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清穎
閱讀是搜索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它可以使學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如何提高小學生閱讀的興趣,使學生盡快進入閱讀的角色中,掌握閱讀的方法,提高閱讀的質(zhì)量,是新世紀語文教學中的一個熱點問題。《課程標準》要求:“語文課程應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庇捎谛W生年齡小,生性活潑好動,自我約束力差等特點,加上缺少生活的經(jīng)驗,導致了他們閱讀量少,閱讀的積極性不高等事實。那么應如何引導學生愛上閱讀呢?我結(jié)合自己的工作經(jīng)驗,淺談一下我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做好“點燈人”,讓學生向往閱讀
我們的語文老師,應該成為點燈的人,把一本本有趣的耐人尋味的書,帶到學生們面前,讓他們興致勃勃的閱讀,讓他們有一個非常詩意的,快樂的和富有天真浪漫情調(diào)的童年。在蒙蒙朧朧之間,為他們的成長,為他們一生的日子,打一點亮色,打一點底色。
在平時的教學生活當中,如果想讓班級里的學生愛上閱讀的話,自己應該是一個熱愛閱讀的人。當學生們看到老師手里捧著書的時候,就會很新奇地湊過來看一看老師在看什么,如果看到自己的老師經(jīng)常會在課間,在休息的時候,或者坐在辦公室里,總是靜靜地捧著一本書,那么他也會非常向往成為這樣的人。老師自己的一種熱情,自己的一種對閱讀的熱愛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想讓學生愛上閱讀,老師必須做好點燈人。
二、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閱讀習慣的好壞對于學生的閱讀效果非常重要。如果不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自覺、專心地思考習慣,閱讀就會毫無效果。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首先,要提醒學生在閱讀時不要一心多用,要靜下心來閱讀文章;然后,鼓勵學生在閱讀中不斷提出問題,以達到理解文章的目的;最后,還要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與作者進行情感交流,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
當然,閱讀還要培養(yǎng)學生勤動筆的習慣。動筆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摘抄優(yōu)美的詞句、段落,也可以在文章中作出記號和批語,有必要的話還可以寫讀后感。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會讓閱讀教學更加省力、高效,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感悟能力
語言是表情達意的工具。理解語言,不僅要理解語言所表達的具體內(nèi)容,還要體會蘊含在語言中的感情,特別是作者不直接表達的、比較含蓄的情感。因此,感悟作品,對學生來說也是極為重要的。
如《找春天》一課教學中,教師課前可播放關(guān)于春天的歌曲,播放描繪春天景色的課件,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入情入境,從而激起學習課文的興趣。教師在引導學生細讀第一段時,抓住描寫孩子們迫不及待等待春天來臨的動詞品詞句,先讀出感受再讀出情感.這樣,教師通過引導學生感悟作品,加深了學生對作品的理解,從而提高了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閱讀水平。
四、開展多種活動,讓學生愛上閱讀
(1)把讀書變成游戲,讓學生搶讀書
把讀書變成游戲,是吸引學生的一個好方法。在班級我開展了一個可以升級的讀書活動,讀一本書,學生可以讓家長寫條,讀完一本書升一級,讀完5本書就可以成為會員,會員的權(quán)利是可以從班級的圖書架上或者學生寫的讀書條中隨意選擇自己喜愛的一本書。如果讀完10本書,老師可以免費贈送一本書.學生讀書積極性特別高,見家長打來電話興奮地告訴我,學生主動讀書了,不用家長監(jiān)督了。
(2)巧用激勵,讓學生樂讀書
為了“哄”學生愛上閱讀,“哄”學生讀更多的書,我每周都從圖書室借來幾十本書,“獎勵”給愛讀書的學生;每學期進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閱讀檢查、評比。其形式或是舉行讀書報告會,或是展覽優(yōu)秀的讀書筆記、經(jīng)驗,評比表彰課外閱讀積極分子等。對課外閱讀取得一定成績的學生,我及時地給予鼓勵,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悅。當學生在獲得成功后,會更堅持大量的廣泛的閱讀,良好的讀書習慣也就隨之形成。同時個人的進步往往又是同學們效仿的范例,這樣班里就會形成濃厚的課外閱讀氛圍,其意義也就更加深遠。
《語文課程標準》特別強調(diào)要加強朗讀而且貫穿于各學段的目標之中,即要求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文章的感情是要靠讀者去品味。如何去品味?根據(jù)要求中將“正確、流利”放置“有感情”之前,不難發(fā)現(xiàn),讀者只有在“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的基礎(chǔ)上才能去品味語言文字的感情,也才能達到“有感情”地朗讀。因此,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初讀的指導,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耐心指導,掃清字詞障礙,把課文讀順暢。教師可利用范讀、指讀等引發(fā)學生讀書的興趣,使得學生都能把課文讀得瑯瑯上口,使“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這一目標落到實處。
讓學生愛上閱讀并非是一件易事,它不可能立竿見影。它需要老師的循循善誘,持之以恒。只要堅持不懈地激發(fā)學生的讀書興趣,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讀書就逐漸成為自覺行為。閱讀讓孩子們在知識的海洋中自由自在的遨游,為孩子們撐起一片多彩的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