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慶寧
【中圖分類號】R78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9--0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某三甲醫(yī)院自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慢性腎臟功能衰竭患者120例,其中男性患者68例,女性患者52例,年齡24-72歲,平均年齡(46.79±12.45)歲;病因:糖尿病腎病24例,高血壓腎病18例,慢性腎小球腎炎46例,慢性腎盂腎炎14例,狼瘡腎炎18例。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60例,兩組在性別、年齡、病因等方面進行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觀察組患者給予綜合護理干預,包括心理護理,飲食護理,健康教育,用藥護理。具有內容如下[1]:1. 心理護理:護理人員與患者積極溝通,了解患者的內心活動,耐心聽取患者的訴求,給予患者針對性情感支持,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2. 飲食護理:指導患者少吃多餐,禁食含鹽量高的食物,少食植物蛋白,鼓勵多食優(yōu)質低蛋白飲食;3. 健康教育:護理人員通過宣傳手冊及健康講座等形式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慢性腎功能衰竭相關知識,對患者進行個性化指導,讓患者自覺選擇有益于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4. 用藥護理:護理人員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所服用藥物的服用方式,服用劑量及藥物可能產生的副作用,告知正確按時服藥的意義。
1.3 評價標準:采用焦慮自評量表和抑郁自評量表評價患者心理狀態(tài),分數(shù)越高表明患者焦慮或抑郁越嚴重;采用SF-36生活質量量表從客觀生活質量、生活滿意度、健康指數(shù)及情感得分等方面評價患者生活質量,分數(shù)越低,說明生活質量越差;療效評價標準[2]:無效:患者臨床癥狀以及指標無明顯變化,甚至惡化;有效:患者臨床癥狀以及指標明顯改善,BUN下降6mmol/L以上,Scr降低8.4mol/L;顯效:患者臨床癥狀基本小水,指標恢復正常水平。
1.4 統(tǒng)計學方法:應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處理,統(tǒng)計描述各組數(shù)據均以平均數(shù)±標準差來表示;兩組間數(shù)據的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進行卡方檢驗,在P<0.05時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的焦慮自評量表評分和抑郁自評量表評分
護理干預前,兩組患者焦慮自評量表評分和抑郁自評量表評分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對照組焦慮自評量表評分和抑郁自評量表評分均顯著高于觀察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2.2 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后生活質量指標
護理干預后,對照組在客觀生活質量、生活滿意度、健康指數(shù)及情感得分等生活質量各項指標評分均顯著低于觀察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2。
2.3 比較兩組的治療效果
對照組患者的總有效率顯著低于觀察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從本研究結果來看,護理干預后,對照組焦慮自評量表評分和抑郁自評量表評分均顯著高于觀察組(P<0.01),說明綜合護理干預有助改善患者焦慮及抑郁的心理狀況,緩解負面情緒,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護理干預后,對照組在客觀生活質量、生活滿意度、健康指數(shù)及情感得分等生活質量各項指標評分均顯著低于觀察組(P<0.01),說明綜合護理干預指導患者正確飲食增強患者體質,幫助患者正確按時服藥有助于健康的恢復,積極宣傳疾病的相關知識,讓患者對疾病知識有所了解,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對照組患者的總有效率顯著低于觀察組(P<0.05),說明綜合護理干預對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療效果起著積極的作用。
綜上所述,在慢性腎臟功能衰竭患者中應用綜合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焦慮抑郁心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及臨床療效,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王小青. 綜合護理對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生存質量和情緒影響研究[J]. 臨床與病理雜志,2015,35(1):54-58.
劉朝萍. 綜合護理干預對慢性腎臟功能衰竭患者的意義分析[J]. 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4,27(5):690-69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