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改霞
摘 要: 建筑渣土存放占用了大量土地,污染了周圍環(huán)境。為減小建筑渣土的危害,依據室內試驗與現場試驗,分析了建筑渣土顆粒組成及力學特征。研究結果表明:建筑渣土經過一定處理后,具有強度高,穩(wěn)定性好等特性。通過特定的施工工藝可直接應用于城市公路路基工程,為類似工程提供了可靠的技術依據。
關鍵詞: 建筑渣土;市政道路;路基施工
據統(tǒng)計資料顯示,2008年我國建筑施工面積即高達18億m2,每萬m2的全現澆結構或磚混結構建筑施工就會產生約500~600t的建筑廢渣,且建筑渣土量正以年均10%的速度遞增,由此產生的固體廢棄物在城市垃圾總量中約占30%至40%間的比重,是廢物管理中的難題。而在城市現代化進程的飛速推進中,市政道路建設也隨之得到了較大發(fā)展,其日益增長的土石方工程量所需的大量道路填筑材料正可以滿足建筑渣土的清運、埋填處理要求,也能較好地解決工程取土、建材運輸等多方面困難。因此,繼續(xù)加強對穩(wěn)定建筑渣土早期強度與長期穩(wěn)定性的研究,在增強城市環(huán)保效應外,對于擴展基層材料在路基工程中的應用范圍,提升路面施工整體質量,增強社會經濟效益也有著重要意義。
一、建筑渣土的概況
建筑渣土主要指舊建筑物維修、拆除或新設施建設過程中產生的包含混凝土碎塊、散落砂漿渣土以及碎磚塊等在內的固體廢棄物。市政道路路基多為低填,將建筑渣土應用于市政道路路基工程,首先應確保其適用于相應規(guī)范標準。尤其是路基填料包括強度高、水穩(wěn)定性好、施工壓實便利以及壓縮性好等特征,以運距短的土、石材料為宜。換言之,就是要考察建筑渣土是否可同時兼顧料源、經濟性特征以及填料性質合適度等要素。
建筑渣土的主要成分包括碎混凝土塊、石灰、碎磚塊等,但其粒徑相差懸殊,混凝土砌塊會影響搬運及運輸難度,粒徑小者又可能產生風季揚塵。鑒于建筑渣土顆粒粗大、成分復雜,因此在篩分實驗前應先進行多遍振動碾壓,再人工撿除、現場取樣并進行顆分試驗。從級配曲線圖結論來看,建筑渣土顆粒分布不均勻、粒徑級差較大??傮w而言,其粒徑多集中于10mm以上部分,且顆粒級配不佳。據《公路土工試驗規(guī)程》中土關于粒徑分布特征的分類,可將其確定為粗粒土中的礫類土。在市政道路路基工程中,積極有效地使用建筑渣土可實現資源的循環(huán)利用,對于改善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解決土方、建筑材料遠距離運輸的費用困難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二、建筑渣土的力學指標
1、直接剪切試驗。選取制備含水量為30%~70%間的多個試驗土樣,分別進行未浸水與浸水的快剪強度試驗。結論證實,當土中部分結合水轉化為自由水,或渣土內的易溶鹽遇水溶解、破壞原有骨架時,浸水后的浸水渣土的內摩擦角、粘結力均有較大幅度的降低,但其強度仍不低于普通工程強度指標。
2、壓縮試驗。通過對含水量55%、干容重8.8kN/m3的建筑渣土擊實土樣的壓縮試驗,可檢測出建筑渣土屬于低壓縮性的土。
無側限抗壓強度測試也表明建筑渣土齡期效應不明顯。綜合以上建筑渣土路用性能的試驗研究結論,可證實該類材料水穩(wěn)定性好、最優(yōu)含水量小、CBR強度高,基本可滿足市政道路路基填料各項指標的要求。
三、建筑渣土在市政道路路基工程中的施工工藝
在市政工程建設中可首先以試驗段測試建筑渣土的路用性能,底基層厚度規(guī)范標準為20cm,但在試驗段可適當提升至30cm,并分兩層施工、層厚15cm。
1、準備下承層
在準備下承層應首先測定其彎沉值,仔細填補、壓實下承層中存在的低洼或坑洞,松散處要及時疏松灑水并重新碾壓,確保建筑渣土下承層表面的平整堅實,無松散材料與軟弱地塊。
2、施工放樣
底基層施工前應按設計標準確定或恢復中線,以20m為限,在兩側路肩邊緣處設指示樁;并根據水平測量結果,在路肩兩側指示樁上以較為明顯的標記標出設計標高。
3、備料
建筑渣土的應用應依據底基層厚度與壓實度標準,將實驗材料配合比計算得出的建材單位面積重量、用量換算為單位面積體積用量備料所需的建筑渣土,備料完成后應按試驗段長度將建筑渣土均勻卸載于試驗段沿線兩側,攤鋪前應先測出混合料含水量,并按天然含水量與最佳含水量的差別進行均勻的灑水悶料,避免出現局部水分過多的現象。
4、拌和
將水泥以實際配合比拌合并均勻攤鋪到混合料上時,要注意使拌和深度達到穩(wěn)定層底,并安排專門的操作員配合拌和機操作員檢查、調整拌和深度。
5、整型、碾壓
使用平地機初步整平、整型的過程中,施工單位要嚴禁車輛通行,以人工輔助消除其中混合料不均勻之處。在使用重型輪胎壓路機、振動壓路機振動重復碾壓的過程中,要注意保持建筑渣土表面潮濕,可在渣土表面蒸發(fā)較快時補灑少量水分。
6、養(yǎng)護及交通管制
養(yǎng)護期維持7天,期間內應保持穩(wěn)定土層表面潮濕,可利用灑水車進行適當次數的灑水養(yǎng)護;同時對車輛通行進行管制,避免出現路面破壞問題。
四、建筑渣土在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中的注意事項
1、建筑渣土用于優(yōu)質路基填料施工時應采用以下技術措施:進行揀除或破碎,消除渣土中存在的超標顆粒,保證建筑渣土的水穩(wěn)性、強度等以滿足市政道路路基填料標準;適當添加細粒成分并將其控制于細料含量1倍左右,以有效提升建筑渣土干密度與路用性能;在建筑渣土強度改良上可適當添加石灰或水泥;季凍區(qū)、多雨區(qū)市政道路建設應考慮采用或設計防凍層、防水層。
2、建筑渣土作為路基填筑材料,可適當增加施工含水量,并采取與碎石土路基填筑相同的施工工藝。建筑渣土路基填料破碎后,因堆放施工過長,具備含水量為6%左右。但因建筑渣土構成成分較多,可在10%到15%之間為試驗最佳含水量,因此,必須選取灑水車進行補水作業(yè)。為避免局部含水量差異過大,必須指派專人負責現場補水,如局部位置含水量不夠,則需持續(xù)補水,如含水量過高,則應進行晾曬處理。
3、建筑渣土壓實度檢測中,施工單位應考慮采用灌砂法,聯系實際應用的細料、粗料質量比計算試坑的干密度和壓實度。鑒于建筑渣土離散性特征明顯,在不同施工現場將其作為道路填料加以應用時,要注意進行相關試驗。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社會的快速發(fā)展,我國城市現代化進程日益加快,我國道路工程得到了空前的發(fā)展,隨著人們越來越重視低碳環(huán)保,市政道路路基工程中,為了響應低碳環(huán)保的號召,應該積極的采用建筑渣土來進行建設,不僅能夠實現資源的循環(huán)利用,還有利于改善城市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但當前建筑渣土的循環(huán)應用仍主要局限于樓房地基的使用,市政道路路基工程中尚無較多的應用。筆者認為,在簡單的技術處理后,建筑渣土所具有的水穩(wěn)性強、強度高等特征均證明其是性能優(yōu)良的道路路基填料。且建筑渣土路基填料的應用不僅可以有效緩解城市氣、水等污染,維護園林化城市景觀的完整美觀,對于建筑渣土良好的回收應用同樣也是一個重要的途徑?!?/p>
參考文獻
[1]李又云,李哲. 建筑渣土在城市道路中的應用研究[J].公路. 2013(07).
[2]應周杰,林春娥.市政道路規(guī)劃設計與建設改進分析探討[J].價值工程,2010(6).
[3]孔忠良.上海世博園區(qū)市政道路采用HEC固結渣土新材料研究[J].城市道橋與防洪,2008(7).
[4]吳宗良.建筑渣土如何資源化利用[J].寧波經濟(財經視點). 2011(03).
[5]齊善忠,胡海彥,付春梅.市政道路路基填筑建筑渣土現場試驗研究[J]. 路基工程. 2014(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