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文思
摘要:本文通過“好習慣”對一個人一生的影響為依據(jù),結(jié)合自己多年的小學語文教學經(jīng)驗,提出小學生要想學好語文就應該養(yǎng)成提前預習、課后背誦、善用工具書、認真觀察、勤于積累、多做筆記、勤于思考的七個好習慣。
關鍵詞:小學生;學習語文;好習慣
中國分類號:G455
一個人有好習慣,不是從一出生就擁有的、不是與生懼來的,是需要在今后的點點滴滴中逐步養(yǎng)成的,但是好習慣一旦形成了便會成就一個人美好的一生,使人受益無窮。著名心理學巨匠威廉·詹姆士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庇纱丝梢姾昧晳T,對一個人而言是多么的重要啊。而一個人的習慣,比如說,生活習慣、學習習慣、衛(wèi)生習慣、人際習慣等等的好習慣養(yǎng)成的最佳時期就是小學階段。
一、提前預習的習慣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我們的前輩們,早已明白預習的重要性。一個人有提前預習的習慣,不僅可以縮短與別人的差距,還能提高自己學習的效率。養(yǎng)成預習的好習慣后,有利于跟著老師的思路思考問題,在課堂中很清楚自己的主要精力應該放在哪些知識點,在預習中,自己知識上的薄弱環(huán)節(jié),能在上課時補上,這樣就會使新知識能被順利的消化和吸收。
二、課后背誦的習慣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磥怼氨痴b”這個學習方法一直是人類學習不可取代的一種方法。因為在背誦的過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大腦保持清醒狀態(tài)的同時,還可以提高自己的記憶力和反應速度,增加自己知識的儲備量。小學時期的孩子們,是記憶力打下牢固基礎的最佳時期,因此要培養(yǎng)他們養(yǎng)成背誦得習慣,并將背誦習慣應用于今后自己的生活、學習、工作中。讓自己能夠體會到通過拼搏、勤奮、好學,取得輝煌人生的樂趣。
三、善用工具書的習慣
每每看到字典或者辭典等工具書時,就會想起來兒時一個朗朗上口的謎語?!袄蠋煵徽f話,肚里學問大。有字不認識,可以請教它?!边@些“無聲的老師”為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掃清了很多的障礙和攔路虎。因此要讓孩子們,從小就養(yǎng)成善用工具書的習慣,不僅在工具書中可以找到一些擴展的知識點,和一些方法的技巧,還能讓學生學會好多知識之間是互通的,要靈活運用。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孩子們的學習成績,擴大識字量、增加詞匯量,而且這個習慣一旦養(yǎng)成,就會提高孩子們自學的能力,對于今后孩子們的生活和工作中出現(xiàn)的很多問題,他們都會自己查閱相關的工具書,自己學習,自己解決,有利于孩子們自理和獨立。
四、認真觀察的習慣
孩子們眼里的世界和我們大人不一樣,在孩子們的眼里到處都有精彩,到處都能吸引他們的眼球。我們應該從小培養(yǎng)他們認真觀察的習慣,一個人只有善于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到大自然中去陶冶美的性情,到社會中、生活中去發(fā)現(xiàn)美的事物,他的思想才會活躍,感情才會豐富,表達能力才會快速的提高,寫的東西才能具體生動。在認真觀察的過程中,我們看著他一動不動,其實他的大腦在飛速的運轉(zhuǎn)。認真觀察的習慣形成后,自然而然,孩子就會形成認真的習慣。而認真是一種精神,是一種狀態(tài)。一個人一旦養(yǎng)成了認真的習慣,那么經(jīng)后他們在做事中才能認認真真,一絲不茍、心無旁騖、全神貫注。
五、勤于積累的習慣
“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庇纱丝梢姺e累的重要性。而小學語文的學習階段正式寫作能力、閱讀能力、口語交際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形成的關鍵時期,這些能力的形成就是依靠點點滴滴的積累,就是依靠同學們在生活中、學習中長期的、不斷的積累的過程。因此,要多多的鼓勵學生們利用生活中零碎的時間去學習,隨看隨記;零碎知識的積累,在點點滴滴中中建造自己知識的高塔。讓孩子們從小就明白對于語文這門課程來說,只有將知識廣博積累,才能提高聽說讀寫能力。
六、多做筆記的習慣
在民間有句諺語,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是指不要太相信自己的記憶力,再好的記憶能力也有忘記的時候,所以最是記在本子上。對于小學生而言,養(yǎng)成做筆記的好習慣,可以提高理解能力。因為在做筆記的過程,也是一個積極思考的過程,是一個高度調(diào)動眼、耳、腦、手一齊運作的過程,促進了對講授內(nèi)容的理解。養(yǎng)成做筆記的好習慣,可以加強學生們記憶知識點的能力。因為筆記有助于資料的積累、新知識的拓展。通過做筆記的方式,把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好句子、好詞語抄下來,通過點滴積累,來豐富自己的語言,提高自己的也做能力。更進一步講,做筆記還能鍛煉一個人堅忍不拔的性格。在潛移默化中中使自己良好學習、生活習慣得以養(yǎng)成。當這種習慣會讓人養(yǎng)成一種堅忍不拔的性格,成為個人為人處事的基本能力。
七、勤于思考的習慣
現(xiàn)代物理學之父愛因斯坦曾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這就教導我們要多思考,多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可以讓人的思維敏捷,思考意味著在不論在任何困境或危機中我們都必須要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沉著冷靜、知識淵博可以讓人們果斷的排除困難,也就具有判斷事情長期之內(nèi)如何發(fā)展的能力。這就是我們要意識到的積極思考的最大益處。只有經(jīng)過自己思考得到的知識才是自己的,才能記憶猶新。小孩子從小培養(yǎng)其獨立思考的能力,讓其明白無論做人還是做事,都要要自己的思考,都要有屬于自己獨特的視角。只有學生不斷地體嘗到思考的樂趣,才能逐漸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總而言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好習慣是要靠點點滴滴培養(yǎng),逐漸形成的。不論是學習習慣、生活習慣、交際習慣等等,都是需要在學習和生活中慢慢的培養(yǎng)。而在小學生學習語文的過程中,讓孩子們養(yǎng)成以上幾個好習慣,不僅僅使對他們學習上有幫助,更會讓學生受益終身的,“良好學習習慣”培養(yǎng)是一項長期的、龐大的、細致的工作,只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循序善誘,必能瓜熟蒂落。
參考文獻:
[1]王金鳳.小學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J].軟件:(教育現(xiàn)代化), 2013,(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