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持續(xù)加快,中國的對外貿易發(fā)展越來越迅速,綜合國力不斷提升,人民幣在國際上的地位也愈加明顯,人民幣國際化也被大家廣泛討論,其對中國對外貿易的影響日益明顯。因此,本文在分析人民幣國際化的利弊的基礎上,進而分析其對中國對外貿易的影響。
【關鍵詞】對外貿易 人民幣國際化 影響
當今,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不斷提高,參與國際經濟的程度也不斷加深,人民幣是否國際化這一問題也隨之而來,關注人民幣國際化的學者逐漸增加,爭議也隨之產生。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人民幣國際化也是如此,其對我國經濟既有利也有弊。盡管對于人民幣是否國際化,怎樣去實行國際化并沒有確定的方案,但我國政府部門的實際行動看,如簽訂了很多國家的貨幣互換協(xié)議,加強區(qū)域經濟合作等等,其對人民幣國際化持有肯定態(tài)度。因此,人民幣國際化是一條可行之路。
對于我國對外貿易的發(fā)展而言,人民幣國際化可以起到一定的行促進作用,但是我國國內經濟也會不可必免的受到一定的沖擊。
一、人民幣國際化利弊分析
(一)人民幣國際化的有利之處
1.減少財富流失風險。目前我國的外匯儲備持有量很多,然而世界經濟卻并不穩(wěn)定,通貨膨脹導致財富流失的風險增強。人民幣國際化后,勢必要擔當國際貨幣,對于中國的經濟存量其可以起到一定的保值作用,降低外匯使用率,從而減少財富流失風險,也會大大增強中國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的融資能力,所以平時外匯儲備存量也可以不用過大。
2.有助于防范匯價風險。隨著中國在經濟全球化中參與度的深入,中國的對外金融也得以快速發(fā)展,對匯率風險的規(guī)避變得尤為重要。若人民幣能作為結算貨幣廣泛的運用于對外貿易中,我國的外貿企業(yè)就不用再承擔過高的外匯風險,與此同時外匯開支也可以得到節(jié)省,從而對中國的對外貿易與投資起到促進作用。
3.獲得政治經濟話語權。人民幣國際化的又一后果是人民幣擔當國際儲備貨幣,那么在國際上中國乃至亞洲就會獲得更多的話語權,也會使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形象不斷提高。此外,在制訂國際規(guī)則方面,中國也會更具發(fā)言權。
(二)人民幣國際化的不利之處
1.沖擊中國金融市場。人民幣國際化會使人民幣能夠自由兌換,如此一來,中國家對人民的控制力就會削弱,這會使金融風險漏洞增加,若外國投機資本趁機沖擊中國金融市場,這將會影響到金融市場和人民幣的穩(wěn)定性,對中國的經濟十分不利。
2.使中國背上沉重的債務。人民幣國際化后,人民幣在國際上將被各國所持有,這會導致大批量的人民幣流出,中國就會因此而擔負沉重的債務。
3.使中國貨幣政策的調控增加難度。在制定貨幣政策方面,以往受國際的干擾因素不是很強烈,然而人民幣國際化后,由于國際上諸多因素的影響,這就會使其的操作遭受更多干擾。人民幣國際化以后,在境外流通的數量會不斷增多,屆時中國對這一部分的數據和人民幣的增減掌控難度加大,對中央銀行而言,要調控貨幣供應量也更加困難。此外,在境外流通的人民幣也有大批回流境內的可能性,勢必對人民幣幣值的穩(wěn)定和流通構成威脅。另外,資本在國際的流入流出也會因人民幣國際化而更加自由,那么我國實行的貨幣政策勢必被弱化。
4.我國經濟主體受到沖擊。目前,在貨幣國際化方面中國經驗不足,且仍存在許多阻礙因素,如美元和歐元勢力的阻擋、國內不同的觀點——國際化與不國際化的爭論、值得信任的結算伙伴較少等等。在此背景之下,人民幣國際化使我國經濟主體受到沖擊在所難免。
綜合而言,實行人民幣國際化的有利之處還是比不利之處要多一些。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當今,人民幣國際化對中國經濟發(fā)展的意義非常明顯。但是在實行人民幣國際化的同時,必須時刻客觀權衡其利弊,趨利避害是十分重要的。
二、人民幣國際化對中國對外貿易的影響
(一)促進中國對外投資的發(fā)展
人民幣國際化會導致人民幣作為國際貨幣,那么在對外貿易中就可以使用人民幣進行結算,這對中國對外貿易的發(fā)展大有裨益。自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fā),各國匯率很不穩(wěn)定,特別是美元和歐元,而人民幣的匯率卻相對穩(wěn)定,因此,中國的貿易伙伴國企業(yè)用人民幣來結算就可以有效降低用其他貨幣結算的風險。
2006年以來,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不斷加快,中國對外投資力度也不斷增加,特別是在金融危機爆發(fā)的2008、2009年,世界的對外直接投資額劇烈下降,中國的對外投資額卻劇增110.92%,從2007年的265億美元增至2008年的559億美元。在2009年雖然增加的較少,但是在全球都在下降的情況下有所增長已實屬不易,這也從側面反映了人民幣的強勢地位。
(二)降低匯率風險減少交易成本
在人民幣國際化后,國際貿易結算時使用人民幣,能夠防范因匯率波動而帶來的不必要的損失,因為人民幣的匯率對我國企業(yè)來說相對穩(wěn)定。另外,在我國對外貿易的結算中,若使用人民幣結算可以減少因使用外匯進行結算支付的手續(xù)費,以企業(yè)出口開信用證為例,開信用證大概要支付1.5%左右的手續(xù)費,結匯則需1%左右的手續(xù)費,若進行外匯的套期保值,還要付出一定的費用。因此,結算時使用人民幣進行可以節(jié)省3%~5%左右的費用。
(三)促進我國邊境貿易
近年來,“一帶一路”的提出與實施促進了我國和周邊地區(qū)和國家的邊境貿易發(fā)展的越來越快。我國周邊的很多國家市場上供給稀缺、自然資源卻十分豐富,和我國相比正好互補。人民幣國際化對于中國與這些國家的邊境貿易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目前,人民幣在我國周邊的一些地區(qū)和國家使用范圍有擴大態(tài)勢。然而,因為法規(guī)的不完善,難以掌控在這些地區(qū)和國家人民幣的使用規(guī)模。
當然,人民幣國際化對我國國際貿易的發(fā)展除了有上述的促進作用之外,也存在著一些不利因素。我們在上文也分析了人民幣國際化的弊端,那些不利之處同樣也影響著我的國對外貿易,在此就不再贅述了。
三、結論
本文通過分析人民幣國際化的有利和不利之處及其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綜合看來,人民幣國際化的有利之處更多。在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中,應對人民幣國際化有更全面的了解,從而建立有效的防范機制,趨利避害。另外,本文也分析了人民幣國際化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促進我國對外投資的發(fā)展、降低匯率風險減少交易成本、促進我國邊境貿易等,因此,人民幣國際化對中國經濟及對外貿易的發(fā)展都是十分有利的。但是,在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中,必須慎重考慮發(fā)揮其有利影響的同時,如何把不利因素降至最低。
參考文獻
[1]余永定,高海紅.人民幣國際化的含義與條件[J].國際經濟評論,2010(1).
[2]李镕喆.人民幣國際化的可能性及對中國貿易的影響[J].當代經濟,2011(5).
[3]中國統(tǒng)計年鑒[R].中國統(tǒng)計出版社.
作者簡介:王欣(1990-),女,漢族,山西運城人,任職于廈門安防科技職業(yè)學院,研究方向:經濟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