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文
回首自己將近30年的教師生涯,我很慶幸自己能在大河中學施展才華:很多老師如老黃牛一般埋頭苦干而不知疲倦;全身心地撲在教學工作上;為了學生基本上顧及不上自己的子女讀書。于是我也不知不覺的加入了這個隊伍。雖然中間的過程充滿著辛苦和埋怨,每當自己面對教學中所取得的成績時,當聽到無論是領導或是同事或是家長的肯定時,我覺得為了學生,我再大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毕嘈攀敲恳晃唤逃ぷ髡叩男穆?,這也是我從教以來的心得。
一、讓教書育人永遠成為自己應盡的職責
教師是什么?它是太陽下最光輝的職業(yè)。從事這一職業(yè)的人也被稱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的工作是育人,在“傳道、授業(yè)、解惑”。其實教師的工作不僅僅是如此,也不僅僅限于學生,它是世人做人的楷模,教師的肩上負有教化全社會的重任。嚴于律己,為人師表,潛移默化,感染社會。萬世師表的孔子是教師的老祖,他的思想影響了我們亞洲整個東方社會,而且也正在影響西方。從每一名教師的思想中也都可以找到孔子教育思想的痕跡,從每一個現代人身上都可以發(fā)現孔子思想的影子。因此作為當今時代的教師做到愛崗敬業(yè),就必須要熱愛教育,熱愛學生樹立堅定的事業(yè)心,教師的勞動是平凡的,但其中都孕育著偉大。安心從教,不尚浮華,換來的是精神世界的富有;不求所得,甘為人梯,迎來的是桃李滿天下的金秋。在實際工作中,我珍視為人師表的這份榮耀,時時刻刻嚴格要求自己,從沒為重感冒請過一天假,最終換來的又是同類班級期末所教學科平均分第一名的好成績,我覺得自己的付出很值得。
二、讓學習永遠成為自己進步的橋梁
陶行知先生說:“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唯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睘閷W而學,不如為教而教之親切,為教而教必須設身處地。作為教師應當嚴禁治學,有學而不厭的進取精神,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現代的教育要培養(yǎng)適應現代社會發(fā)展需要的人才,那么就需要教師具有相應的知識結構和適應新課改的教學方法。為此,我不斷探索新的教學規(guī)律和教學方法,提高教學科研水平,把新的教學理念帶入課堂,收到了很好的課堂效果。
三、讓認真永遠伴隨著工作左右
教育是教師以人格影響人的活動。為此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應當認真的對待學校的全部工作,關心學校的發(fā)展。認真對待每一位學生,認真對待每一個哪怕是“細枝末節(jié)”的活動。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把教師譽為“太陽底下最光榮的職業(yè)”。本人自從教以來,始終把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放在首位,無怨無悔地奉獻著自己。
四、讓名利淡薄,育人為樂,無私奉獻
作為教師,應遵守社會公德和家庭美德,舉止文明禮貌,語言規(guī)范健康,為人師表,以身作則,注重言傳身教,堅守高尚情操,自覺抵制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不搞有償家教,不亂收學生的一分錢。在教學實踐中,我把“樂教”當作一種向往和追求。一見到了學生,一到了課堂,就有了精神,一到了學校,就有了使不完的力量。
五、讓自己在團結中工作、學習
團結協(xié)作有利于克服并解決教師之間、教師與領導之間、教師與教輔人員之間的分歧和矛盾,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對全校師生起者潛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作用,并能長久地影響教師和學生的工作、學習和生活。這可以使我們輕松愉快、精力旺盛,更能發(fā)揮聰明才智,提高工作效率。同時,可以使學生保持穩(wěn)定的情緒、愉快的心情、敏銳的智力,在學習過程中如沐春風,奮發(fā)向上,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個性品質等。所以讓自己在團結中工作學習,對學生的成長和本人的工作具有很強的教育功效。
教師不完全算是一種職業(yè),可是人們總拿它當職業(yè)看。做為職業(yè)的教師,也和其他行業(yè)的工作人員是一樣的,他們也是拿工資吃飯,依靠工資生活。在某些學生家長和學生眼里,教師和學生是一種買賣關系,學生交了錢,老師教了課??墒?,學生交的錢從來也不曾進過哪一個真正的教師的腰包。民辦學校的教師不單是辦教育也是在經商,而公立學校不是做生意,是在辦教育。教師不是不食五谷雜糧的神,他們也需要有正常人的生活,可是教師這種行業(yè)對教師的要求是很高的。教師不但要有知識,而且要有文化;不但要具備教師職業(yè)道德,還必須是社會道德的典范;不但要有思想,還必須能夠貫徹上級思想;不但要會教學,還必須會學習(例如,經常性的教改活動);不但要為人師表,還總是要率先垂范為世人楷模;不但要做一個正常人,還必須學會做一個不正常的人。于是乎,教師們把自己的身投入了,心投入了,感情釋放了,知識傳授了,真正充分地實現忘我了。不但要鼓勵早晨5點多靦腆的朝陽,還要誘導中午12點多調皮的烈日,更要安撫夜晚23點之后精神抑郁的暮星。他們教育著別人家的孩子,忘記了自己家的孩子;他們顧不上自己的家庭卻在安撫著失去溫暖家庭的孩子;他們配合著學校和上級的管理也要管理和配合自己班級里的孩子;他們實踐推動著教育精神也用精神去教化。
國家昌盛,教育為本。教育振興,教師為本,教師關系著社會主義教育事業(yè)和民族振興偉業(yè)的興衰成敗。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應在師德修養(yǎng)方面,再接再厲,開拓創(chuàng)新,為教育事業(yè)添磚加瓦,再創(chuàng)輝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