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知春
【中圖分類號】G40-05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5-0200-02
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教育是農業(yè)而不是工業(yè)?!笨墒牵斘覀兠媾R繁瑣復雜的工作時,面對著復述著百遍班級規(guī)章制度依然犯錯,反復訂正仍然寫著錯誤答案的孩子們,你們還能擁有一顆靜待花開的心嗎?很多時候我們有說服自己的勇氣卻缺乏了做下去的耐心。
新的學期,新的班級,一切都是新的,到了音樂教師看見他們乖乖的模樣,心里一陣高興,一個小小的自我介紹游戲開展的很順利,貌似是一個好的開始。到了午飯值班的時候,我請所有在校就餐的孩子去拿自己的飯盒,孩子們依次按名單領飯,井然有序。
“陸子陽”我正在尋找這個孩子的時候,教室一下喧嘩起來。
“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我很詫異。抬頭一看,班上一大群男孩子“橫眉冷對”著坐在教室最后排的陸子陽,甚至有個孩子跳出來,邊啃著雞腿邊指著他說:“他就是我們班級的破壞分子”。
我沒有說話,只是在靜靜的觀察著這群義憤填膺的孩子們,這時看看角落里的陸子陽,說不上無辜可憐,因為他好像習慣了這樣的稱呼也沒有請求支援的意思。
我仔細觀察著他:長長的臉頰滲出密密麻麻的汗珠,偶爾用食指抹一抹汗滴,一雙小眼睛骨碌地轉著,看得出來,平時他應該是班里數(shù)得上的“角色”。
“你應該是在學校就餐的,是嗎?”“是的,但是……忽然嘩的一下哭起來了。
“你們對他有什么意見?”出乎意料,全班都舉著小手似乎要告訴我同一個原因。
我先把飯盒拿給了孩子,并讓他先吃飯,有什么事情飯后再解決。在我的詢問下,我了解到這孩子幾乎欺負過班級里每一個同學,經常不經過允許拿別人的文具,而這些東西最終“死無全尸”告終,還有同學告訴我,他把自己吃過的飯放到別人的飯盒里,只為自己的哈哈一笑,他還在眼操時間隨意下座位害得班級被扣分。
聽到孩子們的話,我震驚了,震驚的不是條條頑劣的行為,而是他們團結一致的想把他趕出班級“家門”。
此時的陸子陽像是一個迷路的孩子——又似乎是一個有家難回的孩子。
作為一個孩子的母親的我,聽到這其實感到心痛,但此時此刻,我不能用教師權威改變教室里其他孩子的想法,即使勉強“回家”也可能只是過客。
目前,我能做的,只是讓孩子先吃了飯,一切正常進行。
吃完飯,我找到班主任,班主任告訴我,這是個單親家庭的孩子,爸爸媽媽前段時間感情不合,剛剛離婚 ,媽媽又再婚,孩子屬于無人看無人管的狀態(tài),一會姥姥家一會爺爺奶奶家。
我決定,利用午休時間跟他好好聊聊。
我先問了問他在班級有沒有非常要好的朋友,交流中我發(fā)現(xiàn),這孩子確實與眾不同,和老師說話時候居然沒有一分鐘安安靜靜,不停抓耳撓腮,肢體語言極其豐富。
我就剛剛就餐時候大家對他的態(tài)度和他交換了意見,他向我表達不想被其他同學排斥的想法。
“可是,不管你跟他們一起吃飯還是上課小朋友都會害怕你!”
他頓了兩秒,說:以后肯定不去主動招惹他們。
“剛剛有人說你把吃過的飯放到別人面前,是我我也受不了啊”
“他一臉不好意思,我以后不會了,我只是想逗他們玩,逗他們笑?!?/p>
我想,可能他并不是惡意的傷害搗亂,只是他想用這樣的方式吸引別人,畢竟孩子剛剛一年級,很多事情對錯的認知還不夠。
最后我很嚴肅的跟他說,以前,你吸引別人的方式大家不喜歡,老師也不喜歡,如果你想讓大家接受你,請你從午餐開始。
趁著午休還沒結束,我想著趁熱打鐵,讓小朋友停下筆,對大家說,陸子陽有話想說。
他慢慢吞吞的走到講臺前,說;“我以后不會再隨便拿你們的東西,之前的錯誤我不會再犯了。”我點頭示意讓他說完回到自己座位。
老師相信陸子陽能做到,你們呢相信他并愿意幫助他一起改變的小朋友請舉手,一個兩個小手漸漸多了。陸子陽緊皺的眉頭慢慢松開了。
之后,我跟陸子陽約法三章:
1.中午就餐有不喜歡吃的飯菜適量少吃,但不能浪費,不可以倒給他人
2.每天改變從服務開始,為班級擺放飯盒
幾周后,我在教室里看見他和其他孩子快樂的游戲時,我知道,大家接受他了。
回顧這件事我也想了很多:
1.由于孩子的特殊性經常的惹是生非,經常被老師批評,肯定對上課沒什么興趣,同學不喜歡,平時又是單獨坐在最后,沒人管,形成凡事我行我素,他的問題讓我想到的是一個家庭的問題。
2.孩子的不優(yōu)秀,不容易吸引老師的關注,像這樣缺乏關愛的孩子又想吸引老師關注,干脆做個“反面教材”其實孩子是在尋求關注。
像陸子陽這樣的孩子,在所有老師眼中無疑是個問題孩子,作為任課老師,遇到這樣的孩子,我們也是有意識的給孩子正能量,用愛理解他,溫暖他,這樣孩子才愿意把手給你,一起分享內心的小世界,孩子最終會發(fā)現(xiàn)原來也有可以溫暖我的人,愿意把手給你,一起找到回家的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