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佳沁 王秋霞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進步,人們普遍文化程度在提高,對語言的欣賞能力也逐步提升。外語學習的途徑和手段也越來越豐富。引進外籍教師授課也成為了外語學習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外籍教師與我國本土教師受其文化背景差異以及語言傳授能力等因素的影響,在教學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學特點。本文通過對中外籍教師各自的背景文化、教學個性、授課方式、教學效果等方面進行具體分析,對比研究,提出應更好地發(fā)揮中外籍教師的教學優(yōu)勢,最終達到優(yōu)勢互補的效果,提高整體教學質(zhì)量。
關鍵詞:中外籍教師;外語教學;教學個性;教學手段;教學效果
當今社會經(jīng)濟、政治、文化都在飛速發(fā)展,我國與各國之間的文化往來日益密切,我國的大學外語教學工作也引進了越來越多的外籍教師。20世紀70年代末我國開始聘請外籍教師任教,40年來受聘外教數(shù)目不斷增加。然而,在外語課堂教學中,中外籍教師因其各自社會背景文化的差異,在教學個性、教學內(nèi)容、授課方式等方面會有所不同,最終達到的教學效果也會有所差異。為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中外籍教師的教學,我們做了此項對比研究。
一、背景文化
現(xiàn)如今,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之間的往來日益密切,人類社會已經(jīng)進入全球化時代。在各民族、各國家多種文化的交往互動過程中,語言作為交流工具,其重要性日漸突顯,而文化背景如何影響教育也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不同的社會背景下會產(chǎn)生不同的教育體系,就我國和美國來說,差別也是很大的。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對我國的教育有著積極的影響,比如:中國傳統(tǒng)道德教育有其方法,會教育學生知書達理,勤奮刻苦。但其消極影響也是十分明顯的。封建統(tǒng)治者為了統(tǒng)一人們的思想,一般不允許有違背自己意愿的聲音出現(xiàn),所以在當時是沒有言論自由的,而且這種觀念一直影響到后世?,F(xiàn)代的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同樣從小就一直對孩子灌輸要聽話的理念,因此束縛了孩子,孩子即使心里有疑問也不敢隨意表達自己的看法,久而久之,孩子養(yǎng)成保守、規(guī)矩、不敢說、說話前三思的性格。而美國是一個崇尚自由的國家。北美殖民地歷史的一個重要的特征就是封建秩序從來沒有在那里存在過,在美利堅民族的形成過程中,許多從歐洲大陸來的移民把資產(chǎn)階級自由思想帶到了美洲。新大陸的自由空氣以及大自然的艱苦環(huán)境陶冶了美利堅民族的民族性:熱愛自由、珍惜自由、崇尚自由。同樣美國也講求個性獨立和個人主義,因此大多數(shù)美國人性格是直接大方,敢說會說。
二、教學個性
教師對課堂的掌控充分體現(xiàn)其能力、魅力以及個性等。中外籍教師各自的能力、魅力也會在其各自的課堂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現(xiàn)。
受儒家文化“仁愛”思想的影響,我國教師對每一個學生都十分重視,即使遇到叛逆的學生也不會放棄,會用自己的熱情和愛心去溫暖去感化他。而且我國教師對待課堂也是十分嚴謹,秉著“傳道授業(yè)解惑”的精神認真對待自己的課堂。我國教師有屬于自己的智慧,對待自己的課堂及學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在我國的課堂上,大家經(jīng)??梢钥吹竭@樣一種現(xiàn)象: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會針對不同問題對不同學生發(fā)問,在提問中發(fā)現(xiàn)各個學生的問題,及時尋找方法來解決問題。這就是所謂的“因材施教”。
外籍教師也有其獨特的教學魅力,并對外語課堂教學有著一定的積極作用。外教與中國教師最大的不同是他們獨具特色的語音語調(diào),自然流利的口語表達,夸張卻也不失風度的動作神態(tài)。同時,外教自身的人格魅力也頗受學生喜愛。他們風趣幽默、善于表演,不論年老還是年輕,都始終保持熱情與活力。他們個性張揚,表情豐富,肢體語言夸張,常面帶微笑.常會與學生進行目光接觸,而且他們在自己的課堂上總會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言論,勇于說,不要怕講錯,也時常會想一些獨特的游戲讓大家互動,這樣大大提升了學生們用外語來交流的自信心和流暢度,同時也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外語交流氛圍,構(gòu)建一個和諧美好的語言溝通環(huán)境,增進了外教和學生們的國際友誼。
三、授課方式
每個人都是獨立存在的個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對于教師來說,因個性不同,思維方式也不同,自然會產(chǎn)生不同的授課方式。就中外籍教師來說,他們的授課方式也是大相徑庭的。
中國教師屬于嚴謹認真類:(1)中國教師在授課前會充分準備相應的授課內(nèi)容,俗稱備課。備課要準備教案,教案的內(nèi)容很詳細,包括課時分配、時間分配、課程中的重點難點以及所用教具等詳細內(nèi)容。(2)中國教師的課程計劃性很強,往往會在每學期一開始就按要求制定了詳細的教學計劃,規(guī)定好講課幾周以及什么時候停止授課開始復習等。(3)中國教師在上課時會根據(jù)課本安排授課,課本對于教師還是學生都是必不可少的。教師依照課本有條理、有依據(jù)、系統(tǒng)化理論化的為學生傳授知識,而學生們也將教材作為他們預習、復習和考試內(nèi)容的重要依據(jù)。(4)中國教師中規(guī)中矩,嚴謹認真,整個授課過程中幾乎很少會下講臺閑逛,一般都會一直圍繞著講臺和黑板以及多媒體,充分利用多媒體加板書來輔助自己授課,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吸收課堂知識。
四、教學效果
中外籍教師在其不同的社會背景文化影響下,又因其在教學個性、教學內(nèi)容、授課方式等方面的不同,最終達到的教學效果也會有所差異。
中國教師們以身作則,憑著他們嚴謹認真的態(tài)度,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學生們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使學生們更愿意跟著老師的節(jié)奏腳踏實地的、一步一個腳印的前進。但中國教師們按部就班的教學也有些乏味,會使部分學生失去興趣,積極性降低。在外籍教師們真性情的感染下,學生們的自信心以及積極性日益提高,變得敢說愛說,口語能力也不斷提高。外籍教師給我們的外語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教學效果。如:每個外教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導致教學內(nèi)容缺乏系統(tǒng)性,難度時高時低,學生習慣了系統(tǒng)地接受知識,因此大多數(shù)學生覺得學不到實質(zhì)性東西,有時會覺得喪失了學習的動力。通過對中外籍教師在教學中各個方面的對比分析,我們了解了中外籍教師外語教學的特點。在外語教學中,我們應從最基本的課堂交流問題出發(fā),本著求同存異、取其精髓的原則,更好地發(fā)揮中外籍教師的優(yōu)勢,形成一種全新的優(yōu)勢互補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學習熱情及學習能力,從而提高外語教學質(zhì)量,最終達到加強中外文化的交流的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