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雪
摘 要:本文從影響聽力水平提高的因素著手分析,指出了英語聽力訓練過程中的部分誤區(qū),為教師和學生自身更好地采用科學的方法進行聽力訓練做了較為詳盡的論述。
關鍵詞:英語聽力;聽力誤區(qū);訓練方法
在學習英語若干年且教授高中英語十余年后,筆者越來越覺得在現階段的教學中,英語聽力是被老師和同學普遍忽視的一項。筆者在本文中想要與大家一起探討提高英語聽力水平的重要性以及怎樣才能有意識有計劃的自我提高聽力能力。
一、提高聽力水平的重要性的原因
那么提高英語聽力在英語學習中有多么重要呢?筆者認為在英語語言的聽、說、讀、寫四種基本能力的培養(yǎng)訓練中,聽力能力的培養(yǎng)是最重要的。在人們的交際活動中,說是交流思想和傳遞信息的最直接的語言活動,但是聽是說的基礎,如果聽不懂就不知道說什么。聽力不好就等于聾啞人處于正常人的生活中,在表達溝通上都有很大的困難。再者,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聽的能力的提高會促進英語單詞和短語記憶,加強自己的英語語感,豐富語言的表達,提高自己的閱讀速度,也促進口語表達,從而提高英語的總體水平。
二、練習聽力的誤區(qū)
中國人感到學英語很難,因此一般對英語有畏懼感,學英語時傾向于一個難關一個難關地攻克,生怕各種難關一起攻克負擔過重。既然英語考試只考聽力,就只練聽力而不練發(fā)音,生怕練習發(fā)音是耽誤時間,其實這樣做恰恰影響了聽力的進步,使聽力的進步難度成倍地加大。我想先說明一個問題:為什么母語使用者基本上不存在聽力問題?就像我們學語文,從小到大,學過閱讀、作文,甚至演講和辯論,但沒聽誰上過一門中文聽力課。我們做過聽寫,但那只是為了考你漢字會不會寫,并不是看你對語音素材聽沒聽懂。母語使用者不學聽力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口語好的人,聽力不成問題。如果你的口語或者書面表達練得很好,那么聽力就能自然而然地出色。但外語學習者一個普遍的現實問題是:提升口語和寫作能力在短時間內很難做到。于是,我們討論的重點其實變成了:對于一個口語和寫作都不太好的人,有沒有辦法在較短時間內提高聽力水平?當你聽一段英語實在聽不懂時,就請你去練習這段英語的發(fā)音,練完了發(fā)音后再去聽,定會豁然開朗的感覺。聽力和發(fā)音,兩個能力分開學習時各自的難度是10,而兩個混在一起學,交替地學,合起來的難度反而是2,甚至是0,沒有難度。要想提高聽力,就不能丟下發(fā)音,要聽力發(fā)音一起練,缺了誰另一個都難以前進。
三、聽力練習的方法
1.練什么。
中國人在練習英語聽力時,除了忽視聽力外還有選擇聽力材料過難的毛病,如果有高級、中級、初級三種英語聽力材料擺在中國人面前讓其選擇,一般人肯定是先選高級的,認為高級的聽力肯定包含了初級中級的聽力,高級的聽力聽懂了,初級中級的聽力肯定也會過關,既省時又省力,何樂而不為。殊不知正是這種“省時省力”的錯誤想法害了學英語的中國人。那究竟選什么材料來進行英語聽力訓練呢?
想要培養(yǎng)音感,就要用貼近生活的素材來練習。比如高質量且語言外化的英劇美劇電影,比如TED演講,比如脫口秀,比如奧巴馬的每周白宮演講。
2.怎么練。
四件事:詞匯,精聽,朗讀,泛聽。
(1)詞匯,如果是詞匯量少造成的聽力水平較低,那么解決方法只有一個——多背單詞。日常閱讀(精讀+泛讀)和背單詞肯定對聽力提高有好處。詞匯量是基礎。這個基礎越是牢靠,聽力提高越快。
(2)精聽,就是拿張紙,一支筆,聽一句寫一句。聽不懂,就把這句倒回來反復聽,十遍,二十遍,在所不惜。最后實在聽不懂的個別詞句,根據發(fā)音和邏輯,猜也要猜一個答案出來。
精聽有效,但累人,需要注意四點:
?藎第一,選的素材別且可以豐富些,從新聞、脫口秀、演講到電影片段都可以,如果是應試前抱佛腳,建議就用聽力題(比如托福雅思真題,這些聽力內容都附了逐詞稿,便于訂正)。
?藎第二,素材篇幅別太長,每天1-2分鐘的素材足矣。假設你英語水平接近母語,要聽寫下一字不錯的1-2分鐘正常語速的素材,至少要5-10分鐘;如果你比near native還差那么一點,那么輕松用掉半個小時。寧可每天十分鐘,也不要一次七十分鐘、一周聽一次。
?藎第三,聽寫并要翻譯。1.先把聽力素材從頭到尾聽兩遍聽懂大意2.然后以句子為單位聽寫,對于生詞要抓住各個音節(jié)盡量去模仿,提高耳朵辨別聲音的能力。然后拿著自己寫下來的英文稿翻譯。如果你覺得你翻譯出來的句子不make sense,那么一定是你哪里聽錯了?;厝ピ俾?,重新糾正,重新寫。
?藎第四,聽寫完要做比對。經過聽寫和翻譯的折磨,再去和原文比對,你會瞬時間恍然大悟。之后有事沒事拿出來反復看,方法很土,但效果很好。
(3)模仿,模仿是為了讓詞句入腦走心。精聽完以后再跟讀模仿,順便把語音也解決了,以后這些表達就成你自己的了。英語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一定的時間積累的基礎上的,并且伴隨著詞匯量逐步增加和語感增強,也就為說打下了基礎。
(4)泛聽,泛聽不等于“磨耳朵”,泛聽過程中要動腦子,盡可能聽懂大意,有聽不懂的也先跳過或者速記一筆,等回頭再來查,不要讓自己的理解過程被打亂。泛聽中我想強調的是:語速、語調。我們在精聽時都是不斷反復聽同一句話的,可是實際上別人只會說一次給你聽。請在泛聽中讓自己習慣別人用正常語速,只說一次的情況,關注的是語速、連讀、略音等等只有連續(xù)說話才會有的東西。
最重要的是,作為學生你不是為應試而學習;作為教師你不是為教學而學,你是在欣賞有趣的、貼近生活的、隨時能用得著的素材的同時,順便把考試成績提高了、把教學水平提升了。為了考試而學習通常會過程痛苦,為了工作而學容易讓人身心疲憊。夯實基礎,從根本上提高英語水平,才是正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