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
“尊老”,是賈家的“根本
大法”。
劉姥姥進大觀園,曾感嘆自己有三個“想不到”。
第一個“想不到”,是他們莊戶人過年時貼的年畫上的景色,這世上竟還真有;第二個“想不到”,是賈府吃個茄子會用十幾只雞來配,一頓飯就抵得上她全家?guī)讉€月的花銷。這前兩個“想不到”還可以理解。
劉姥姥的第三個“想不到”,是發(fā)現進餐時,王熙鳳、李紈兩位尊貴的少奶奶不能落座。她們得和下人們一道侍立一旁,等到大家離了席,她們才可以坐下來吃飯。劉姥姥看在眼里,不由得贊嘆“禮出大家”。
鳳姐、李紈侍餐這個場面,讓讀者隔著時空窺見了中國古代上流社會一日三餐的場景。孫媳婦是晚輩,再尊貴,該盡的禮數孝道也一點不能少,而不是想當然地認為是主子們全都牛哄哄地坐下吃,仆人們圍著團團轉。虧得曹公不曾偷懶,他指縫里漏下的這瑣碎一筆,是最客觀權威的世俗生活記錄。
在這個家里,尊老的規(guī)矩刻不容緩。第六十四回,賈璉從外面回來,寶玉先趕緊給他跪下,口中卻是給賈母、王夫人請安。因為兩位長輩出門在外還沒回到家,他便要代受寶玉跪拜。不得勢的邢夫人身為婆婆,教訓起得勢的兒媳王熙鳳來,不講理還一套一套的,后者連嘴都不能回。就連除夕敬酒,也是賈珍捧杯,賈璉執(zhí)壺,后面的弟兄們按年齡排隊,一溜兒隨著跪下,按年紀分先后的習慣已成自覺。
尊老也不論主子和奴才。林之孝家的教訓寶玉,寶玉得聽著不能還嘴;退休的賴嬤嬤來了,王熙鳳得殷勤伺候,一口一個“媽媽”,拿出惠泉酒款待;奶過寶玉的李嬤嬤更是奇葩,數落起寶玉來比王夫人這親娘都氣粗。寶玉曾抱怨說:“沒有她我只怕還多活兩日?!彼藕蛄巳髯拥慕勾蠛茸砹司票阋瓶诖罅R,讓賈蓉少在“老子面前充主子”。被捆住口塞馬糞那次,是因為他罵出“爬灰”,如果不是太敏感,寧國府的主子們大概會一直忍氣吞聲裝沒聽見。誰讓賈府里的規(guī)矩是年老的奴才比年輕的主子體面呢?
對年老奴才們的尊重忍讓,一方面體現了賈府的仁義和胸懷,另一方面,厚待在這里奉獻過青春和汗水的老員工,也有一份感恩在其中。拔高一點,算是一種家族文化,很值得今天那些叫嚷著要人性化管理的企業(yè)琢磨、借鑒。
(林冬冬摘自《夢里不知身是客:百看紅樓》北岳文藝出版社 圖/孫小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