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孫豆豆+潘富娟
摘 要:在平面尺寸較大或形狀較為復雜的高層及超高層建筑中,往往通過設置后澆帶來消除因溫度變形或不均勻沉降對結構帶來的不利影響。地下室底板后澆帶因其厚度大、鋼筋密,使其工作難度增加。為此,本文主要對高層建筑地下室底板后澆帶的概況、施工工藝進行了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高層建筑;地下室底板;后澆帶;施工工藝
1 后澆帶的概況
在房建工程建設中,為避免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結構因自身收縮不均、沉降不均等情況出現(xiàn)的有害裂縫,需遵循設計規(guī)定,將臨時施工縫設置于基礎底板、墻、梁等相關位置,這種臨時施工縫就被稱為后澆帶。
以結構進行分類,后澆帶可分為多個部分。通過構件內部收縮,在一定時間內對后澆帶混凝土進行澆搗,以此把結構進行整體連接。澆筑后澆帶混凝土時,要求其氣溫符合施工規(guī)定,一般較低。其選取的混凝土通常為澆筑水泥或將微量鋁粉摻加到水泥內,其強度等級需高于構件強度,避免裂縫出現(xiàn)于新老混凝土間,后澆帶設置位置,必須對模板措施等消耗因素進行充分考慮。
2 高層建筑地下室底板后澆帶施工工藝
1、底板后澆帶設置
后澆帶位置選擇宜選在結構受力較小的部位,一般在梁、板的變形反彎點附近,此位置彎矩不大,剪力也不大;也可選在梁、板的中部,彎矩雖大,但剪力很小。后澆帶的寬度按結構構造要求而定,并應考慮便于施工操作,一般以800~1000mm為宜。施工后澆帶的位置選在板的中部,其寬度為800mm。為便于清理后澆帶中的垃圾、渣物,將后澆帶墊層的面標高下移200mm,將殘留渣物置于后澆帶底部,然后用與后澆帶混凝土內砂漿相同成分的水泥砂漿覆蓋并抹平,再澆筑后澆帶混凝土,底板厚度為1.3m。
2、后澆帶鋼筋處理
后澆帶內鋼筋斷開或貫通與否,在于后澆帶的類型。對于沉降后澆帶,鋼筋應貫通;對伸縮縫后澆帶,鋼筋宜斷開,因為如果鋼筋不斷開,鋼筋附近的混凝土收縮受到約束,將產生拉應力而出現(xiàn)開裂,從而降低了結構抵抗溫度變化的能力。后澆帶的配筋,應能承擔由二次澆筑混凝土使結構成為一整體后出現(xiàn)差異沉降而產生的內力,一般可按差異沉降變形反算為內力,須在配筋上予以加強。
為防止在后澆帶放置期間雜物、污水進入,以及保證施工期間的安全,應采取以下封閉措施:在底板后澆帶兩側砌筑120mm寬、300mm高的磚帶,砌體為M10,砂漿用MU5,磚帶與底板面轉角處用1∶2水泥砂漿抹灰,上部用18mm厚膠合板封閉。
3、后澆帶二次混凝土澆筑
后澆帶內的二次澆筑混凝土,采用補償混凝土,在內摻加UEA膨脹劑,摻量為水泥用量的12%,混凝土的強度等級采用比兩側澆筑混凝土高一級的C45。后澆帶二次澆筑混凝土前,應先將松動的混凝土塊及浮漿鑿除,清除后澆帶垃圾,用高壓水槍沖凈并充分潤濕混凝土表面,清除殘留積水。若后澆帶處鋼筋已銹蝕,應進行除銹,鋼筋除銹后要及時澆筑混凝土,避免鋼筋再次銹蝕。振搗混凝土時,應確保新舊混凝土接觸面結合緊密。后澆帶二次混凝土澆筑后,表面應覆蓋麻袋,澆水養(yǎng)護?;炷廖催_到設計強度之前,其上不得堆放重物,其下支撐不得拆除。
4、底板后澆帶防水處理
采用比原混凝土標號提高一級的補償收縮混凝土澆筑(摻10%替代水泥的UEA—H膨脹防水劑),后澆帶部位的地梁主鋼筋不截斷箍筋加密,底板鋼筋也不截斷且增設不少于原配筋15%的附加鋼筋伸入后澆帶兩側各1000mm,后澆帶留成平口式,底板中部采用3mm厚止水鋼板防水,后澆帶兩側采用易收口的密目鋼絲網(wǎng)隔離攔截混凝土。也可以在底板混凝土施工前,在墊層上施工一層卷材防水層或涂膜防水層(應寬出后澆帶兩側各300mm),以增強抗?jié)B效果,阻止底板下地下水的涌入。為防止底板周圍施工水、雨水流入后澆帶,在后澆帶兩側500mm處,增設寬60mm、高300mm的擋水墻,墻壁兩側抹防水砂漿。
5、后澆帶模板施工
(1)為便于清理干凈后澆帶中的垃圾渣物,可將后澆帶墊層的面標高下移200mm,將殘留渣物置于后澆帶底部,然后用同后澆帶混凝土內砂漿相同成分的水泥砂漿覆蓋并抹平,再澆筑后澆帶混凝土。
(2)墻體后澆帶兩側(兩道)的鋼筋相交點必須全部設置拉鉤,以免鋼筋骨架偏位;保護層墊塊掛到位,保證鋼筋有足夠的保護層厚度。留設后澆帶時,按墻筋間距,用松木板鋸成小口,固定于后澆帶側面作側模,鋸口縫隙用膠帶紙粘貼,用木方加固;也可用雙層鋼絲網(wǎng)做側模,用鋼筋支架做支撐。
(3)后澆帶梁、板底模的支撐可采用鋼管架或門架,支撐架在后澆帶二次澆筑混凝土未澆搗或后澆帶二次澆筑混凝土強度未達到設計值前不可拆除。如設計許可,可在后澆帶梁下按一定間距設置鋼筋混凝土柱,作為后澆帶梁板的臨時支柱,支柱的尺寸大小及配筋應經過計算后,方可設置。當板的架立筋≤Ф8時,為保證板鋼筋骨架的位置,可采用<Ф12鋼筋通長設置于后澆帶邊線外100mm處,順后澆帶方向布設,而后用Ф12鋼筋支架架立,保證板面鋼筋保護層厚度準確。后澆帶側模用20mm厚松木支設,松木板鋸成小口,固定于后澆帶側面,用50mm×100mm木方通長加固。
(4)留置后澆帶時,后澆帶兩側模板支撐不僅要牢固緊密,還應易拆除或一次性使用不拆除。采用一次性單層鋼板網(wǎng),往往造成混凝土及混凝土漿流入后澆帶,不易清理。施工中可采用以下做法:梁板底筋以下用防水水泥砂漿在支模處做成一道寬約5cm的阻攔壩,避免混凝土從底筋下涌入后澆帶。對于較深、較厚、不易清理的梁板,則采用雙層網(wǎng)作一次性模板。在雙層網(wǎng)中,一層為鋼板網(wǎng),另一層則為細網(wǎng)眼鐵絲網(wǎng),兩層網(wǎng)片可事先綁扎固定在一起。雙層網(wǎng)用定型鋼筋支撐,定型鋼筋與底筋、面筋焊接固定。
后澆帶跨內的梁板在后澆帶二次澆筑混凝土前,兩側結構長期處于懸臂受力狀態(tài),在施工期間本跨內的模板和支撐不能拆除,必須待二次澆筑混凝土強度達到其設計值的75%后,按從上往下的順序進行拆除。因此,在施工中應注意將后澆帶的模板及支撐與周圍結構的模板及支撐分開,避免誤拆除。在后澆帶二次澆筑混凝土前后,要在一定時間內進行沉降監(jiān)測,并記錄在案。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伴隨高層、大跨度、大體積及超長建筑工程的不斷涌現(xiàn),鋼筋混凝土結構也呈現(xiàn)出多樣化的特點,在此基礎上混凝土選取的材料、施工技術也產生了極大的改變,尤其是大體積超長混凝土結構。開裂現(xiàn)象作為房建工程常見問題,為防止結構因收縮產生開裂現(xiàn)象,可選取后澆帶施工技術代替伸縮縫進行施工。作為超長鋼筋混凝土結構內抵消自身應力最常見的一種方法,后澆帶在現(xiàn)澆整體混凝土結構中的運用,可對結構構件變形、基礎不均勻沉降出現(xiàn)的附加應力進行消除,一般情況下,需保留后澆帶一定時間后,再進行填充封閉施工,以此確保和原結構能夠成為整體無縫結構。這樣不僅能夠有效提升房建工程的美觀性,更能對結構整體剛度、抗震能力及防水能力進行有效提升。通過后澆帶的設置,可對大體積超長混凝土結構因混凝土收縮出現(xiàn)的早期裂縫進行有效解決。
參考文獻
[1]朱日新.地下室底板后澆帶施工[J].中國科技信息,2010,(01).
[2]盧智光.地下室后澆帶施工處理措施探討[J].廣東建材,2010,(04).
[3]袁泉.探討房建工程后澆帶施工技術的質量控制[J].陜西建筑,2011(90):592.
[4]劉鵬飛;;試論高層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施工出現(xiàn)的問題及對策[A];2014年全國科技工作會議論文集[C];2014年
[5]張永勝,李雁英.超長混凝土框架結構非線性有限元研究[A]. 第19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Ⅱ冊)[C]. 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