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忠偉
【摘要】混凝土是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組成料料,對水利水電工程的質量起了決定性作用,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必須加強對混凝土施工技術的質量管理?;炷翝仓鞘┕み^程中至關重要的一環(huán),所以一定要確?;炷翝仓馁|量。本文主要分析了混凝土澆筑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并結合這些問題總結了混凝土澆筑質量控制的要點。
【關鍵詞】混凝土澆筑;質量問題;質量控制;管理
1、 引言
混凝土廣泛應用于水利水電工程,已成為水利水電工程中最常見的材料之一?;炷劣泻芏鄡?yōu)良的特性,所以能夠得到廣泛應用,但這些都是以混凝土澆筑的質量為前提的,混凝土澆筑的質量與建筑整體的外觀、強度都有關系。果達不到要求就會出現很多問題,因此,對混凝土澆灌實施質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這已成為建筑領域研究的一項重要課題。
2、 混凝土澆筑的質量問題
2.1、出現麻面現象。
混凝土的表面會出現麻點或者凹坑的現象,使得混凝土表面非常粗糙,看起來就像長了“麻子”一樣。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造成的:
①在進行混凝土澆筑之前沒有將模板濕潤,也有可能是濕潤程度不夠,混凝土在澆筑后會大量吸水,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被吸收,與模板接觸的混凝土由于缺水出現馬面現象。
②模板的隔離層涂刷不符合要求,出現不均勻現象,使得混凝土表面與模板粘連,拆除模板后造成麻面現象。
③混凝土振搗不充分,混凝土中包含的氣泡沒有完全排出,最終聚集在混凝土表面,這是形成麻點的原因。
2.2、出現蜂窩現象。
由于混凝土的配合比不符合要求,石子過多,砂漿過少,使得石子之間出現窟窿,就像蜂窩一樣的現象。主要是因為:
①混凝土的配合比不合理?;炷林惺褂玫乃?、砂、石子的量不合理,石子的量過多,砂和水泥用量不夠,導致出現蜂窩現象。
②混凝土攪拌不均勻?;炷翑嚢璨怀浞?,時間太短,使得大量石子聚集在混凝土表面,出現蜂窩現象。
③下料不當?;炷翛]有分層下料或者下料過高,也有可能沒有設串通,導致石子與砂漿離析,大量的石子聚集在一起。
④混凝土離析或漏漿?;炷猎谶\輸過程中產生離析,石子與砂漿不均勻,或漏漿原因至大量的石子聚集在一起而出現蜂窩現象。
2.3、出現漏筋現象。
漏筋是一種混凝土內部的鋼筋部分裸露在混凝土表面的現象,出現漏筋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①鋼筋的保護層墊塊位移?;炷翝仓臅r候,需要保護層墊塊來穩(wěn)定鋼筋,防止鋼筋緊貼模板。但是有時候保護層墊塊護發(fā)生位移,或者是保護層墊塊數量不夠導致鋼筋與模板接觸,出現漏筋現象。
②鋼筋過密。鋼筋排列過密,截面太小,石子不能進入到鋼筋內部,卡在鋼筋上面,使得混凝土不能充分填充到鋼筋四周,出現漏筋現象。
③模板漏漿。模板固定不到位,有縫隙,使得砂漿漏出,鋼筋沒有被砂漿包裹,裸露在混凝土表面。
2.4、混凝土均質性差。
混凝土均質性差的意思是混凝土的抗壓強度等級達不到設計的要求?;炷辆|性差主要是因為:
①使用的水泥不符合要求。有的建筑商為了降低成本使用過期的或者質量差的水泥,或者水泥由于管理不當而受潮,使得水泥的活性降低,導致混泥土的均質性差。
②混凝土配合比不恰當?;炷潦┕み^程中水量過多,使得水灰比太大,降低了混凝土的強度。
③拆模過早。很多建筑工程都在冬季施工,冬季施工如果拆模過早會使混凝土受凍,受凍后的混凝土均質性會降低。
3、 混凝土澆筑質量控制的要點
根據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可能出現的質量問題,及出現這些質量問題的原因。針對這些可能出現的質量問題,結合引起這些質量問題的原因采取以下混凝土澆筑質量控制的要點。
3.1、 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
⑴原材料的質量控制
原材料的質量是混凝土質量的根本,如原材料的質量得不到保證,那混凝土的質量肯定不會好。原材料的質量控制包括水泥、骨料和外加劑的質量控制。
水泥的質量控制主要是選用符合設計要求的質量合格的水泥,水泥應有出廠質保單,到工地后應進行復檢。復檢項目包括水泥強度、凝結時間、體積安定性、稠度等,大體積混凝土應選取熱量較低的水泥品種。
骨料的質量控制主要是要控制砂中的有機含量,應檢查砂子、小石子的含水量、砂的細度模數,以及骨料的含泥量、超遜徑。
⑵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
混凝土的配合比直接影響到混凝土的強度等級,最主要的是水泥的用量和水灰比,按照試驗室簽發(fā)經監(jiān)理工程師批準的混凝土配合比,根據工程設計中混凝土強度等級、耐久性、坍落度等的要求,骨料的含水量變化等因素,及時調整水泥的用量和水灰比,選擇最合適的混凝土配料單。
⑶混凝土拌和的質量控制
混凝土拌和時首先要檢查原材料的配合量是否正確,其次檢查混凝土拌和的時間,拌和的時間要符合規(guī)定的時長要求,確保混凝土拌和均勻,拌和完成后要對混凝土進行檢驗。
⑷混凝土澆筑的質量控制
拌制好的混凝土經過運輸至達施工倉面,首先要檢查混凝土在運輸過程中是否產生分層離析、泌水、砂漿流失、初凝等現象,不合格混凝土嚴禁入倉。
其次檢查模板支撐的穩(wěn)定情況,混凝土澆筑過程中,要注意觀察模板、支撐情況,發(fā)現異常及時處理。
混凝土振搗時,應按一定厚度、次序、方向、分層進行,振搗棒要快插慢拔,上下略為抽動,以使上下振搗均勻。插點要均勻排列,逐點移動,順序進行,以防漏振,對平倉振搗工作由專職人員負責,加強對振搗質量控制。
混凝土澆筑對周圍環(huán)境的溫度要求很高,應嚴格控制混凝土的出機口溫度及運輸、澆筑過程中的溫度,混凝土允許澆筑溫度應控制在符合設計規(guī)定內,防止混凝土裂縫;在低溫天氣施工時,應采取措施防護混凝土;在雨季施工時,成品砂石料場的排水應暢通,運輸工具應有防雨及防滑措施,露天澆筑倉面應有防雨措施,加強骨料含水量的測定工作,及時調整拌和用水量,在中雨以上的雨天不得澆筑砼;同時,及時了解天氣預報,合理安排施工時間。
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在規(guī)定時間內進行澆水養(yǎng)護,養(yǎng)護時間不能少于規(guī)定的天數。在混凝土強度達到規(guī)定的強度
4、混凝土施工管理措施
4.1、建立組織機構
設立專門質量管理機構,落實責任制,實行全面質量管理,嚴格把關混凝土的原材料質量、混凝土拌和質量和澆筑質量,配備專職質檢員,全面負責整個工程的質量管理和檢查工作,對各項目各道施工工序嚴格把關,對混凝土原材料各項參數的現場測試、級配調整,混凝土試塊制作、養(yǎng)護和試壓,混凝土拌和質量及混凝土澆筑質量的現場監(jiān)督和調整。
4.2、建立健全管理規(guī)章制度
建立健全各項管理規(guī)章制度,施工中嚴格執(zhí)行各種技術管理制度,如:技術崗位責任制、圖紙會審制、技術交底制、技術檔案制等,使技術管理標準化、規(guī)范化,這些是確保工程質量的基礎。
任何單項工程都要進行工前技術交底,工中檢查指導和工后總結評比,并做到自檢交接檢查。嚴格執(zhí)行工程質量“三檢制”制度,對每道工序嚴格執(zhí)行施工質量“聯檢制”。嚴格執(zhí)行以質量崗位責任制、質量否決制、質量獎懲制和質量檢驗制為中心,以生產技術、計劃、財務、勞動安全和物資管理的輔助的質量保證體系管理制度,以全面質量管理保證施工質量。
注重新工藝、新技術等對操作人員的培訓和宣傳,在每位員工的心中都逐漸樹立良好的質量意識和安全意識。
5、結束語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水利水電工程混凝土施工質量是施工過程的重要部分,從混凝土的原材料選擇、拌和、立模、澆筑、養(yǎng)護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都不能放松質量管理,把握混凝土澆筑質量控制的要點,并嚴格對混凝土的澆筑過程進行監(jiān)督,并不斷嘗試新工藝新技術提高混凝土施工的質量,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王懿. 混凝土澆筑過程質量控制要點[J]. 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1,03:228.
[2]李志超. 影響混凝土澆筑質量的薄弱環(huán)節(jié)與控制要點[J]. 浙江建筑,2007,S1:87-88.
[3]章生根. 淺談建筑工程中大體積混凝土澆筑質量控制[J]. 中華民居(下旬刊),2012,12: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