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苗 趙永萍
浙江省舟山市婦幼保健院 浙江 舟山 316000
升陽除濕防風湯加味治療濕阻便秘52例臨床觀察
張 苗 趙永萍
浙江省舟山市婦幼保健院 浙江 舟山 316000
升陽除濕防風湯 濕阻 便秘 臨床觀察
濕阻便秘是指由濕邪所引起的便秘,臨床常表現(xiàn)為大便并不干硬但排便周期延長,便而不暢。隨著人們生活方式和飲食結(jié)構(gòu)的轉(zhuǎn)變,此病癥在臨床上頗為常見,尤其是在江南沿海一帶,因多雨潮濕,特別是到了梅雨季節(jié)前后,濕秘患者尤為多見。此病內(nèi)服瀉藥或外用通便藥可起一時之效,但要根除本病并不容易。筆者采用升陽除濕防風湯加味治療本病52例,取得較好療效?,F(xiàn)報道如下。
1.1 診斷和排除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1]中有關(guān)標準擬定。主要臨床表現(xiàn):排便周期延長或周期不長但排出艱難,便而不暢,便后未盡感,大便質(zhì)地多粘稠,但如大便停留時間過長,也可變得較為干硬,脘腹脹滿或痞悶,舌苔厚膩,脈濡。排除腸道器質(zhì)性病變。
1.2 一般資料:共收集符合上述標準的100例患者,全部病例來自2014年5月~2015年4月本院中醫(yī)內(nèi)科門診,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52例,其中男28例,女24例;年齡最大62歲,最小24歲;病程最短1個月,最長6個月。對照組48例,其中男26例,女22例;年齡最大60歲,最小26歲;病程最短1個月,最長7個月。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2.1 治療組:采用升陽除濕防風湯加味(中藥配方顆粒):蒼術(shù)、白術(shù)各12g,防風、白芍、茯苓、檳榔各10g,厚樸9g。加味:納差加焦神曲10g,炒谷芽30g;口苦、苔黃膩加黃連3g。沖服,每日1劑,分2次口服。
2.2 對照組:予以口服杜密克(荷蘭蘇威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批號:H20090583),每次1支,每日3次。
兩組均以4周為1個療程。1個療程后觀察療效。治療期間,均給予健康宣教,囑清淡飲食,心情放松。
3.1 療效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1],結(jié)合臨床癥狀改善程度擬定。治愈:1~2天排便1次,大便成形,排便通暢,其他癥狀全部消失。顯效:3天以內(nèi)排便,大便基本成形,排便多數(shù)通暢,其他癥狀大部分改善。有效:排便時間有所減短,大便解而欠暢,其他癥狀均有好轉(zhuǎn)。無效:便秘及其他癥狀均無改善。
3.2 治療結(jié)果: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
濕阻是引起便秘的原因之一,如《素問·至真要大論》有云:“太陰司天,濕淫所勝,……大便難?!痹摬〔∥辉诖竽c,與脾臟關(guān)系密切。脾失健運,濕邪內(nèi)生,阻滯胃腸,氣機不暢,大腸傳導失司,致使排便周期延長或排便困難。若此時妄用攻伐,反而會損傷正氣,使病情變得復雜。治療此病當以化濕行氣為主。濕邪去除,氣機升降自如,則大便通暢無阻。
升陽除濕防風湯出自李東垣《脾胃論·腸澼下血論》,主治“大便閉塞,或里急后重,數(shù)至囿而不能便,或少有白膿,或少有血”等證。方中蒼術(shù)苦溫燥烈,升清陽而開諸郁;風能勝濕,防風辛溫勝濕而升陽;淡能利濕,茯苓甘淡以利濕;白術(shù)甘溫以健脾;白芍酸寒斂陰而和脾。全方除濕升陽,陽升則陰氣自降,不用通便藥而便自通。筆者在此基礎(chǔ)上又加入檳榔和厚樸,檳榔下氣、行水、消積,厚樸既能消有形之實滿,又能除無形之濕滿,加用這兩味藥能增強行氣通便之效。臨床觀察結(jié)果表明,升陽除濕防風湯加味治療濕阻便秘比單純緩瀉藥更有效,并能顯著改善濕阻的其他臨床癥狀,療效肯定。同時,筆者也體會到此病癥誘發(fā)原因較多,除了藥物治療外,還要告知患者注意生活規(guī)律,飲食清淡,調(diào)節(jié)心情,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第一輯[S].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1993:131-132.
2016-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