法而且還沒有養(yǎng)成好的習慣,依舊喜歡依賴于教師的傳授,自己不想去思考,只是等待教師的講授,使得學生的學習成效低,有些學生甚至已經(jīng)不想學習。另外有些學生學習的不會應變,換種方式就不會運用。在自習課或是課外,教師如果不在班級,或是沒有具體要做的任務,有些學生就會坐在位子上沒事情做或是做一些小動作,根本沒有學習的想法。學生學習沒有方法,會學的很辛苦,學習的時間還很長,但是這么辛苦的學習往往沒有什么成效,結果并不理想。
3 小學生語文自學能力低的原因
3.1缺乏學習興趣。學生在幼時開始學習語文都是通過圖畫或是動漫開始的。即使他們將圖片拿反了,不懂動漫中說的話代表什么意思,但是他們依舊會很感興趣的去看,去聽。上小學后,課本上的圖畫漸少,文字增加,他們對語文的興致就有所降低。語文學習要完成的任務逐漸增加,他們對語文又降低了興趣。教師對語文的講授,總是按照同一個標準來授課,他們的興致變得更少了。小學生正是喜歡玩耍的時候,總會受到教師的批評。這都導致學生逐漸喪失了學習語文的興趣[1]。
3.2缺少文化氛圍。小學生因為年齡的原因,他們的人生經(jīng)歷可以說非常的少,自身的文化積累還很淺薄?,F(xiàn)在的信息時代在社會之中存在著諸多的誘惑,尤其是網(wǎng)絡、游戲等引誘著小學生,分散了他們學習的精力。如今很多家庭只注重賺錢,忽視學生學習的文化氛圍。良好的文化氛圍,有利于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2]。
4 小學生語文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
4.1激發(fā)學生自學的興趣。要讓學生主動加入到小學語文的學習中,就要讓學生對語文感興趣。在實際授課中,教師要讓學生一直處于好奇的狀態(tài),使學生對語文課程保持探究的想法。而不同的學生之間是有差別的,這是就需要教師依據(jù)學習的人的能力的具體狀況采用不同的教育辦法,結合真實的情況開展授課。同時,教師要激勵學生,這樣學生在自己有想要了解知識的欲望和外在環(huán)境中教師的鼓舞的兩方面條件下,感受學習語文的樂趣。激發(fā)興趣能實現(xiàn)對自主學習的強化和延伸[2]。
4.2教給學生正確的方法。小學生的語文自學能力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有正確的學習方法,所以教師教給學生的自學方法非常緊要。首先,要指導學生做好課前的預習。在上新課前,學生要將課文朗讀幾遍,熟讀文章。將文中不認識的字詞抄下來,借助工具書將不會的內容學會。了解課文講了什么事以及寫作的目的是什么。將預習中不明白的問題抄到本子上,第二天和同學一起研討。其次,訓練學生自學的步驟。對于課文的自學,教師可以為學生舉例幾篇課文,教他們怎樣學習??梢越虒W生分四個步驟來進行閱讀,這種閱讀方式是由整體到局部,然后再回到整體的模式,它會教學生由簡單的內容逐漸的向較難的方向學習課文,這種方法會使學生在閱讀時形成好的習慣。最后,要求學生在閱讀時也要進行思考。小學生在閱讀時總是讀的時候只是讀,沒有閱讀時進行思考的習慣。所以教師要讓學生形成在閱讀的同時要對課文內容有所思考的習慣。如《畫楊桃》一課,學生可以邊閱讀邊考慮這樣一個問題作者畫的楊桃為什么會像五角星呢?這時學生在讀的時候就不僅僅只讀課文了,他會在閱讀時邊讀邊想楊桃不是五角星形狀的,為什么作者畫的楊桃會是這種形狀,到底發(fā)生了什么等系列的思考。
4.3樹立學生自學的信心。在語文課堂,讓學生從被動的聽講中脫離出來。安排足夠的課堂時間讓學生自學,要讓學生有查字典解決不認識的字詞的時間,也要讓學生有讀課外讀物的時間,還要有讓他們剖析課文,解決疑問的時間。在課上,對于學生在自己學習的時候不能處理的問題,教師要進行適當?shù)闹敢?,幫助學生解決,要讓所有的孩子都有同樣的機會,每個人都在學習,都會有進步。學習有進步的孩子,教師要及時的對其鼓舞贊揚,讓他們體會成功的歡樂。將成功變?yōu)樽詫W的動力,確立自學的信心[3]。
結論:小學生的語文自學是一個時間很長而且不斷重復的過程。在培訓學生的自學能力時,學生是整個流程的中心,教師的所有活動都是環(huán)繞學生展開的。語文教師需要在授課時耐心的指導學生對的學習的辦法,讓他們樂于學習語文,將他們學習語文的信心樹立出來,只有通過這樣的努力,學生的自學才能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柴有婷.小學生語文自學能力培養(yǎng)初探[J].甘肅教育,2017(10):56.
[2]李澤苗.論小學生語文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7(04):45.
[3]楊本瑞.淺談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小學生的自學能力[J].考試周刊,2017(2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