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娜娜
摘要: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蓬勃發(fā)展,高中教學中基于數(shù)字化學習平臺與微課程的應用研究愈發(fā)廣泛。本文根據(jù)Moodle平臺的特點,結合高中地理學科特征,設計影視微課程教學模塊,通過實踐教學效果的反饋,論證高中地理影視微課程開發(fā)的科學性和可行性。
關鍵詞:微課程;影視;Moodle平臺
中圖分類號:G633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2-9129(2017)16-0170-02
Abstract: with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applied research based on digital learning platform and microcurriculum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extensive in high school teaching.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undle platform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school geography, this paper designs the teaching module of film and television microcourses, and proves the science and feasibil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school geography and film microcourses through the feedback of practical teaching results.
Key words:microcourses;Film and television;Moody platform
前言: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不僅影響了人類的生產(chǎn)生活方式,同時促進了教育領域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以網(wǎng)絡信息技術與智能終端為技術支撐的在線學習和移動學習迅速成長為一種新的發(fā)展趨勢,其中“微課程”(Micro Lecture)便是這種學習模式的典型代表。其具有模塊化、可視化和情景化的特點,以突出的主題、具體的問題和精悍短小的微型視頻為主要內(nèi)容,可以作為一種學習媒介,適合學生在碎片時間利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各種便攜式終端進行學習。在豐富多彩的影視資源中,地理影視課程資源以其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jié)、豐富多彩的畫面、悅耳的音樂,具備獨特的藝術魅力,達到了形式與內(nèi)容的完美結合,可以極其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形成較為牢固的理解和記憶效果。然而,現(xiàn)有影視課程資源的多樣性及復雜性也對資源的選取與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需要選擇合適的教學素材,對教學知識點在具有針對性的同時又不乏合理性和趣味性。
1 高中地理影視微課程的搜集與制作
根據(jù)微課程制作的基本步驟:分析、整理、制作、發(fā)布和反饋,首先對學習者情況及需求、學習基礎及教學現(xiàn)狀等信息進行分析,為教學的多元化及因材施教做好基礎。依據(jù)教學目標和內(nèi)容確定微課程的知識點及預期目標,根據(jù)需要進行學習資源的整理和設計。將每一件素材標注好教學內(nèi)容,對每一件素材的展現(xiàn)形式、需要用到的配套資源、占用的時間等都明確標注,以便后期制作。地理影視資源的來源極其廣泛,質(zhì)量參差不齊,要進行有效地整理、合理地編輯并充分地利用,需要教育工作者積極地探索與總結。從已有的實踐經(jīng)驗看,影視微課程資源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優(yōu)化應用應從影視資源的搜集、編選錄制及影視微課程的運用三個環(huán)節(jié)來重點把握。
2 基于Moodle平臺的高中地理影視微課程結構模塊設計
微課程整理制作完成后,需要通過網(wǎng)絡平臺予以發(fā)布,以供學生方便在智能終端上進行學習。Moodle網(wǎng)絡課程管理平臺具有共享性、開放性及交互性的特征,教師可以利用管理平臺自帶的測試、作業(yè)、聊天室、WIKI協(xié)作、討論區(qū)等一系列功能模塊來組織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合作探究,要注意動態(tài)化的教學過程,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教師將教學內(nèi)容分解形成不同的課程學習模塊,制作影視微課程,上傳平臺建設課程學習資料庫。在構建的高中地理影視微課程教學設計模式的指導下,本影視微課程的設計主要包括用戶管理模塊、教學活動管理、課程管理模塊、學習過程跟蹤管理和學習效果評價管理五個模塊。每個模塊又包含多個子模塊,包括了教學準備、網(wǎng)站管理、教學設計、課程管理、教學實施、學習管理、課程學習、教學評價和反饋、測試或評價等內(nèi)容。,個模塊在功能上是相互獨立的,但整體上又有機結合、相互聯(lián)系。通過各個模塊的綜合使用,能夠更有效發(fā)揮網(wǎng)絡微課程的長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自主性,最終達到意義建構的目標。
3 實踐效果分析
基于上述設計思路,根據(jù)人教版教學大綱,選取“宇宙中的地球”為課程內(nèi)容進行教學設計,課程設計過程中搜集“地心引力”及“變形金剛”等極受歡迎的科幻影視作品中的代表性片段進行知識點的引入及講解。
“地心引力”與“變形金剛”中的登月片段描述了深邃浩瀚的外層空間,蔚藍的地球與深不見底、漆黑一片的宇宙形成了鮮明對比。影片中唯美的鏡頭形象直觀的顯示了地球是宇宙中的一個天體、日地關系、地球的運動等知識點,同時影片的故事情節(jié)也充分展示了人類對宇宙空間的探索等知識內(nèi)容。通過影片中的典型截圖,分析說明了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極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并討論了太陽對地球的影響,結合電影片段及地球儀演示了地球的自轉與公轉現(xiàn)象,并用科學的語言揭示了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重點說明了晝夜更替與四季的形成。利用電影中的故事情節(jié)說明地球上不同地帶正午太陽高度角的大小及晝夜長短的變化規(guī)律,并根據(jù)日地關系、地球運動等產(chǎn)生的各種現(xiàn)象說明了其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結論:基于Moodle平臺的高中地理影視微課程的應用研究表明,以影視資源為特色的微課程在調(diào)動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方面具有突出的效果,而Moodle平臺提供的各種支持工具進一步豐富了微課程的內(nèi)容和學習方式,使微課程的教學更加多元化及人性化,為教師更便捷地進行課程管理提供了可能。然而,無論是影視微課程還是Moodle平臺,都只是教學內(nèi)容及知識點的載體,重要的還是內(nèi)容本身,這些載體及平臺的有效利用仍然依賴于教師對教學內(nèi)容的充分理解和掌握以及平時對于教學資源的搜集和積累。
參考文獻:
[1] 陳軍向. MoODLE 平臺支持下的英語微課程開發(fā)應用研究[J]. 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 2015 (22): 77-79.
[2] 汪睿. 基于 Moodle 網(wǎng)絡課程混合式學習的設計與實踐研究[D]. 蘭州: 西北師范大學,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