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龍強
數(shù)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種文化,更是一種描述科學的語言。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科學技術的進步及“社會的數(shù)學化”,沒有良好的數(shù)學閱讀基本功是不行的。數(shù)學閱讀是一個完整的心理活動過程,包括對語言符號(文字、數(shù)學符號、術語、公式、圖表等)的感知和認讀、新概念的同化和順應、閱讀材料的理解和記憶等各種心理活動因素,是一個不斷假設、證明、想象、推理的積極能動的認知過程.由于數(shù)學語言本身具有符號化、邏輯化及嚴謹性、抽象性等特點,給學生的數(shù)學閱讀帶來了一定的困難.高中數(shù)學能力要求中的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論證能力,運算求解能力,數(shù)據(jù)處理能力等能力的考查都是通過試題來完成的,所以學生閱讀能力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能力的考查結果。學生在考試過程中,容易馬虎,每次都丟了很多不該丟的分。具體癥狀如下:題目看錯,難題會做,簡單送分題做錯,思路正確但計算出錯、抄錯導致丟分或算不下去,抽查發(fā)現(xiàn)粗心馬虎丟分的原因主要是沒有掌握好閱讀的方法。如何在教學過程中教會學生“讀”是每一位數(shù)學教師需要研究的課題。“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弊寣W生學會自主學習,必須通過教師的正確教導,學生才能由“讀會”轉化為“會讀”。
數(shù)學教學中,對學生讀法的教導,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對語言的翻譯,而且還應重視教導學生去怎樣讀,這正是讀法的核心所在,如教導學生學會泛讀和精讀相結合。
1.泛讀
即先瀏覽題干,收集信息,邊讀邊勾、邊劃、邊圈,粗略掌握題目給了幾個條件,弄清題目要求什么。這里重點是看清題目給了哪里些條件,對每一個條件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
如銳角三角形△ABC中,若A=2B,a,b分別是角A,B的對邊,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① sin3B=sinC ②cos3B=cosC ③sin3B=cosC ④cos3B=sinC
請將所有正確的判斷序號填在橫線上
在這道題中就有“銳角三角形、A=2B、a,b分別是角A,B的對邊”三個條件,以及四個判斷。特別是銳角三角形這個條件對解本題至關重要。
又如,首項是的等差數(shù)列{an}從第10項起每一項的值都大干1,則此數(shù)列的公差d的取值范圍是多少?
此題中“從第10項起”中的“起”就是一個重要的條件,不能忽略。
泛讀就要求學生在讀題的過程中不要花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快速瀏覽,一帶而過,對于題干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數(shù),收集有效的信息,并且不放過任何一個有用的信息。
2.精讀
即根據(jù)所學知識點仔細分析題目要求,整理信息,在理解數(shù)學概念、公式、法則、思想方法的基礎上重新對題目所給的各個條件加以加工、整理、排序,弄明白每一個條件的來龍去脈。
如按一定順序排列的一列點:P1(1,1),P2(1,2),P3(2,1),P4(1,3),P5(2,2),P6(3,1),P7(1,4),P8(2,3),P9(3,2),P10(4,1)…則P60的坐標是
本題如果直接看題干很多學生都會感覺無從下手,找不到規(guī)律,但是如果加以整理,重新排序:
P1(1,1)
P2(1,2),P3(2,1)
P4(1,3),P5(2,2),P6(3,1)
P7(1,4),P8(2,3),P9(3,2),P10(4,1)
……
學生就會豁然開朗。
精讀就是要把與解題相關的內容反復推敲、揣摩,力求理解、領會,并能夠有效地整理各個信息,特別是挖掘出隱藏的信息,掌握解題方法,建構數(shù)學模型,這對解題是大有幫助的。
總之,數(shù)學閱讀能力的形成是一項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只要教師改變教學觀念,從培養(yǎng)能力入手,多給予學生數(shù)學閱讀的指導,把泛讀、精讀相結合加以訓練,相信高中三年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數(shù)學素養(yǎng)都將不斷地得以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