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波
(天津市薊州區(qū)中醫(yī)醫(yī)院急診科,天津 301900)
急診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的實施
張曉波
(天津市薊州區(qū)中醫(yī)醫(yī)院急診科,天津 301900)
目的 分析急診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的實施重點與效果。方法 選取2016年的1月~12月我院急診救治的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為研究組;另外選取2015年的1月~12月我院急診救治的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為對照組。研究組予以針對性急救護理,并與對照組對比。結果 研究組患者與對照組相比接受急診救治所用時間更短,且急救成功率更高,兩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實施高效的急診護理,能提高急救效率,確?;颊咴谧疃虝r間內獲得最有效的救治,最大程度保障其生命安全及預后。
急診護理;心肌梗死;急性發(fā)作
急性心肌梗死發(fā)生后對患者生命構成了嚴重威脅,而急救護理工作的完善對此類患者來說意義積極且重大[1]。本文分析了急診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的實施重點與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的1月~12月我院急診救治的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為研究組;另外選取2015年的1月~12月我院急診救治的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為對照組。研究組男23例,女15例;年齡44~70歲,平均年齡(59.7±4.8)歲。對照組男23例,女13例;年齡46~71歲,平均年齡(60.2±5.1)歲。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經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被送至入院后立即由急診科醫(yī)生負責救治,對照組患者在急診救治期間實施急診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患者則針對此類患者常發(fā)生的狀況,實施更具針對性的急救護理。首先,我們組間了急診護理小組,開展調查工作,發(fā)現(xiàn)既往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診救治期間常發(fā)生的狀況,對相關的風險因素進行分析,總結優(yōu)質的急救護理經驗;設計針對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護理相關內容,制定急救護理實施計劃,并救治過程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靈活的調整;同時,我們組織參與施救人員進行培訓,要求護理人員熟知急救護理內容,熟練掌握實施急救護理所需的知識、技能,強化護理人員之間的協(xié)作性與配合度。
1.2.1 急救護理內容:①在接到患者的接診通知后護理人員要立即著手進行施救準備,注備好轉運平車,將搶救所需的各類藥品、器械與所用監(jiān)護儀器準備妥當;做好參與救治部門、人員的協(xié)調工作,通知參與此名患者救治工作的人員候命,在患者到達前要求所有人員到接診地點等候[2];開辟綠色通道為本組患兒開展救治工作,和護送患者前來就診的人員做好交接工作,并要求做到邊問詢患者的病情、發(fā)病情況邊將患者移送至急診室;高效完成各項工作,協(xié)助醫(yī)生完成對各方面對患者的評估,安排一名護理人員和患者的家屬進行有效的溝通,了解患者既往身體狀況,綜合對患者的診斷情況制定針對性護理方案。配合醫(yī)生完成各項救治工作,實施標準化、規(guī)范化及流程化的輸血、輸液以及標本留取工作,將檢查與實施各項操作所用的時間盡量縮短,最大程度各項工作的高效性。②加強對患者的病情變化與對其各項生命體征的觀察,施救期間保持每20 min對患者的意識狀態(tài)檢查1次,對其心電、瞳孔的變化實施實時觀察并詳細記錄;急性心肌梗死在發(fā)生后,往往患者會在機體方面表現(xiàn)出一些應激性反應[2],特別是對于既往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多會表現(xiàn)出血糖、血壓異?,F(xiàn)象,此類患者護理人員要予以格外的重視并提前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幫助患者積極改善存在異常的生理指標。③在急救過程中隨時保持患者處于合適的體位臥床,將其頭部偏向一側,幫助患者迅速建立靜脈通道,確保藥液能夠及時輸注至患者體內,根據(jù)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選擇適合的吸氧方式予以吸氧,如有必要,需果斷選擇呼吸機輔助治療;定時幫助患者清理鼻腔、口腔中存在的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暢通;在施救全程將各項救治及檢查工作盡量在床邊完成,避免多次移動患者;救治期間注意幫助患者保暖,將急診室溫度調節(jié)適宜并保持輸液溫度適宜;此外,急性心肌梗死多是病情突然突然發(fā)生且嚴重,無論是患者還是其家屬在情緒方面均會有較大波動,固在施救期間護理人員要做好安撫工作,采取有效且具有針對性的干預手段,幫助患者疏導不良情緒穩(wěn)定心神,將患者各個階段的診斷情況實施的告知患者家屬,讓家屬隨時能夠知曉患者的情況,避免家屬恐慌,在交流過程中注意態(tài)度與語氣,以免誘發(fā)護患糾紛[3]。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急診救治所用時間;對比兩組患者的急救效果:患者在接受急救后急性心肌梗死相關癥狀減輕明顯,心功能及各項檢查指標改善,為救治成功;患者在接受急救后急性心肌梗死相關癥狀、各項檢查結果均無變化,甚至加重或死亡,為救治失敗。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代表,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接受急診救治所用時間對比
研究組患者與對照組相比接受急診救治所用時間更短,兩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接受急診救治所用時間對比
表1 兩組患者接受急診救治所用時間對比
組別n急診救治時間研究組3812.5±2.6對照組366.4±1.4
2.2 兩組患者的急救效果對比
研究組患者與對照組相比急救成功率更高,兩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急救效果對比[n(%)]
急性心肌梗死屬中老年人群較常發(fā)生且病情危重的疾病之一,需要臨床予以足夠重視。近些年來,急性心肌梗死的發(fā)生率和病死率明顯呈升高趨勢,對人們的生活質量及健康造成了嚴重影響[4]。通過對既往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調查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發(fā)病后急性期實施有效、及時的治療可確保血管再通,對挽救其心肌更能具有積極作用[5]。
此次研究通過對既往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經驗的分析與總結,明確急救護理的內容,給予研究組患者更加高效且具有針對性的急診護理,對急診工作實施優(yōu)化,開辟綠色通道,做好交接工作及評估工作,提高護理人員的協(xié)作性,實施流程化操作,重視心理護理,確保每一項護理操作都能對患者起到積極作用。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與對照組相比接受急診救治所用時間更短,且急救成功率更高,兩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充分證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實施高效的急診護理,能提高急救效率,確?;颊咴谧疃虝r間內獲得最有效的救治,最大程度保障其生命安全及預后。
[1] 于春玲,杜雪蓮,趙艷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診護理體會[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0,12(31):173-174.
[2] 李潔純.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2例的臨床急診護理分析[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1,8(21):115-116.
[3] 程寶珍,張小紅,牛 娟.急診全程優(yōu)化護理在搶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2,27(5):9-11.
[4] 高云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實施急診護理路徑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33):17-18.
[5] 范錦娣.急救護理路徑在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14):16-17.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20.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