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方六
荔枝古人多寫作“離支”、“荔支”,是史書上記載的最早貢品水果之一?!逗鬂h書·和帝紀》 記載:“舊南海獻龍眼、荔支”,意思是,舊例,南???(今廣東一帶) 要貢獻龍眼、荔枝等水果。
在古代,能與荔枝相提并論的熱帶水果,惟有龍眼,這兩種熱帶水果有很多相似之處。從樹形、肉色和時序來說,龍眼和荔枝均較接近。唐人劉恂 《嶺表異錄》書中稱:“龍眼之樹如荔枝,葉小,殼青黃色,形圓如彈丸大,核如木槵子而不堅,肉白帶漿,其甘如蜜。一朵恒三、二十顆。荔枝方過,龍眼即熟,南人謂之‘荔枝奴,以其常隨于后也?!?/p>
進貢龍眼最積極的,當(dāng)是三國時的士燮?!度龂尽菚な扣苽鳌?記載:時任交阯 (今越南北部,當(dāng)時屬吳國) 太守的士燮,每年龍眼上市時節(jié),都會派人專程進貢到建業(yè) (今江蘇南京),讓孫權(quán)以及吳國貴族嘗鮮。從 《三國志》 記載來看,士燮進貢的土特產(chǎn)很多:“每遣使詣權(quán),致雜香細葛,輒以千數(shù),明珠、大貝、流離、翡翠、玳瑁、犀、象之珍,奇物異果,蕉、邪、龍眼之屬,無歲不至。”
龍眼核圓黑光澤,似龍睛,故名,別名叫“驪珠”。龍眼在中國南方分布很廣,果實比較大的并不在交趾,而是邕州(今廣西南寧)龍眼。據(jù)南宋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龍眼,南州悉有之。極大者出邕州,圍如當(dāng)二錢,但肉薄不能遠過常品為可恨?!?/p>
龍眼與荔枝一樣,保鮮保質(zhì)期都很短,但龍眼的營養(yǎng)價值遠優(yōu)于荔枝。產(chǎn)地農(nóng)人常將龍眼脫水,制成干果,運到北方銷售,此即現(xiàn)在仍常見的“桂圓”,系滋補佳品,還可入藥。
(選自《北京晚報》2017年4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