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亞軍
摘要 :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學困生和優(yōu)等生一樣同樣具有自尊心,進取心,也很想進步。但是由于各種原因造成他們學習成績差。怎樣轉化學困生,是我們每個數學教師都必須認真對待和研究的問題,我在教學工作中轉化學困生做了“對癥下藥”的嘗試。
關鍵詞 : 學困生 注重 協商溝通
中國分類號:G623.5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要關注學困生,他們由于生理、心理、教育行為、環(huán)境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學習數學感到困難,學習成績差。隨著年級的增高,學困生的人數也在增加,轉化學困生的工作不可忽視。幾年來,本人一直從事數學教學工作。所任教的班級,都不同程度地在數學學習上出現兩極分化的現象。好的學生越學越想學,而學困生越學越感到厭煩,有的甚至想放棄數學的學習。怎樣轉化數學學習上的學困生,是我們每個數學教師都必須認真對待和研究的問題。我個人通過學生的思想轉化,有效課堂、分層作業(yè)、批改作業(yè)等教學方法入手,我作了以下嘗試。
一、生活中:對學困生講究一個“情”字
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學困生和優(yōu)等生一樣同樣具有自尊心,進取心,也很想進步。但是由于各種原因造成他們學習成績差。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說過:"沒有愛的教育將會使只是枯燥,像山泉枯竭一樣"。可見,注意了解每位學困生的具體情況,不鄙視、不諷刺、不挖苦他們,經常找學困生談心,每天利用一定的時間給他們補習功課幫助他們學習。我不放過任何一個鼓勵學困生的機會,每當他們成功地獨立完成一道題,回答出一個簡單的問題、測驗中取得小小的進步的時候,都及時加以表揚,讓他們體驗學習帶來的快樂。課內課外的活動中也努力尋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表揚,鼓勵,樹立他們的自信心。例如,我所任教的班中有個叫李福煜的同學,由于父母離異,性格內向,自卑,孤僻,考試時成績下降至班級倒數第一。引起重視后我利用一切機會給他父親般的關愛,找他談心,了解他的情況;課下在生活上給予他足夠的關心。如他的本子完了我就給他一個本子,有時孩子早飯沒有吃我就把自己的早飯分給他一些等等;課堂上利用一切機會鼓勵。這位學生在期末考試時成績一下子從倒數第一變成了前十名。
二、教學中:對學困生講究一個“實”字
“實”有兩層含義:一是充分考慮學困生的實際水平;二是牢牢把握教學的實效。教師要善于在學困生轉化過程中出實招,求實效。
我依據“依綱靠本,分層教學,逐步推進”的因材施教策略,關注每一個學困生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困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對他們的點滴進步及時給予肯定,從而使學困生有舒暢的心情,提高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我校班額大,課程開設齊全,每天只有一節(jié)數學課,這樣教學中教師們?yōu)榱硕嘀v授知識點,忽視了學困生新知的接受能力??晌覐膩砭蜎]忽視過學困生 ,調動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我格外重視。我知道:成功會激發(fā)興趣,人人都有成功的渴望,即使一次小小的成功,對學困生來講也是一次莫大的鼓舞和激勵
在教學中我特別重視以下方面的工作:
1.重視學困生的“短處”
法國教育家盧梭曾經說過:"贊揚學生微小的進步,要比嘲笑其顯著的惡跡高明得多"。學困生由于基礎太差,在學習中面臨的知識“壁壘”會源源不斷,為了能較順利地突破這些“壁壘”,我在課堂上要時刻關注著學困生想辦法消化新知識,為后續(xù)學習掃除障礙。如在上《角的度量》這一課時,一開始我就設下懸念:“給我一副三角尺,你能拼出那些角?!蔽蚁茸寣W生同桌說一說,擺一擺。讓優(yōu)生幫助學困生,在集體交流時,盡量讓學困生積極展示自己的想法。通過這樣的方式調動學困生的參與意識,培養(yǎng)探索新知識的興趣,使知識的接受由被動轉化為主動來達到預期的目的。做到及時了解反饋及時輔導糾正,采取“短、平、快的戰(zhàn)術”及時消滅其學習障礙,避免過多地占用學生的課外時間與活動時間。
2.強化學困生的記憶
教師要善于用簡明扼要的口訣、風趣幽默的比喻、形象直觀的演示、分層遞進的變式等,使教學關鍵點、重難點得以凸現或突破。
如我在教學“分數大小的比較”中,學生總結出比較分數大小的方法:當分母相同時,比分子,分子大的分數比較大;當分子相同時,比分母,分母小的分數比較大。這個方法,學困生在表述和理解上都存在一定的困難,于是我總結出簡單的“八字”比較法:分子大大;分母小大。學困生既覺得朗朗上口,又加深了記憶和理解,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再如進行乘除法計算時,學生往往容易忽視“0”的存在,于是我編了一句順口溜:“0在加減法中是混蛋,0在乘除法中是炸彈?!笔箤W困生很容易理解“0”的性質,加深記憶。
三、作業(yè):對學困生講究一個“分”字
在布置作業(yè)時,教師一定要重視學困生,注意簡單題和難題的搭配,并且對學困生知識的薄弱點進行及時的輔導,消除他們做較難題目的畏懼心理。讓學困生通過老師的幫助和自己的努力有信心及時完成作業(yè),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從而達到轉化的目的。
1.有趣的作業(yè)
小學生的行為方式受情緒影響很大,感興趣的事情干得起勁,反之則消極對待。所以設計學困生感興趣的數學作業(yè),能激發(fā)他們的作業(yè)興趣,點燃作業(yè)的熱情。
2.作業(yè)要求彈性化,讓學困生跳了也能做
每次作業(yè)都適當安排基礎題、擴展題,思維訓練題等,分為必做和選做兩種。學困生起初則可選基礎題做,不斷鼓勵他們:你這段時間作業(yè)完成得很好,進步得很快,你完全有能力趕上其他同學。進而引導鼓勵他們向擴展題思維題“跳一跳”。讓學困生在“跳一跳”的過程中不斷地提高學習能力,獲得學習的樂趣。
四、批改作業(yè):對學困生講究一個“激”字
在新課程理念的引領下,我更新了作業(yè)批改的觀念,對學困生的作業(yè)我經常是面批,這樣對他們的薄弱環(huán)節(jié)能及時給予輔導,也可以讓他們及時改正錯誤,養(yǎng)成按時交作業(yè)、改錯題的習慣。
1. 多元評價批改法。在批改學困生作業(yè)的時候我分三個尺度衡量:作業(yè)整潔清楚、字跡端正、認真完成的(樂于學習、樂于做作業(yè)的),首先得到一個“☆”;其次,基本知識能掌握的(能學會基本知識的),得到一個“ ”;最后,對于那些掌握方法和過程、會學習的學困生,得到一個“ ”;至于某一維度做得不足的,則用“▲”代替。
2. 協商溝通批改法
針對學困生,面批時易于了解學困生思考的方式方法、解題思路,進行有效溝通,與之協商批改。
以上是我在教學提高“學困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的幾點體會,只要我們敞開博大的胸懷去接納每一位學困生,關愛、幫助他們,相信你的付出必有收獲。
參考文獻:
1.蔡守龍主編,《小學數學課堂診斷》,教育科學出版社,2006年。
2.王曉文主編,《新課程學生發(fā)展性評價》,開明出版社,2003年。
3.《小學數學課程標準》、《小學數學新課程教學法》、《小學數學教學策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