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倩倩
摘 要:導入作為英語課堂教學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在初中英語課堂中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一個好的英語課堂導入可以在短時間內(nèi)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生興趣,調(diào)動學生主動性與積極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然而,許多初中英語教師在實際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仍存在方法單一,忽略學生的需要,時間運用不合理等問題。本文重點通過對初中英語課堂導入策略的探討,旨在為初中英語教師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導入;策略
1. 課堂導入的概念
課堂導入,是一種教學行為,指教師建立與教學有關的情景,對學生傳授新教學內(nèi)容,使學生進入新知識準備狀態(tài)。教師在導入時,通過簡短的言語或行為,組織學生進行課前的心理準備和知識準備,便于引導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自然而然地過渡到教學新內(nèi)容。
2. 課堂導入的原則
2.1 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正如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育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內(nèi)在學習欲望”。當初中生對英語課堂真正地產(chǎn)生興趣時,教師的教學效果就會顯著提高。因此,教師在課堂導入時,應采用趣味十足的方式,在課堂一開始,吸引學生注意力,幫助學生主動參與到英語教學過程中來,進而提升課堂效果。
2.2 真實性
導入要富有趣味性,但不能單純?yōu)榱思て饘W生興趣而設計導入環(huán)節(jié)。在現(xiàn)實英語課堂中,普遍存在著“去語境化”的現(xiàn)象,注重知識,忽略運用的現(xiàn)象長期存在。學習源于生活,一個好的課堂導入應結(jié)合實際,設置真實語境。只有具有真實活動,才能使學生有機會根據(jù)自己的需要有目的、有意義地使用語言。
2.3 新穎性
導入方式多種多樣,大部分有經(jīng)驗的英語教師在多年教學實踐中,已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固化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但教學是個不斷更新完善的過程,如果反復運用一種固化的導入方式,學生會漸漸失去興趣,甚至產(chǎn)生反感心理。因此,教師應利用多媒體等多種教學資源,重視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在英語課堂中的應用,設計出新穎、獨特、充滿新奇感的導入方式。
3. 課堂導入的策略
3.1 懸念導入法
懸念導入法是一種以認知沖突的方式設疑,使學生思維進入驚奇、矛盾等狀態(tài),構成懸念的導入方式,在導入環(huán)節(jié)設置懸念,能極大地集中學生注意力。例如在教PEP Go For It! 7B Unit2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時,教師可在黑板上畫一個圈,讓學生猜測,學生可能會回答Its a circle. Its a plate. Its a playground. 接著教師可在圓內(nèi)畫一個小圓點,再問學生,此時他們會回答Its a face. Its a cake.最后教師在圈內(nèi)畫上長、短針或是標上數(shù)字,這時,學生便馬上領悟Its a clock,教師借機引入這單元話題及新的句型。
3.2 游戲?qū)敕?/p>
游戲?qū)敕ň褪窃诔尸F(xiàn)新知識前組織生動有趣的英語游戲,復習調(diào)動已有的知識技能,為新課做鋪墊的導入方法。以 PEP Go For It! 7A Unit8 When is your birthday? Section A 為例,教師和學生一起來做一個關于數(shù)字3的游戲。所有人按座位順序依次報數(shù),每當要報3,或含有3,或是3的倍數(shù)的數(shù)字時,這個人只能靠拍一拍手來表示。游戲的速度越快,就越刺激,也越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考驗學生的反應能力。這樣,教師很自然地從關于基數(shù)詞的游戲中導入到序數(shù)詞的新課教學。
3.3 情景導入法
情景導入法是指教師通過語言,利用聲像、直觀的教學手段或充分利用現(xiàn)有條件,為學生創(chuàng)設貼近教材內(nèi)容、貼近實際生活的情景,使學生身臨其境,從而喚起學生強烈的情緒體驗和情感反應,使學生情不自禁地進入學習情景的一種導入方法。例如,在教學句型 Where is it?和表示位置關系的 on, in, under, near 等介詞構成的短語時,教師可以在課前不引起學生注意的情況下,有意識地將自己的書、鋼筆等藏在講臺桌上面、下面、里面或旁邊。上課一開始,教師一邊發(fā)出教學指令,要求學生打開書跟讀,一邊假裝找不到自己的書,自然而然地發(fā)問:Where is my book? Where is it?(伴有相應的體態(tài)語),學生在此語境中自然明白意思。
3.4 視聽導入法
視聽導入法是指教師通過豐富的多媒體手段激發(fā)學生進入新知識學習的導入手段。如在教 PEP Go For It! 7B Unit 7 Its raining!第一課時,教師課前可先找到下雪、下雨、晴天、刮大風等的畫面,配上音樂,做成相應的教學軟件,在導入時呈現(xiàn),由于直觀教具形象鮮明,很容易引發(fā)學生的直接興趣。
4. 總結(jié)
總之,課堂導入在一節(jié)英語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作為教師,要明確英語課堂導入的原則,在策略上力求多樣化,讓學生常有新鮮感。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迅速進入課堂學習狀態(tài),從而提高英語課堂的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冀小婷,柯津云.語法--一種動態(tài)的技能[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0(4):6-7.
[2]梅金春.初中英語課堂導入策略探究[J].中學教學參考,2012,(25):115.
[3]王秀芳.淺談初中英語課堂導入方法[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0,(15):76.
(作者單位:臺州學院 英語系,浙江 臨海 317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