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李長廷 編輯 | 田宗偉
在一座圣殿中徜徉
◎ 文 | 李長廷 編輯 | 田宗偉
北京孔廟 攝影/郭輝 / 東方IC
《論語》是中華文化的母乳?!墩撜Z》又是一座圣殿。
孔廟是這座圣殿最古老的造型。
孔廟又叫文廟,也叫夫子廟,先師廟,是祭祀孔子的廟宇??讖R這種建筑,在中國幾乎處處可見。公元前478年,即孔子死后第二年,魯哀公以孔子故宅三間立廟,這便是中國最早的孔廟,此后歷代帝王不斷將其擴建,到清代,雍正下詔大修,便成了今天的規(guī)模。曲阜以外建孔廟,是東晉以后的事。1306年,忽必烈的孫子元成宗在國子監(jiān)東側建立國家級孔廟,并由皇帝親臨祭祀。1307年,元武宗加封孔子為“大成至圣文宣王”,此后,京城及各地孔廟的正殿均稱“大成殿”。至清末,全國已有孔廟1500座之多?,F(xiàn)保存比較完好的孔廟,仍不下300座,如俗稱孔氏南宗的浙江衢州文廟,北京孔廟,上海文廟,四川德陽孔廟,山西平遙文廟,云南建水文廟,甘肅武威文廟,福建泉州文廟,臺灣臺南孔廟,江西萍鄉(xiāng)文廟,山西聞喜文廟,福建安溪文廟,蘇州文廟,寧遠文廟,等等。建得比較晚的還有烏魯木齊文廟,建于清朝晚期,哈爾濱文廟,建于1926年。其中寧遠文廟恐怕算得全國始建最早,而又保存完好的文廟之一。
寧遠文廟建于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據(jù)有關資料,說它的前身即貞觀四年(公元630年)的唐興文廟(當時寧遠叫唐興)。寧遠文廟和其它文廟一樣,其命運都是修而毀,毀而修,反復不知輪回幾何。其中緣故,是否與儒家的命運有些關聯(lián),不得而知。寧遠文廟最后一次重修,是在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至光緒八年(公元1882年),歷時十載,耗銀六萬兩,占地10282平方米,平時用以祭孔的祭銀,據(jù)載比一般府州縣文廟要高出五分之一。1996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寧遠文廟整體建筑結構酷似曲阜孔廟,只是規(guī)模不及。走進大門,展現(xiàn)在眼前的是一方寬廣庭院,草茂花繁,飛紅滴翠,宛若一座古典式園林。園的前端,有一泮池,形若半月,全為條石結構。與泮池相映生輝的欞星門亦為青石結構,上鐫麒麟獅象,跳躍奔突,栩栩如生。然后是大成門,大成殿,東西廡,崇圣殿(后殿),層層遞進,深邃曲折。大成門并排三扇,高可丈余,氣勢雄渾,東西則并列鄉(xiāng)賢、名宦兩祠。進入大成門,整個大成殿便凸顯眼前,頓覺滿目生輝。大成殿是文廟主體,殿宇軒昂,高達5.7丈,為重檐九脊歇山頂宮殿式建筑。前有青石坪臺,坪臺外有一青石鋪就的庭院,可容數(shù)千人,肅穆開闊。大成殿周圍墻上畫有《圣跡圖》,記錄孔子生平。其后即崇圣殿,布局結構,僅次于大成殿。左右為東西廡。站在院內,稍作仰視,滿眼是紅墻琉璃瓦,斗拱飛檐,層層而上,如翼之欲飛。大成殿內上首,有齊人高石座一方,新塑孔子像一尊。據(jù)說原為一鏤空金漆木雕孔子神位,可惜“文化大革命”中被紅衛(wèi)兵毀棄,至今無法復原,實為千古憾事。寧遠文廟的精華,莫過于石雕。大成殿前丹墀刻有五龍浮雕,一眼望去,逐浪翻波,時隱時現(xiàn),仿佛有水花在濺,有濤聲在響。環(huán)繞青石坪臺的20方石雕,刻有各種形體的飛禽走獸,或站或坐,或升或降,或雙戲,或單飛,多姿多態(tài),妙不可言。所有石雕藝術中,尤以20根高浮雕鏤空龍鳳石柱最具吸引力。這些石柱通高5米,直徑0.4至0.6米,你看那龍,張牙舞爪,似在翻江倒海;你看那鳳,展翅騰飛,直覺習習生風,真可謂鬼斧神工,叫人驚煞!這么多龍鳳石柱集中在一處,實在叫人想不出個所以然,縱觀寧遠境內地質狀況,不知從哪里去取來這樣的石料?又如何能夠把它們運了來,再一一地精雕細刻,才成了今天叫人一看三嘆的模樣?聽得民間傳說,當初參與建筑的工匠,一個個都要經歷一場特殊考試,方能獲取上工資格??荚嚨念}目,就是各將一塊石板,刻鑿成一把算盤,算盤的珠子,要一粒一粒撥動自如。如果真是這樣,那可真算得天底下一段奇聞了。
蘇州文廟舉行祭孔大典紀念孔子誕辰2566年 攝影/李俊鋒 / 東方IC
這樣一座文廟,一千多年來,就那樣默默矗立于湘南一隅的寧遠縣城,委實叫寧遠人有點懵懂。我第一次跨進文廟的時候,是在上個世紀50年代。那時候人們管它叫學宮。一個孩子,一個剛剛上初中剛剛接觸歷史的孩子,乍一見如此一座高大建筑,就像晚間走進一座深山,一種不可知的神秘感驟然襲上心頭。
走進文廟,無異于走進另一個世界。
甘肅武威文廟牌匾 攝影/曹志政 / 東方IC
那時候,我怎么也想不明白,歷史為什么選擇在寧遠建一座文廟,而且規(guī)模如此之宏大。
后來我去了一趟九疑山,第一次聽到了舜這個名字。
但是那時候我無論如何不能把相距1600多年的舜和孔子這兩個名字聯(lián)系在一起。舜在一個中學生眼中,是一個神話,而孔子在一個中學生眼中,卻是一位先生,一位雖然陌生卻有幾分親近的先生,我們可以毫無忌憚地拿他的一句話來開玩笑——孔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吃籮卜(不亦樂乎)!
一個中學生,哪里會想到這句平平常常“子曰”,在中國人心中有多大分量,哪里會想到它曾經是中國讀書人的身份證。
我慶幸的是,在我年紀尚輕的時候,就有條件接觸到舜,接觸到孔子。當然這種接觸不是因為書本,而是因為九疑山,因為寧遠文廟。
我一向認為,九疑山和寧遠文廟有一種內在的聯(lián)系,九疑山是一座山,但在一定意義上,它同樣也是一座圣殿,一座精神的圣殿。
《大戴禮記》上有一段話,應該是說舜的:“好學孝友,聞于四海,陶家事親,寬裕溫良,敦敏而知時,畏天而愛民,恤遠而親親,承受大命,依于倪皇,睿明通知,為天下工?!彼词且粋€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倡導者和實踐者,而孔子則有強烈實現(xiàn)堯舜之治的愿望,凡舜所遵崇的,也必定是孔子所遵崇的??鬃右惠呑悠鋵嵤窃谧鲆患?,就是將堯舜精神系統(tǒng)化,條理化,理論化,然后以畢生之力,加以推廣、發(fā)揚??鬃又?,社會現(xiàn)象較單純,中國文化偏重于人與自然方面的居多,至孔子,國家紛爭,思想文化呈多元發(fā)展,孔子在這方面做了大量歸納疏理的工作,后來以他為導師創(chuàng)立的儒家學說,其倫理哲學以“仁義”為核心,以“中庸”為準繩,其理想不外乎“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與舜所推崇的完全一致。從這層意義上看,在九疑山下的寧遠修一座文廟,或許正是出于歷代統(tǒng)治者的良苦用心。
山東泰安文廟 攝影/ 牛原/ 東方IC
文廟雖冠之為廟,但在平民百姓眼中,其實是一所學校?;蛘哒f是廟的頭銜,學校的功能。我的父親大字不識,但他談起文廟,總是滿臉的肅然,崇敬之情溢于言表。小時候,我有什么事違背了他的意愿,他便長嘆一聲:朽木不可雕也,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模樣。吃飯的時候,偶爾多幾句嘴,他便義正詞嚴指責:食不語,寢不言。逢年過節(jié),父親總要為已逝去的親人化把紙什么的,我若說句不敬的話,父親立馬就呵叱:祭神如神在,你不要這樣說話!父親說的這些話都是孔子說過的。父親怎么會幾句孔子的話?一個農民和孔子有什么關系?真是很奇怪。但我從此便知道了《論語》的深入人心,知道了中國文化驚人的滲透力,知道了文廟的不可或缺。
毫無疑問,寧遠文廟提高了寧遠的文化品位。寧遠人曾以文廟為驕傲,有朋自遠方來,帶他去文廟看一回,客人會在不知不覺之中,對寧遠刮目相看,覺得寧遠有一種令人看不透的文化底藴。
我與文廟是頗有緣分的,從上個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的十幾年間,我基本居住在文廟內。近距離接觸文廟,可謂感慨良多。上個世紀70年代初的文廟,雖然偶爾辦一點展覽,但基本上是荒涼著,坪地上長滿了雜草,每臨暮色四合,便有貓、蛇之類四處游弋,倏忽瓦檐上一聲什么鳥的鳴叫,使人陡生一種恐懼感。那時還處在“文革”時期,雖然火藥味已隨風散去,但“破四舊”留下的殘跡仍歷歷在目,大成殿前丹墀所刻五龍浮雕,不是缺了鼻子,就是缺了眼珠。20根高浮雕鏤空龍鳳石柱,有的頭部被鑿得殘缺不全,有的則是雙爪被剜去。雖然后來一一做了彌補,終究在外觀上留下了難以抹去的痕跡。竊以為,所謂“文化革命”,實在就是中國文化的一個永遠的痛?!拔幕锩?,革文化的命,“革”得轟轟烈烈,“革”得理直氣壯,至今叫人想不出個頭緒。
精美絕倫的龍鳳柱是湖南寧遠文廟的鎮(zhèn)廟之寶 攝影/蔣新國
孔子是中國文化的巨人,“文化革命”,孔子自然成了倒霉蛋。遙想當年,我輩在渾渾噩噩之中,也曾高喊過“打倒孔老二”之類的口號,至今想來,真是無地自容,好在也只是呼喊了幾句不中聽的口號而已,并未付諸任何行動,“打、砸”更是不曾沾邊,心中略覺安慰。其實歷史上,秦始皇就曾對“孔家店”大開殺戒,結果反彈過來,董仲舒罷黜百家而獨尊儒學。后來,到“五四”,又對儒學形成了一次沖擊波,結果也還是未能對其有所動搖?!拔幕锩濒[騰了幾年,現(xiàn)在怎樣?據(jù)2016年8月發(fā)布的《文化建設藍皮書·中國文化發(fā)展報告(2015—2016)》(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披露,截至2015年9月,全球已有134個國家和地區(qū)共開設495所孔子學院和1000所孔子課堂,學員總數(shù)達190萬。孔子堂堂皇皇走向了世界。
湖南寧遠縣文廟做工精巧的靈星門 攝影/蔣新國
上:湖南省永州市寧遠縣文廟建筑規(guī)模僅次于山東曲阜文廟,是全國第二大文廟,現(xiàn)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下:湖南寧遠縣文廟精美石雕 攝影/蔣新國
其實孔子在300年前就已經走向了世界。早在17世紀中期,一位叫利瑪竇的傳教士就把孔子思想介紹到了西方。利瑪竇在中國生活了27年之久,是他首先把《論語》譯成拉丁文在巴黎出版,然后又轉譯成其他文字在西方廣為流傳。西方出版的世界上“一百個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人物”一書,孔子排名第五。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亦將其列為世界上十大歷史名人之一。美國《人民年鑒手冊》,則把孔子列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他們分別是:中國孔子、希臘柏拉圖、希臘亞里斯多德、意大利亞奎那斯、波蘭哥白尼、英國培根、英國牛頓、英國達爾文、法國伏爾泰、德國康德。如今在德國柏林得月園入口處還高高矗立著一座兩米余的大理石孔子塑像,塑像基座上刻有孔子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边@句名言曾寫入法蘭西憲法。在西方人眼中,孔子與希臘古代哲人蘇格拉底、柏拉圖享有同樣盛譽,并將其與一些宗教創(chuàng)始人耶蘇、穆罕默德、釋迦牟尼相提并論??鬃硬皇亲诮虅?chuàng)始人,但他與佛教創(chuàng)始人釋迦牟尼似乎天生有緣,他們幾乎同時出生在喜馬拉雅山一南一北,只是釋迦牟尼出生于古印度一個釋迦族小國的王室家庭,而孔子的家族卻較為貧寒。據(jù)說釋迦牟尼成年后,在一顆菩提樹下冥思苦想了7天7夜而創(chuàng)立了佛教,孔子卻是經歷了周游列國的坎坷之后,在教書育人的同時,著手整飭歷史文化典籍,慢慢形成了自己的學說。佛教自兩漢到東漢末年的200余年間,漸次傳入中國,至魏晉南北朝300余年的發(fā)展,逐漸融入中國文化,再至隋唐,則大體形成了以儒家為主體,輔之以佛、道的中國思想文化格局。這種結果,恐怕是孔子和釋迦牟尼所不曾想到的。
孔子是中國惟一一位死后享受皇帝待遇的知識分子??鬃拥囊惶柎蟮茏宇仠Y曾對孔子的學問有過這樣的評價:“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笨鬃拥亩柎蟮茏幼迂曊f得更為直接:“仲尼日月也,無得而遇焉,人雖欲自絕,其何傷日月乎?多見其不自量也?!?/p>
這便是孔子學生心目中的孔子,也是被后代尊為一代圣賢和萬世師表的孔子,更是被乾隆封為至圣先師的孔子。至圣,就是至高無上了,看來乾隆不僅是個皇帝,而且是個學者型皇帝??v觀清朝皇帝,有個現(xiàn)象頗值得深思,這就是他們的儒學底子都很深厚。雖然從他們的角度看,是為鞏固統(tǒng)治地位的需要,但是他們由此而把儒學弄得興旺發(fā)達,作為漢以外的少數(shù)民族,委實是難能可貴。我粗略瀏覽了一下目前還保存完好的文廟,有大半是清朝重建或加以修葺的。寧遠文廟便是其中之一。
寧遠文廟是歷史留給寧遠人民的一項希望工程。每當我在文廟中徜徉,不知為什么,我總有一種如小學生初入課堂行走的感覺。有一位老師,就站在我前方的講臺上,他在滔滔不絕地講授哲學、歷史、社會、經濟、軍事、文化、藝術、宗教;在講授忠、恕、孝、悌、寬、信、敏、惠、智、勇、剛、毅、溫、良、恭、儉、讓。
后來,我在隱約中,聽見他和子貢的一段對話。子曰:“予欲無言?!弊迂曉唬骸白尤绮谎?,則小子何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萬物生焉?天何言哉?”我聽明白了這段對話的意思??鬃诱f:“我不打算講什么?!弊迂曊f:“你如不講什么,那么我怎么學習提高呢?”孔子說:“天講了什么呢?四時不是照樣在運行嗎?萬物不是照樣在生長嗎?天講了什么呢?”
孔子很有趣,我一定要做他的學生。文廟照樣很有趣,它一定就是我的課堂。徜徉于寧遠文廟,徜徉于一座圣殿,徜徉于《論語》的字里行間,一生將受用不盡。
湖南寧遠縣文廟建筑局部 攝影/ 蔣新國