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麗琴
(蕭山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浙江 杭州 311200)
·護理管理·
以家庭中心護理模式對重癥手足口病患兒父母負性情緒的影響
方麗琴
(蕭山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浙江 杭州 311200)
目的:探討新型“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對重癥手足口病患兒父母負性情緒的影響。方法選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來我院就診的重癥手足口病患兒64例。以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32例),對照組(32例)。對照組患兒給予常規(guī)臨床護理,觀察組則給予“以家庭為中心”護理模式進行護理,比較2組患兒父母的焦慮、抑郁狀況。結果觀察組患兒父母焦慮、抑郁評分均低于對照組患兒父母(P<0.05);觀察組患兒父母非常滿意人數(shù)占比以及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以家庭為中心”護理模式對重癥手足口病患兒父母焦慮、抑郁狀況的干預效果顯著,能明顯減輕患兒父母心理負擔,同時可促進患兒早日康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重癥手足口??;焦慮;抑郁;以家庭為中心;護理模式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family centered nursing on the negative emotion of parents with children suffering from severe hand-foot-mouth disease. [Method]64 cases of hand- foot-mouth disease were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6 in our hospital.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32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32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clinical care,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he "family centered" nursing care mode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tatu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ores of par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satisfaction rate and degreeof par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Conclusion]Intervention effectof family-centered nursing mode forchildren suffering from severe hand-foot-mouth disease with paren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s significant and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parents’ psychological burden and help children recover soon.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words: severe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anxiety; depression; family centered; nursing mode
手足口病是臨床較為常見的疾病之一,臨床癥狀主要包括發(fā)熱、四肢以及口腔等部位出現(xiàn)斑丘疹和皰疹,可通過口—口、飛沫等途徑進行傳播,且多發(fā)于兒童[1],對患兒的生活質量有著嚴重影響[2]。重癥手足口病患兒需接受住院治療,家庭作為患兒的主要支持系統(tǒng),對患兒疾病康復起著重要作用。本文通過研究“以家庭為中心”護理模式對重癥手足口病患兒父母焦慮、抑郁狀況的干預效果并進行分析,目的在于更好地輔助患兒康復,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療的重癥手足口病患兒64例。納入標準[3]:(1)臨床表現(xiàn)手、足、口腔或臀部起斑丘疹,患兒持續(xù)高熱不退,嘔吐,頸項或頻繁抽搐,呼吸節(jié)律改變,四肢發(fā)涼;(2)實驗室檢查。白細胞增高,血糖增高,特異性EV71核酸陽性;(3)X線胸片肺紋理增加呈片狀。以隨機數(shù)字表分為觀察組(32例),對照組(32例)。所有入選患兒父母雙方任意選取一方作為觀察對象。其中觀察組父母接受觀察的對象中,男18例,女14例,其中本科學歷17人,高中或中專學歷11例,初中及以下4例;年齡24~33歲,平均年齡(27.3±3.2)歲。對照組父母接受觀察的對象中,男17例,女15例,其中本科學歷18人,高中或中專學歷10例,初中及以下4例;年齡23~32歲,平均年齡(27.2±3.5)歲。2組患兒及其父母的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等基本資料對比無差異(P>0.05)。
1.2 研究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兒常規(guī)的臨床護理,包括建立有效靜脈通道,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做好高熱護理,飲食管理以及健康教育指導,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采用“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模式。主要護理方法如下:(1)營造家庭環(huán)境場景。護理人員盡量將患兒病房內各類裝飾擺設設計成彩色卡通形象,每天播放患兒感興趣的動畫片,擺放患兒喜歡的各類玩具,努力營造家庭氛圍;(2)家庭成員共同參與。鼓勵患兒及其父母參與護理方案的制定,讓家長盡量參加和了解護理過程,優(yōu)化護理方案。同時向患兒父母詳細講解手足口病相關知識,根據(jù)患兒特點制定相應的輔導內容并實施;耐心聽取患兒父母的要求及建議,及時反饋給上級醫(yī)師,從而及時解決問題;(3)構建家庭互助支持。開展每周1次榜樣式家庭教育與支持活動,由護士選擇照護成功的榜樣家庭現(xiàn)身說法,接受照護經驗,在這過程中要求護理人員了解患兒父母對病情的掌握情況,通過模擬演練等形式提高其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在2組患兒入院時和接受干預2周后,對2組患兒父母進行焦慮、抑郁、以及滿意度情況進行比較。
1.3 觀察指標[4]
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及抑郁自評量表(SDS)[5]對2組接受護理干預后患兒父母的焦慮、抑郁情況進行比較,采用自制滿意度評分調查表進行滿意度調查,內容包括心理、生活、情感以及效果等20個問題,統(tǒng)計患兒家屬滿意的題數(shù)。≥18個記為非常滿意,12~17個記為基本滿意,<12個記為不滿意。滿意度為非常滿意+基本滿意的百分比。同時比較2組患兒臨床癥狀變化。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軟件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護理前后2組患兒父母焦慮情況對比
觀察組患兒父母焦慮、抑郁評分低于對照組患兒父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兒父母焦慮、抑郁情況對比
2.2 2組患兒父母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患兒父母滿意度(93.75%)高于對照組(78.1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3.571,P=0.01)。見表2。
表2 2組患兒父母滿意度對比[N(%)]
手足口病屬于急性傳染病之一,該病可能會導致患兒發(fā)生神經系統(tǒng)受累以及心肺功能衰竭情況,嚴重危及患兒生命。而患兒父母由于對該病相關知識的知曉率較低,常出現(xiàn)較為強烈的心理應激反應,其中焦慮、抑郁情緒較為明顯[6]。焦慮、抑郁情緒如達到一定的程度,對病患兒父母自身的身心健康有著嚴重影響,甚至會影響到患兒的治療與康復。臨床上對手足口病患兒的常規(guī)護理是以患兒疾病為主,從而忽略了患兒父母的需求,只是采用簡單的健康宣傳干預其心理狀況。而“以家庭為中心”護理模式是一種新型的兒科護理方式,有效地讓整個家庭加入到對患兒的治療、護理以及康復過程中,在改善患兒父母的焦慮、抑郁的同時,對患兒的治療效果有一定的提高作用。
本組研究結果顯示:實施“以家庭為中心”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兒父母焦慮、抑郁評分低于對照組患兒父母,表明新的護理模式能顯著減輕重癥手足口病患兒父母的焦慮、抑郁狀況。相比以患兒疾病治療為主的護理模式,“以家庭為中心”護理模式具有以下優(yōu)點:(1)為患兒提供了家庭住院環(huán)境,可減少患兒對陌生環(huán)境的不適應感以及害怕、緊張等情緒,有效地提高了患兒治療依從性[7];(2)心理護理通過對患兒父母進行疾病護理常識、消毒隔離必要性以及病情觀察能力教育,有效地發(fā)揮患兒父母在患兒治療、護理康復過程中的積極作用。心理護理過程也增加了患兒父母對醫(yī)護人員的信任,增加安全感,減少了心理壓力;(3)健康教育可加強患兒父母對疾病相關知識的掌握,通過及時地向醫(yī)護人員反映患兒的病情,從而有利于患兒接受及時有效的治療。此外,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父母滿意度93.75%,對照組患兒父母滿意度為78.13%,差異有統(tǒng)計意義(P<0.05),這說明了“以家庭為中心”護理模式更讓患兒父母滿意,實用性較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王瑞琴.2012年北京市昌平區(qū)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干預措施[J].職業(yè)與健康,2013,29(21):2808-2811.
[2]王紅.兒童重癥手足口病全程優(yōu)質護理實踐[J].全科護理,2015,13(7):599-600.
[3]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手足口病診療指南(2010 年版)[M].北京: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 2010.
[4]曹淑媛.重癥早期預警的護理策略在小兒手足口病中的影響[J]. 護士進修雜志,2015,30(14):1329-1331.
[5]劉沁毅,陸崢,孫琳,等. 慢性乙肝、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及正常對照組隨訪8周的抑郁和焦慮癥狀(英文)[J].上海精神醫(yī)學,2011,23(6):345-352.
[6]王慶.小兒手足口病的護理[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4,14(9):1307-1308.
[7]關利敏,昌愛慧,周亞麗,等.農村手足口病患兒監(jiān)護人疾病不確定感的調查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23):79-80.
Effectoffamilycenteredcaremodelonthenegativeemotionsofparentswithchildrensufferingfromhand-foot-mouthdisease
FANGLiqin
(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Xiaoshan District, Hangzhou 311200,China)
方麗琴(1976-),女,浙江淳安人,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兒科護理
R473.72
B
1672-0024(2017)01-0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