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麗芬
濟寧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血管外科,山東濟寧 272000
血管外科住院患者的護理安全管理
楚麗芬
濟寧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血管外科,山東濟寧 272000
目的探討血管外科住院患者的護理安全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選擇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該院血管外科住院的患者108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4例,觀察組給予護理安全管理,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管理,觀察住院期間不安全事件發(fā)生情況,調(diào)查患者對護理滿意度。結(jié)果觀察組患者住院期間不安全事件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護理安全管理應(yīng)用于血管外科住院患者中后,可減少不安全事件,提高患者住院安全性。
血管外科;住院患者;護理安全管理
血管外科為醫(yī)院中主要的臨床科室之一,收治的患者病種多樣,病情復(fù)雜,較易發(fā)生變化,且老年患者占據(jù)多數(shù),增加了患者住院期間的風險性,稍不注意,即有可能引發(fā)不安全事件,降低患者住院安全,甚至引發(fā)醫(yī)患糾紛。護理管理作為保障患者住院安全的有效措施,受到血管外科的高度重視,但常規(guī)護理管理中,護理人員不安全事件防范意識比較差,導致效果并不理想。研究表明[1],護理安全管理應(yīng)用于血管外科住院患者后,可有效減少不安全事件,促使患者盡早痊愈出院。該院血管外科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治療108例住院患者時,即對觀察組實施護理安全管理,效果比較滿意。報道如下。
選擇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該院血管外科住院的患者108例,男58例,女50例;年齡20~83歲,平均(57.9±3.3)歲;疾病類型:下肢靜脈血栓42例,下肢靜脈曲張33例,急性肺栓塞18例,血管閉塞性脈管炎8例,主動脈夾層7例;文化水平:本科及以上21例,大專18例,高中及中專24例,初中23例,小學及以下22例。納入標準:①符合相應(yīng)診斷標準,且為住院患者;②溝通及理解能力正常;③均對該研究知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4例,兩組患者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患者住院時間給予常規(guī)護理管理,基本遵照醫(yī)囑進行。在對照組基礎(chǔ)上,觀察組患者給予護理安全管理,具體方法如下:①護理安全管理培訓在科室內(nèi)部定期開展,安全護理教育不定期舉行,讓護理人員認識到血管外科護理中安全護理的重要作用,促進其安全意識的提升,于護理人員年度考核中納入護理安全管理指標,使護理人員自覺強化自身的安全意識;②對患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密切觀察,積極預(yù)防嚴重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如主動脈夾層破裂,對患者血壓嚴格控制,囑咐患者保證多臥床休息,以保證休息時間充足,幫助患者擺放平臥位后,再進行各項護理操作,完成操作后,囑咐患者緩慢起身,穩(wěn)定后再下床進行其他活動,預(yù)防跌倒;③對患者飲食實施科學的干預(yù),飲食方案可針對患者具體情況制定,主要為半流質(zhì)飲食,保證清淡、易消化,預(yù)防便秘;④肺栓塞為嚴重并發(fā)癥,危及患者生命安全,護理人員要積極預(yù)防,尤其是深靜脈血栓形成患者,更是密切注意,急性發(fā)病后,患者需臥床休息,保證臥床時間達到10~14 d,禁止進行按摩、熱敷等行為,做好搶救準備工作,便于搶救治療在需要時及時開展;⑤抗凝治療前,對患者出血性疾病史存在與否準確確定,制定具有針對性的預(yù)防出血措施,抗凝治療期間,定時監(jiān)測各項身體指標,并注意患者情況,如抗凝藥物采用肝素類,要對患者APTT水平嚴密監(jiān)測,但若抗凝藥物為華法林,則要對INR水平密切觀察,同時,護理人員告知患者治療期間自我觀察的方法,便于醫(yī)護人員及時的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⑥跌倒與墜床為血管外科患者住院期間較易發(fā)生的不安全事件,要在護理時加強預(yù)防,重點看護老年患者,并告知患者家屬患者發(fā)生跌倒與墜床的可能性,引起患者家屬的注意,使其積極配合,在危險位置放置相應(yīng)的警示牌;⑦肢體偏癱、缺血等為血管外科患者常見合并癥,住院期間,護理人員應(yīng)及時的評估壓瘡發(fā)生風險,根據(jù)評估結(jié)果采取相應(yīng)的預(yù)防措施,如定時翻身、清潔皮膚等,避免發(fā)生壓瘡[1-2]。
觀察兩組患者住院期間不安全事件發(fā)生情況;患者出院前,利用該院自制問卷調(diào)查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包含服務(wù)態(tài)度、護理操作、安全管理、健康教育、住院環(huán)境5項,每項評分0~100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患者對護理滿意度越好。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統(tǒng)計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及計數(shù)資料分別利用t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住院期間,觀察組54例患者中,2例患者發(fā)生不安全事件,發(fā)生率3.7%,1例跌倒,1例壓瘡;對照組54例患者中,8例患者發(fā)生不安全事件,發(fā)生率14.8%,3例跌倒,2例壓瘡,2例墜床,1例運送搬運意外。觀察組患者住院期間不安全事件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各項護理滿意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觀察組和對照組護理滿意度比較[(±s),分]
表1 觀察組和對照組護理滿意度比較[(±s),分]
組別 服務(wù)態(tài)度 護理操作 安全管理 健康教育 住院環(huán)境觀察組(n=54)對照組(n=54)tP 92.9±3.4 85.7±3.8 6.287<0.05 95.8±2.1 90.4±2.5 5.943<0.05 93.3±3.7 86.2±4.1 4.997<0.05 94.1±2.5 88.9±2.8 5.681<0.05 95.7±2.4 90.1±2.8 6.055<0.05
醫(yī)療護理質(zhì)量管理中,重要內(nèi)容之一即為患者安全。血管外科住院患者疾病類型多樣,多數(shù)患者病情兇險,住院期間較易發(fā)生不安全事件,如跌倒、墜床、壓瘡、抗凝治療致出血、主動脈夾層破裂等,不僅對患者安全產(chǎn)生嚴重影響,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3]。血管外科不安全事件的發(fā)生與護理人員因素、患者自身因素、環(huán)境因素等密切相關(guān),如護理人員因素,操作技術(shù)不成熟、安全意識不足、缺乏責任心及安全管理知識等均會增加不安全事件的發(fā)生風險。護理安全管理是一種專門針對護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實施的管理措施,應(yīng)用于血管外科后,可有效地提升安全管理效果。血管外科實施護理安全管理過程中,從培訓護理人員的安全管理意識入手,使護理人員充分認識護理安全管理在護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并將護理安全管理與績效考核掛鉤,激發(fā)出護理人員主動強化安全意識、實施安全管理的行為,促進安全管理效果的提升[4]。同時,護理人員還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針對性的安全防護方案,例如患者存在較高的墜床風險,采取安裝床欄等方式,降低風險,保護患者安全。該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患者不安全事件發(fā)生率明顯降低,而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則明顯提高,具有良好的護理效果。
綜上所述,血管外科住院患者護理中,實施護理安全管理后,有利于增強護理人員的安全護理意識,并積極地規(guī)范自身的護理行為,降低不安全事件的發(fā)生風險,提高護理工作質(zhì)量,保證患者安全,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提高患者及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
[1]潘文艷.血管外科病房患者護理安全隱患分析與防范管理措施[J].中醫(yī)藥管理雜志,2014,16(9):1454-1455.
[2]閆燕,邵院玲,張青青.外科住院患者參與護理安全管理需求現(xiàn)狀調(diào)查[J].齊魯護理雜志,2014,32(19):67-69.
[3]朱秀勤,郭宏晶,李幗英.住院患者護理安全管理模式的構(gòu)建與效果探討[J].中華保健醫(yī)學雜志,2013,25(6):491-493.
[4]穆小玲.住院老年患者的護理安全因素分析及管理對策[J].吉林醫(yī)學,2012,30(11):2417-2418.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 of Inpatients in the Department of Vascular Surgery
CHU Li-fen
Department of Vascular Surgery,Jinni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Jining,Shandong Province,272000 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 method and effect of inpatients in the department of vascular surgery.Methods108 cases of inpatients in the department of vascular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6 to May 2017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54 cases in each,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he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while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routine nursing management,and the occurrence of unsafety events during the hospitalization period was observed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of patients was surveyed.ResultsThe incidence rate of unsafety ev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obvious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 in inpatients in the department of vascular surgery can reduce the unsafety events and improve the hospitalization safety.
Department of vascular surgery;Inpatients;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
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654(2017)08(c)-0023-02
2017-06-21)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24.023
楚麗芬(1987-),女,山東濟寧人,本科,護師,主要從事臨床護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