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
中圖分類號:G64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9-0001-01
語音是口頭交際的基礎,也是語言教學的出發(fā)點。學會一門語言,一個人只要學會它50-90%的語法,10%的詞匯就夠了,但語音必須近乎100%的掌握。有研究表明,語音的學習與外語詞匯的習得有很大的相關,正確的發(fā)音可以幫助學生英語詞匯的習得,反之則會影響學生的詞匯習得。盡管語音教學在外語學習中如此重要,可由于其教學耗時、費力且很難見到成效,語音在大學英語專業(yè)教學中有被弱化的趨勢,更不用說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這種狀況與當前大學生的語音基礎和語言學習需求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我們認為有必要對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進行語音教學。
1.大學生英語語音水平現(xiàn)狀
首先,語音教學尚未得到高度重視。雖然語音的重要性已經得到越來越廣泛的認可,但是在具體課程設置中,忽略了對語音的基本要求。受教學條件的限制,非英語專業(yè)并沒有開設語音課;同時在應試教育模式下,教師迫于四、六級的通過率,在上課時大量講解與四、六級相關的語言點,缺乏對學生語音知識的補充,只用很少時間提一下相關的語音知識,使學生在大學英語學習中語音水平停滯不前。
其次,教師自身存在著問題。由于大學英語教師絕大多數(shù)并非以英語為母語,在語音方面也會有一定的困難。雖然經過正規(guī)學習,但是語音內容掌握的不全面,對有些音素的發(fā)音不得要領,加上缺乏對語音教學的研究,不能從理論及實踐上更好地解決如何有效開展英語語音教學的問題,導致語音教學處于自由狀態(tài)。
再次,學生對語音認識上的偏差很多學生在初中、高中基礎階段的英語學習中已經掌握了一部分語音知識,自認為對語音的學習已經充分了。因此,學生們花了好多的時間記憶單詞。很多學生甚至在晚自習期間就拿一本四、六級詞匯的書來"啃"。有的學生把標準的英語語音和播音員聯(lián)系起來,認為自己以后從事的職業(yè)只需要書面英語或簡單口語,因此這些學生都非常忽略語音方面的問題。
2.大學非英語專業(yè)語音教學的策略和方法
首先應樹立正確的教學思想。大學英語教學應當重視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跳出應試教學誤區(qū)。對于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可以開設一些語音選修課,開設語音講座;同時還應從日常教學中的各個方面、各個環(huán)節(jié)強化和鞏固學生的語音知識,糾正學生的發(fā)音錯誤和差異,提高發(fā)音準確程度。大學生應重新學習國際音標的準確發(fā)音,掌握英語中的強讀式、弱讀式、連讀、減音、同化、節(jié)奏、語調等語音現(xiàn)象以形成一個完整的語音教學體系,從而增強學生的語音能力和提高英語水平,并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其次應明確語音教學內容和目標,加強教學針對性,特別是英語節(jié)奏、語調的教學。教師應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語音水平,要能夠研究英漢兩種語言在語音方面的差異,更好地幫助學生利用母語的語音去掌握目的語的語音。例如:在元音方面,英語中的有些元音是漢語拼音中沒有的音素,因此有些學生把英語中的摩擦音[V]讀成[w]。教師只有針對學生的錯誤找到根源才能有效地幫助學生糾音。同時還要了解學生方言背景。某一特定的方言背景的學生遇到的發(fā)音問題是有共性的。了解學生的方言背景可以預見學生潛在的發(fā)音困難和錯誤,從而可以及時、有針對性地予以指導和糾正。多了解方言知識可以提高語音教學的效率。
最后要加強教學針對性,特別是英語節(jié)奏、語調的教學。英語節(jié)奏是大學英語語音教學的重點。學習內容應包含英語句子重音、弱讀、連讀等技巧。對于非英語專業(yè)學生,教師要首先讓學生在聽說課堂學習這些規(guī)律,然后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進行交際演練。教師可以通過詩歌朗讀、口頭作文、演講、情景對話等操練形式,讓學生在特定的語境中正確定位句子重音。這樣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英語語篇能力,還掌握了英語交際策略,從而提高了學生的英語實用能力。英語語調的學習應以學生英語語言能力和實用能力的培養(yǎng)為目標。英語中有三大基本語調,即降調、升調和降升調。它們對于表達思想感情起著重要的作用。為了讓學生了解不同的調型傳遞不同的語篇信息,課堂上,教師可設計各種恰當?shù)那榫耙泽w現(xiàn)具體語調的模式,學生根據(jù)教師提供的情景進行對話,以加深對各種調型用法的理解。
3.通過多元化的教學媒介,讓學生多接觸真實自然的英語材料,習慣英語的語音語調,提高語音教學質量
在語言學習中,學生掌握語言知識的技能基本方法有兩種,即直接模仿法和分析模仿法。教師應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安排學生看英文電影,并充分利用聲像材料和多媒體輔助教學資源,多給學生提供大量真實地道的語言模仿材料和語言接觸環(huán)境;學唱英文歌曲是一種積極主動模仿的過程,對語感的培養(yǎng)、語調的訓練都可收到明顯的效果。教師可借助于多種教學媒介展示更加豐富、更加具有活力的教學內容。隨著大量的真實英語材料的輸入,學生熟悉了英語的語音語調。同時也能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語音也逐漸標準,語感增強,逐漸向地道的英語靠攏,對于在有限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實現(xiàn)語音教學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總之,作為大學英語教師,我們應積極開展教學研究,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在有限的課時中培養(yǎng)學生語音意識,改善學生發(fā)音,提高學生聽說能力,以達到提高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目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