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
【中圖分類號】G632
記得那是兩年前的一個深秋的薄陰的早晨,一節(jié)再正常不過的語文課上,我正在給九年級(2)班的同學講授《唐雎不辱使命》的第二課時。離下課還有三分鐘,既定的教學目標已經(jīng)達成,我于是設計了一個師生互動的環(huán)節(jié),“哪位同學就課文的內(nèi)容上還有疑惑的地方,可以提出來我們一塊來探討交流”。我的本意是想讓學生通過提問進一步感受唐雎這個使者不畏強暴,智勇雙全,據(jù)理力爭,正義果敢的英雄形象,同時,再一次活躍一下課堂氣氛。
不料,話音剛落,從教室后面的某個角落傳來了一個低沉的聲音:“老師,我有問題”。我定睛一看,天哪!居然是李蘭,她可是從來不在課堂上提問的學生之一?!罢堉v”我用手勢示意她站起來提問。這孩子迅速站起來,狡黠的目光帶著困惑說道:“老師,文中的故事告訴我們唐雎與秦王斗智斗勇,針鋒相對,用士大夫之怒反擊了秦王的天子之怒,最后不惜性命,拔出寶劍站起來與秦王形成對峙的局面,終于迫使秦王打消了易地的陰謀??墒?,我不明白,古代的使臣覲見君王,宮廷侍衛(wèi)戒備森嚴,門衛(wèi)不但要檢查,還要搜身,怎么可能讓唐雎把劍帶進去見秦王呢?這劍又從何而來呢?”這樣的疑問,我真的是始料未及,當時我的腦袋似乎短路了一般,這個問題從未有人提起過,更何況提問的是這樣一個從不主動發(fā)問,學習很一般的學生,我太詫異了。大腦一片混亂的我,不知該如何向學生解釋這個問題。瞬間,空氣仿佛凝結似的,我只感到所有學生帶著質疑的目光逼向我的臉頰,仿佛想要從我的臉上找到答案,又好像看我如何收場。那些錯愕的目光讓我不寒而栗。
這孩子提出的問題,看似與課文的重點內(nèi)容無關,但我決不能采取簡單而粗暴的話語否定她質疑的精神,打壓她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因為我明白一個道理:“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更何況,她難得對我的語文課這么熱心一次。經(jīng)過一點思想上的斗爭,我靈機一動,清了清嗓子,帶著肯定和贊許的口吻,對下邊的學生說:“李蘭同學給我們提了一個非常有技術含量的問題,那么你們是如何看待的呢?現(xiàn)在我們以四人小組合作的方式來交流探究,下節(jié)課我們一塊來處理這個問題”。頓時,討論的聲音遍布了教室的四周,甚至有學生翻閱古漢語詞典想一探究竟。
而此時的我借學生討論之際卻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這幾年,我?guī)缀鯖]怎么關注過這個孩子,已經(jīng)習慣了把她遺忘在那個不起眼的角落。這還是我印象中的那個終日默默無聞,不問世事,一言不發(fā)的學生嗎?今天的她為何與平日的她這么不同呢?
記得教育學家杜威曾經(jīng)說過:“人的本質的最深層的驅動力是被重視,被認同”。教育說到底是一門塑造心靈的藝術,只有師生之間的心靈撞擊才有可能產(chǎn)生智慧的火花。一個后進生的轉化的關鍵就在于我們教育工作者經(jīng)常用期待的眼神去把他們渴望被重視的心靈喚醒,點燃,照亮。
課后,我趕緊查閱資料,向有經(jīng)驗的老教師求教,在得出相對滿意的答案后興奮的跑向教室,告之于眾。這一刻,我贏回的不僅是學生對我的信任,更重要的是我對這些學生的期待與信心。
從此之后,我開始把目光投向她坐的那個角落,注意觀察她的表情變化。遇到一些簡單的問題,我也試著讓她來回答,并給予一些暗示和鼓勵。慢慢的,經(jīng)過幾次考試,我驚奇的發(fā)現(xiàn),她的成績有了明顯的進步。最主要的是在她的臉上,我找到了那種久違了的充滿了自信的笑容,還有什么比這更燦爛的嗎?
我的經(jīng)驗告訴我,請各位從事教育事業(yè)的老師們多多關注那些被遺忘的角落,也許那兒正有一些閃爍著靈性而智慧的火花迸發(fā)出來,正等待我們?nèi)グl(fā)現(xiàn),去挖掘,去禮贊。我突然想起一句話來:“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