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芳苓++田建榮??
摘要:以鉬酸銨廢水為研究對象,從多種離子交換樹脂中選擇吸附效果較好的樹脂,并在不同pH值、溫度、接觸時間條件下,分析吸附影響因素對吸附的影響,從而得到較好的樹脂吸附參數,并應用于生產實踐。
關鍵詞:鉬;廢水;樹脂;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TB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29.091
鉬作為一種寶貴的稀有金屬,因其優(yōu)越的耐高溫、耐腐蝕等性能被廣泛的應用于多個領域,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科技的進步,對鉬產品的需求量日益提高。國內鉬酸銨生產通常采用濕法冶金進行生產,生產過程會產生大量的廢水,其量大約為4m3廢水/噸產品,鉬含量通常為0.5-2.0g/l,含有較多的鉬金屬。對于鉬酸銨廢水中鉬的回收利用常采用化學沉淀法、萃取法、離子交換樹脂吸附法等。在回收利用過程中對雜質的含量要求較高,因此,符合工業(yè)生產要求的離子交換樹脂吸附法成為應用最為廣泛的鉬回收辦法。在離子交換樹脂吸附應用過程中,開發(fā)和應用的樹脂種類較多,有陽離子交換樹脂,陰離子交換樹脂,鰲合型樹脂等,這些樹脂均能吸附廢水中的鉬,并能達到較好的回收效果。
本文以鉬酸銨生產廢水為研究對象,收集多種離子交換樹脂,進行鉬酸銨廢水鉬吸附回收試驗,并進行生產應用。
1試驗部分
1.1試劑與設備
玻璃離子交換柱(Ф16mm×300mm)、量筒、燒杯;
硝酸(分析純)、氨水(分析純)、氫氧化鈉(試劑);
離子交換樹脂:D314、LS-9000、LS-9000C、SH-819、354樹脂(樹脂粒度20-50目,使用前經純水、硝酸、氨水或堿液轉型預處理);
含鉬廢水:鉬酸銨生產廢水;
全差式分光光度計。
1.2試驗方法
1.2.1實驗原理
在酸性條件下,鉬以多鉬酸根形式存在于廢水中,主要有:Mo2O72-、Mo4O132-、Mo7O246-、Mo8O264-,在離子交換過程中,多鉬酸根被樹脂吸附。
MoxOya- + R-M→MoxOy-R +M a-(1)
1.2.2實驗方法
取一定量預處理好的離子交換樹脂裝入交換柱中,按圖連接好裝置后,調整液體流速,進行離子交換實驗。通過對過柱液鉬含量進行分段檢測分析,判斷樹脂對鉬的吸附效果。
2結果與討論
2.1離子交換樹脂的選擇
不同樹脂進行離子交換實驗檢測結果。
在離子交換樹脂的選擇上,首先考慮樹脂的吸附選擇性,選擇行較好,則可以較好的從廢水中吸附出鉬。從表1 結果可以看出,不用樹脂對鉬酸銨廢水中鉬的吸附選擇性能力不同,其吸附效果依次是:LS-9000、D314-1、D314-2、SH-819、354、LS-9000C,其中LS-9000樹脂對鉬酸銨廢水中鉬具有較好的吸附性能,因此,實驗選用LS-9000陰離子樹脂進行鉬的吸附實驗。
2.2LS-9000陰離子交換樹脂吸附鉬酸銨廢水中的Mo
通過調節(jié)鉬酸銨廢水pH值、接觸時間、吸附溫度等條件,分析各工作條件對離子交換過程的影響。
2.2.1pH值對樹脂吸附性能的影響
在鉬酸銨廢水中加入硝酸或氨水,調節(jié)廢水pH值,分別調節(jié)pH值為1、2、3、4,進行吸附實驗。實驗結果如圖1。
圖1不同pH值條件下,LS-9000樹脂吸附鉬過柱曲線圖
從圖1可以看出,在pH值為1時,過柱液中鉬含量顯著降低,但是不能全部吸附,原因是,在強酸性條件下,廢水中鉬逐漸轉化為鉬酸微顆粒,在交換過程中不能被離子交換樹脂吸附,并在靜置過程中形成沉淀附著于容器內壁。而在pH值大于3時,溶液中鐵離子快速變?yōu)镕e3+離子,影響樹脂的吸附性能,導致過柱液鉬含量逐漸升高。在pH值為2時,LS-9000樹脂可以較好的吸附廢水中的鉬,其吸附曲線平穩(wěn),在第9個點樣時,過柱液鉬含量稍有升高達到0.05g/l。
2.2.2接觸時間對吸附性能的影響
實驗采用鉬酸銨生產廢水,廢水鉬含量為2.05g/l,在室溫25℃、pH值為2、穿透點為0.2g/l條件下進行實驗。實驗結果如表2。
從表3 可以看出,接觸時間越長,樹脂吸附性能越好。分析原因為:接觸時間越長,則廢水中含鉬基團與樹脂官能團接觸時間越長,可以較為完全的利用樹脂減緩官能團,使得交換反應越充分。根據吸附效率,可以采用60-90min作為吸附接觸時間,并以此調節(jié)廢水流速。
2.2.3溫度對吸附性能的影響
在實驗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加熱鉬酸銨廢水,分別控制溫度為25℃、35℃、45℃、55℃,進行樹脂吸附實驗。實驗結果如圖2。
圖2不同溫度樹脂吸附過柱曲線
從過柱曲線可以看出,隨著廢水溫度的升高,過柱液鉬含量升高,當溫度超過35℃,過柱液中鉬含量明顯高于常溫吸附過柱液鉬含量,并在較小過柱體積下達到穿透點。
2.3LS-9000樹脂的解析
本實驗用稀氨水作為LS-9000樹脂的解析劑,解析前先用2倍樹脂體積純水洗滌離子交換樹脂,將殘留鉬酸銨廢水沖洗干凈,然后用稀氨水進行離子交換柱的解析。解析時,每150ml解析液后取30ml進行送樣。
從表3可以看出,稀氨水可以較好的析出樹脂上吸附的鉬,洗脫時鉬主要存在于前期解析液中。因此,利用稀氨水解析能夠將鉬集中在較小體積范圍的解析液中,這樣更有利于工藝應用過程。
實驗時,進行解析液的循環(huán)使用,以此提高解析液鉬含量,并對循環(huán)使用后的解析液進行全分析。解析液鉬檢測及全分析檢測結果如表4、表5。
通過對A1、A2、A3三個解析液重復循環(huán)解析后,解析液鉬含量均隨玄幻次數的增加而增大。從解析液全分析檢測結果看,解析液中雜質含量較低,能夠滿足國內鉬酸銨生產工藝要求。
3結論
酸性條件下,LS-9000樹脂對鉬酸銨廢水中鉬具有較好的吸附作用,在pH值為2-3、接觸時間為60-90min,溫度在25-35℃條件下,LS-9000樹脂吸附鉬酸銨廢水中鉬的效果最好;
飽和樹脂用稀氨水進行解析,在三次重復循環(huán)解析后,解析液中鉬含量和雜質含量均能能夠滿足國內鉬酸銨生產需要。
參考文獻
[1]李鴻江,溫致平,趙由才.大孔吸附樹脂處理工業(yè)廢水研究進展[J].安全與環(huán)境工程,2010,17(3):21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