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瑪貴桑
【摘要】語文是母語教育,其基礎性和廣泛性不言而喻,但也正是由于這種基礎性而導致很多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不夠重視,學習的興趣也不是很高。特別是在藏區(qū),語文教學包括藏語文教學和漢語文教學,而漢語文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由于文化背景、思維方式、語言習慣的不同,這種現(xiàn)象也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出現(xiàn)這種情況不能將責任完全推給學生,教師也要負很大一部分的責任。教師的教學觀念落后,教學方法陳舊都是導致這種情況產(chǎn)生的重要因素。
【關鍵詞】高中漢語文;閱讀教學;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7-0242-02
傳統(tǒng)的、陳舊的漢語文教學觀念及教學模式,形式單一,內(nèi)容枯燥。具體表現(xiàn)在教師一上課就從文章的字、詞、段意入手,再到全文中心的肢解式教學,不講成效,不重實際,機械重復,強行填鴨,我行我素,甚至課堂上還有表演型、虛假的演戲成分,學不學在你,教不教在我,對教與學雙方來講是高耗低效。近年來,國家推行新課程改革,對高中漢語文閱讀中教與學提出了更高的目標?!墩Z文課程標準》要求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并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具體分解為:積累整合、感受鑒賞、思考領悟、應用拓展、發(fā)現(xiàn)創(chuàng)新等幾個方面的能力目標,提出高中生要靈活運用精讀、略讀、瀏覽、速讀等閱讀方法,提高閱讀效率,這使得漢語文學科更加規(guī)范,要求更加具體,指向更加明確。
一、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
在全國新課改的大背景下,廣大教師把較為前沿的感悟性閱讀、探究性閱讀、個性化閱讀等方法應用到教學實踐中去。但部分教師對漢語文教學課程改革理解片面,沒有融會貫通,只是機械地照辦、套用,缺乏實踐研究,指導不到位,流于形式,看似新潮,實無實效。在教學中過分突出學生的自主,過分夸大學生的作用,夸大情感目標和過程,輕視知識技能目標,輕視教師的指導作用,結(jié)果是課堂教學既無序又無效,教與學均不得法,教學質(zhì)量低下。語文素養(yǎng)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更是學生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的基礎。
而閱讀是提升漢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部分,這給語文閱讀教學提供了新的研究切入點和新的實踐操作平臺。當下高耗低效的閱讀教學顯然與新課標的要求存在明顯的脫節(jié)。
二、高效閱讀的意義
快速高效閱讀法是綜合運用教育學、心理學、生理學、語言學、思維學、腦科學等學科的有關原理,借鑒國內(nèi)傳統(tǒng)的優(yōu)秀讀書方法和國外盛行的快速閱讀法??焖俑咝ч喿x法的一個顯著特點,是要在短時間內(nèi)迅速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閱讀效率,能激發(fā)學生課內(nèi)外讀書的興趣和積極性,大大提高課外閱讀總量。高效閱讀的這種用盡量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高效果、高效率、高效益的閱讀目標要求,有助于完成新課標中關于學生課外閱讀總量的指標,提高語文教學效果。
三、高效閱讀的方法
根據(jù)筆者長期的教學經(jīng)驗,引導學生有目的、有針對性地按程漢杰“快速高效閱讀法”進行訓練,同時又不拘泥于該閱讀法,引導學生結(jié)合該方法理論,采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和習慣去閱讀,不純粹是為了閱讀而閱讀。經(jīng)過長時間的總結(jié)和實踐,全班同學已摸索出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這使我所在的班級漢語文成績有了明顯的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得到了廣大師生們的認同?,F(xiàn)將此方法總結(jié)如下:
1.在閱讀中要善于標注關鍵點,在閱讀中勤于動手
圈點畫線既可對提出的問題邊讀邊想,以加強閱讀效果,也能為再讀或日后溫習提供記憶線索。因為再讀時,未必有時間、有必要重讀全文,只讀畫線部分就可記起內(nèi)容的概略。
2.因材料和要求而異,要善于選擇閱讀方式
高效率的閱讀是根據(jù)閱讀目的、材料的種類以及難易程度,靈活選擇瀏覽、略讀、尋讀或研讀,綜合采用最合適自己的方法,不浪費一點時間和精力,并能從材料中準確地找出所需要的東西。培根說:“有些書可供一嘗,有些書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幾部書則應咀嚼消化?!边@就是說,有些書只要讀它們的一部分就夠了,有些書可以全讀,但不必過于細心地讀,還有不多的幾部書則應當全讀、勤讀,而且用心地讀。
生物課本不能用讀小說的速度來讀,同樣閱讀小說也不必糾纏于某個生詞。如一部書,先從頭到尾瀏覽一遍,選取精華部分、未懂又需懂的部分、對自己啟發(fā)最大關系最密切的部分,細嚼;在無需慢讀、細讀、深讀的地方,要快讀、粗讀、淺讀。該淺則淺,該深則深,快、粗、淺和慢、細、深相結(jié)合。
3.全過程要善于思考
列夫托爾斯泰說:“知識,只有當它靠積極的思維得來,而不是憑記憶得來的時候,才是真正的知識。”閱讀不是簡單機械的重復,而是一個思考過程。所以閱讀時,要知道為什么閱讀以及將從閱讀中得到什么,不斷地思考、評價、判斷、想象、推理和解決問題。
4.在閱讀中要善于歸納
歸納即是指讀者在讀書過程中對書籍的掌握,由薄到厚,由此及彼,去偽存真,去粗取精的過程。因此,每一個學員在學習快速閱讀的練習中,對涉及的每一篇文章與材料都學會在閱讀中歸納和總結(jié)。
四、高效閱讀的思考
閱讀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高效的閱讀必須是方法正確思維對路的閱讀。語文高效閱讀教學策略的重點就在策略的突破上。《語文課程新標準》中指出,閱讀教學應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情趣。從文體特點入手,根據(jù)寫作的規(guī)律,歸納出閱讀的思路,讓我們找到了把握文章的“穴位”,掌握了“四兩撥千斤”的巧力,從而使閱讀走出高耗低效的困境。閱讀過程中必須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主體,讓學生自己去體驗,這樣才能做到高效果、高效率、高效益,才能真正提升學生的漢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潘蘭琴.培養(yǎng)興趣·重視指導·養(yǎng)成習慣——提高中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實踐探索[J].甘肅教育.2016(06).
[2]王勇.淺談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5(15).
[3]范曉靜.淺析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新課程(上).2013(10).
[4]張井岡.語文教學如何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J].學生之友(小學版).2013(12).
[5]張亞軍.初中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要有具體措施[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